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的由来

各为哥哥快点谢谢了

王姓的由来

1、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改姓王氏。

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 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经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这虽然是被记入《史记?殷本纪》中,但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神话传说。这种传说不仅我们今天不把它看作是历史事实,即使是古代的人也怀疑它的真空性。例如,传说中说简狄是帝喾的妃子,对此,三国时谯周就说,帝喾生尧,而契在尧时出生,在舜时才长大成人被提拔,所以,简狄一定不是帝喾的妃子,契也不是帝喾的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疑点岂只这些,吃鸟蛋怀孕这件事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我们从这个传说中可以发现这样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契出生的年代是远古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第二,在契出生的时候,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不再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了,人们开始要求既知其母又知其父了。所以才有了吃鸟蛋而怀孕的故事,以此来为不知其父制造一个体面的理由。这说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
契在尧的时候出生,在舜的时候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 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毫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那时候,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他有一句名言:"人通过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过民可以知道国家治理与否"。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主,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股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毫定都,建立了商朝。
这些以子为姓的契的子孙们,既有汤、盘庚、武丁这样的杰出人物,也有太甲、太庚、小甲等平庸之辈,而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1位君主帝辛手中。
提起帝辛,一般人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但要说纣王,则人人都会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暴君,百姓都盼着上天早点惩罚纣王,早点降下受天命的人来代替他。
然而,以子为姓的殷商宗室并不是人人都像纣王那样,他们之中不乏明智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就连纣王的兄弟微子也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以示不与纣王合作。而比干却下了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
王子比干死后不久,商朝就被在其西方兴起的姬周灭掉了。商朝虽然灭亡了,但商王室的3个子姓贵族却因为不与纣王同流合污而被视为商朝的3个仁人,他们就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后来被封在宋,箕子也受到了周武王的优待,比干的墓地所在的地方也被周武王封疆益土,赐给了比干的后代。比干的墓地,《水经注?清水》说是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在卫州汲县(治今河南卫辉市)10里250步。比干的后代便在从淇县到卫辉市一带的土地上生活,并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最早生活在商都一带的王姓,实际上是殷商王族子姓的后裔。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参考资料:知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21
姓起源
中国姓氏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王氏为姓,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虞舜、殷商、西周诸王的后裔很多都以王为姓。其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亦有改姓为王者。这样,就够成了王姓的众多来源。宋代郑樵在《通志》中,把出自“帝王之裔”的王氏,分为三大系列,即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姬姓之王。此外,还有出自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在汉族中还有改姓为王、赐姓为王等情况。
(一)、妫姓之王
妫姓之王,是指出自妫姓的王氏,其始祖是舜。因为舜长期居住在妫汭。《水经注》曰“历山,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妫水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老城南。舜的后裔以其祖居地的水名为姓,是为妫姓。妫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据《史记》记载,舜名重华,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说是帝颛顼的后裔,但已五世为庶人,属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又十分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去世很早。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里,父亲心眼不好,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他们经常联合加害于舜。但舜对父母仍不失孝子之道,对弟弟仍不失兄长之谊。多年如一日,从不懈怠。舜在家人加害他的时候,总是巧妙脱逃,随后便又回到他们身边。舜以如此非凡的品德善待家人,名声大振。舜在家中身处逆境,同时还要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他在历山耕耘,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造陶器,在寿丘制作家用器物,还要到负夏做生意,总之,为了养家糊口,四处奔波。相传,舜在30岁的时候,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承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遂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舜,以便对他的品德和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考察。舜不但能与二女和睦相处,而且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人格魅力。舜在历山耕耘,历山之人皆让畔;舜在雷泽打鱼,雷泽之人皆让居。他在那里劳作,那里便兴起礼让之风。他到黄河之滨制作陶器,在那里制作陶器的人们都跟着他认真操作,精益求精,从而杜绝了粗制滥造。尧得知这些情况后,非常高兴,于是便赏赐了舜许多礼品,还为他修筑了仓房。舜得到这些赏赐后,他的父亲和弟弟都急红了眼,于是便想害死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借舜修补仓房屋顶之机,便在下面纵火烧仓房。舜用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才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井已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企图将舜活埋在里边。多亏舜早有觉察,已在井筒旁边挖好了一条通道,才从通道逃出。对于这些加害于他的阴谋诡计,舜都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后来,尧让舜参与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舜又经受了各种磨练。舜任职期间,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还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尧没有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把他们全部起用了。舜让“八元”管土地,让“八恺”管教化,让契管人民,伯益管山川林泽,伯夷主管祭祀,皋陶作刑,等等。又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之地。这些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充分显示了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华。经过多方面的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终于让位于舜。舜登上皇位后,定都蒲阪(今山永济境内),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史称他在位期间,选贤任能,远离小人,制礼作乐,德及四方,是少有的太平盛世。所以后人用“舜日尧年”来形容太平盛世。
舜是妫姓开宗立姓之始祖,那末,妫姓是怎么变成王姓的呢?这里有一个演变过程。
周武王灭商后,大封诸侯,同时追封前代圣王后裔,舜的后人妫满被封于陈(河南开封东),建立陈国,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妫满去世后,谥曰胡公,故亦称胡公满。妫满的十世孙妫完,为躲避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便出奔到齐国,被桓公任命为工正。妫满不忘其所出,遂以原国名为氏,是为陈氏。其后,陈完在齐国逐渐强大了起来。传至5世孙陈桓子,仕齐为大夫,因食于田,以食邑为氏,遂改姓为田氏。至7世孙田常时,已完全控制了齐国的政权。田常之孙田和,于公元前404年,终于废掉齐君,自立为国君,于是姜姓的齐国变成了田氏的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田齐”。“田齐”是战国七雄之一。至15世孙田建时,齐国被秦国所灭。田齐家族被迁到河南共地(河南辉县)。齐王田建有三个儿子:升、桓、轸。升的儿子名安,被项羽封为济北王。刘邦取代项羽后,失去王位。其后裔为纪念先祖,遂以王为氏,是为王姓,号曰元城王氏,王莽即是其后裔。魏晋以后,北海、陈留王氏,也都是他的后裔。齐王建的次子田桓,其后裔亦改姓王氏;三子田轸徙居陈国故地颖川,故复姓为陈。

综上所述,舜的后裔在山西时,称曰妫姓,入齐到了山东,才称陈姓和田姓,“田齐”灭亡以后,才先后改姓为王氏。
值得注意的是,舜作为妫姓开宗立姓的始祖,同时也是出自妫姓的陈氏、田氏和王氏的始祖。不仅如此,舜还是出自妫姓的一切姓氏的始祖。目前,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就由陈、田、王、姚、虞、胡、袁、孙、车、陆等10姓组成。其中,陈、田、王三姓,前已说明。相传,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西永济,据《括地志》记载:“历山南有舜井,又有姚墟,生舜处也”)而得姚姓;又相传,舜在称帝前,先封在虞(今山西运城安邑南),称帝后遂以虞为国号,称为有虞氏,其后裔遂以虞为姓,是为虞氏(亦说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其后裔遂以虞为氏);周武王追封帝舜的后裔妫满于陈,妫满去世后,谥号胡公,亦称胡公满,其后裔以祖上谥号为姓,是为胡氏。由于陈、田、姚、虞、胡五姓同出一源,遂有“妫汭五姓”之称。相传妫满的裔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为姓,是为爰姓,春秋时为陈国上卿。由于“爰”与“袁”同音,所以后来子孙便以袁为姓。妫满的10世孙妫完逃到齐国,改姓为陈。传至陈桓子,食邑于田,遂改姓田氏。传至田常时,有兄弟二人。田常的弟弟叫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伐莒有功,封于安乐(山东博兴北),赐姓孙氏。此即起源于山东之孙氏。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孙书的后人才出奔到吴国(今江苏、浙江一带)。春秋末吴国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就是其后裔。车姓出自妫姓,是帝舜田氏的后裔,西汉时,丞相田千秋以年老特准乘车出入省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子孙因以为氏,是为车姓。战国时,田完的裔孙齐宣王有个儿子名叫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为氏,是为陆氏,史称陆姓正宗。由此可见,以上10姓,全部是帝舜的后裔。首届世界舜裔国际大会于1982年在香港举办,盛况空前。后来分别由台湾、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美洲各地轮流主办。1999年4月,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第十三届国际大会在河南许昌、长葛、郑州隆重举行,这是该宗亲联谊会首次回到祖国故土认祖归宗。来自台湾的80余位舜裔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和美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舜裔共500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并进行了祭祖扫墓、旅游观光等活动。台湾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世界陈氏宗亲总会、台湾省陈氏宗亲会、台中县陈氏宗亲会等四个陈氏社团联袂同来,他们身着黄色祭服,虔诚祭拜,格外引人注目。但就认祖归宗而言,这样的会议在山西的永济举行,才能算是真正找到了祖根。因为舜的出生地姚墟在这里,舜耕耘的历山在这里(县城东南30里),舜打鱼的雷泽也在这里(县西南首阳山下)。这里还有妫姓开宗立姓的妫水,县南50里的历山中还有妫汭泉,县城东5里有舜的都城蒲坂,还有舜庙、舜宅、舜井等许多遗迹,都是无可争辩的物证。

(二)、子姓之王
子姓之王,是指出自子姓之王氏。子姓是商代帝王家族的姓氏。相传,商的先祖契,在帝舜时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河南商丘一带),并赐姓子氏。出自子姓之王氏是王子比干的后裔。
商朝传至第29代时,由文丁即位。其后,由帝乙继位,另一王子名干,被封到比,建立比国,是为商代的诸侯王。人们尊称他为王子比干。
传至第31代君主帝辛纣王时,昏庸无道,无恶不作。商纣王时,比干官至少师。当时与他同在朝中供职的还有纣王的庶兄微子和箕子,被称为朝中的“三仁人”。“三仁人”曾经多次进谏规劝,纣王依然故我。后来,微子退避三舍,居家度日。箕子装疯卖傻,不理朝政。只有王子比干,犯颜强谏,三日不去。最后,引发了纣王的杀害之心,纣王说:“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杀害了。比干被杀害后不久,商朝就被周武王灭掉了。后来,微子被周武王封到宋(河南商丘),箕子也受到优待。王子比干杀身成仁,被传为千古佳话。周武王把比干墓的所在地朝歌(河南卫辉北),赐给了比干的后裔。从此,比干的后裔便世代相传一直居住在这里,因为是王室的后裔,遂以王为氏,此即出自子姓王子比干的王姓。以后由于朝代的更替和行政区域的变迁,这里更名为汲郡(今河南卫辉、汲县一带),这支王氏就被称为“汲郡王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倍增、宗族兴旺,再加上天灾人祸的袭击,他们中有的迁到天水(甘肃天水)、有的迁到东平(山东东平)、有的迁到新蔡(河南新蔡)、有的迁到新野(河南新野)、有的迁到中山(河北定县)、有的迁到章武(河北行唐)、有的迁到东莱(山东掖县)、有的迁到河东(山西临猗)等等,这样就又逐渐形成了一些王氏的新郡望。世代相传居住在这些地区的王氏家族,一般都是王子比干的后裔。

(三)、姬姓之王

姬姓之王,均系周文王的后裔。相传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原本姓公孙,因居姬水之滨,以姬为姓,是为姬姓。黄帝生有25子,得姓者12个。其中有一子名玄嚣,承袭姬姓。周人的始祖名弃,即玄嚣之裔孙。出自周的始祖弃的后裔的姬姓王氏主要有三支:
1、出自毕公高后裔王氏
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武王继位后,他是亲近重臣。武王率众灭商时,他与周公一起护卫武王,其后又奉命打开商纣的监狱,释放囚徒。周公辅佐成王大封诸侯时,他被封到毕(陕西省咸阳西北),建立封国。成王死后,他又与召公拥立太子钊即位,是为康王。康王时,他又受命治理成周东郊。毕公高之后传了多少代,记载不详。春秋时晋献公手下的大夫毕万,即是他的后裔。
晋献公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消灭了许多小国。毕万在晋献公十六年(前661)攻灭霍、耿、魏的战斗中立了大功,于是晋献公就将姬姓国的魏地(山西芮城北)赐给他,做了食邑。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毕万的孙子魏犨(世称魏武子)随同重耳流亡达19年之久。 公元前636年,重耳得秦穆公之助,被迎立为晋国的国君,是为晋文公。魏犨被晋文公封为大夫,承袭魏氏的封邑,从此,魏氏便成为晋国的重要列卿之一。其后,权势日隆。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终于同韩、赵联合起来瓜分了晋公室,自立为一个诸侯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王氏。此即周文第 十五子毕公高这支姬姓王氏的由来。在王氏众多的郡望中,京兆郡、河间郡、高平郡,都是这支王氏的聚居地。
2、出自周考王弟揭之王氏
东周春秋后期考王在位时(前440-前426),都于成周(河南洛阳东),为了加强对古都王城的控制,便把他的弟弟揭封到王城。揭受封于王城后,人称桓公。揭的封国存在了约百年左右。揭的后裔遂以王为氏,史称河南王城王氏。河南王城是西周成王时,周公奉命所筑的都邑,就坐落在成周附近(今洛阳市王城公园)。后因成王曾经一度迁都于此,故称王城,西周时王城一直处于陪都地位。

3、出自周灵王太子晋之王氏
出自周灵王太子晋之王氏,是王姓人口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支,因居于太原,史称太原王氏。但关于太原王氏的始祖,在历史上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即周平王孙赤说、王子成父说、周灵王太子晋说。周平王孙赤说出自唐代王颜的《王卓碑》(见清胡聘之撰《山右石刻丛编》卷八)。该碑列述了自周平王以下至唐代王卓的历代祖先的称谓与官衔,但与史籍记载出入甚大;王子成父说出自三国魏《王基碑》,王子成父又作成甫或城父,但何王之子没有记载,无从稽考。从《王基碑》记载的“成父出仕于齐”以及败长狄于齐等情况来看,王子成父应是比干之后裔。如若这样,王子成父当属子姓之王氏,根本不可能成为太原王氏之始祖。所以这两说历来影响不大,在王氏族谱中极为罕见。唯独周灵王太子晋说,得到人们特别是王氏族人的普遍认可。在史籍文献和王氏族谱中,广泛流传了下来。

(四)、其他王氏
除出自上述三大系统的王氏外,还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改姓为王氏者。据《通志》及《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史籍记载,主要有:第一、有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的,分布在河南郡一带;第二、有出自西羌钳耳氏的,分布于冯翊郡一带;第三、有出自高丽族的,分布于古时营州;第四、有出自乌桓族(又称乌丸)的,分布于太原郡祁县一带。南北朝时,王神念,初仕于北魏,后仕梁,即属于这一支。其子王僧辩,仕梁,官至太尉。其裔孙王珪、王涯,都官至唐代的宰相。上述四项改姓中,全都是北魏孝文帝改复姓为汉字单姓时,改姓为王的。
赐姓为王者,例如,《汉书》记载,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西汉末王莽时,因献符令有功,被王莽赐姓为王氏,等等。
冒姓为王氏者,例如,据《隋书》记载,王世充,字行满,原本西域胡支氏,入主中原后,冒姓为王氏。还有,出自唐代的回纥阿布思族的冒姓为王者,这支王氏主要分布在古安东(辽宁东南)一带,五代时,后梁越王王锐即是其后裔。另外,五代时人刘去非,改姓名为王保义,其后,子孙皆为王姓,此即为换姓为王者,等等。
总之,赐姓为王、改姓为王、冒姓为王、换姓为王者,不乏其人。此外,在匈奴族、羯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白族、布衣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王姓的来源。王姓的来源尽管相当复杂,但在王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太原王氏,则是始终是其中的主流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