衬托和对比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1、从甲乙两者的地位来讲,甲乙对比,一般说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通过对比,相得益彰,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甲乙衬托,并不是所谓一半对一半,而是有主次之分,乙衬甲,甲为主体,乙为衬体,通过衬托,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陪衬的主要区别。

2、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于乙对比,两者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暗指彼,特别是像以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

3、衬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属的,如以景衬情就是言此而意彼。对比与衬托,不仅是修辞方式,也是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戏剧、电影、绘画、摄影、雕塑和音乐等,都经常用到它。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扩展资料:

衬托的类型

1、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2、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3、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衬托对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9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2、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

二、侧重点不同

1、衬托:衬托的两种事物有主次之分。

2、对比:用来对比的两种事物一般差异较大,而且没有主次之分。

三、出处不同

1、衬托: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三:“说起念白的份量,并不比唱工轻。因为唱时场面上有胡琴衬托,多多少少有一点借劲。”

2、对比:郁达夫 《花坞》:“但泥墙倾圮,蛛网绕梁,与壁上挂在那里的字画屏条一对比,极自然地令人生出了‘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的感想。”

扩展资料

衬托的近义词:烘托、衬映

一、烘托

读音:[ hōng tuō ]

释义:陪衬,使明显突出。

出处: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

二、衬映

读音:[ chèn yìng ]

释义:映衬。

出处:茅盾 《樱花》:“到此时我方才构成了我的樱花概念是:比梅花要大,没有桃花那样红,伞形的密集地一层一层缀满了枝条,并没有绿叶子在旁边衬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准确而言,对比和烘托都是针对两个文学形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其区别有:

一、从表达手段而言,对比是通过求异而达到写作目的,烘托则是求同。
例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就是描写两者间的巨大区别(求异),就是对比;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就是以山和原的壮丽陪衬作者的豪情壮怀(求同),就是烘托。
比较复杂的例子,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表面看来是用扬州春色跟帘中美人作比较,实际上却是用前者烘托后者的美丽。因为作者并没有揭示两者间的区别,而是描绘了两者的相通之处(美丽)。

二、从两个文学形象的身份而言,对比是对等的,烘托有主从之分。
例如:在一篇场景小说里,我们可以拿配角和主角作对比,但不能拿主角的一只鞋子跟主角对比(除非这只鞋子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已经上升为配角),而烘托则不必讲究这一点。
又如:一般的场景描写只能是人物性格或者故事情节的烘托,这种烘托可以是正面的烘托,也可以是反面的烘托,但不能说“某一平和的场景跟紧张的故事情节构成对比”,而只能说“反衬”(严格来说是这样的)。
在诗词中,象“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之类的当然是对比了。而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实也应该归作对比,是视觉上的对比,但是如果不是截取两句,而是把全诗整体分析的话,那“无边……”这两句在全诗中又是起到了烘托的作用。这关系就有点象:在二人世界里,你妻子就是你的另一半,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在整个家族里,你妻子却是媳妇,或者孙媳妇,只是一个不算很重要的晚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20
衬托:是为了一种事物来突显另一种事物的好,重点在于那个被衬托的事物,对原来的那个用来衬托的并无贬义;对比:是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一种事物,而对那个用来比的有时会有贬义;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点经验,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4个回答  2019-05-09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1999年高考试题选取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