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少数民族里,苗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如题所述

苗年,苗历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

节日期间,人们互相走村串寨,探亲访友,参加“跳芦笙”活动。每个村寨都有(或几个村寨共有)世代相传的芦笛场,各村寨“跳芦笙”的日期按次序安排,一般一场三天。节日的活动还有踩鼓、吹唢呐、斗马、斗牛、“游言”、对歌、爬竿等等。

扩展资料:

苗年有斗牛的风俗,苗族这一古老的农耕民族,长期与牛同耕劳作,牛是人类最亲密的和最忠实的伙伴,同时也是苗族同胞们耕地时的好帮手,对牛有着深厚的情感以致崇拜有关。

在苗寨可以看到,寨门一般都悬挂带角的牛头,苗家神龛下放有相连的一对牛角,迎接贵客敬酒多使用牛角杯是个印证,牛角已经演化为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图腾。

斗牛不只是单纯的一个苗民们极为喜欢的传统娱乐项目,而是有更深层的意义在其中,通过斗牛促进品种的不断优化,让牛长得高大威猛膘肥体壮,更好的农作生活。

在苗年里,有个习俗叫做芦笙踩堂,一般都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曼妙的笙歌。

芦笙是苗族人民特别钟爱的乐器,有苗族人民的地方就有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苗寨里,只要有热闹的活动,芦笙就会出场,喜庆的音乐伴着苗族姑娘欢快的舞步是苗寨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7
苗族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吃新节

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舟溪芦笙节

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11
苗年是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除了苗年,还有四月八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贵州黔东南鼓藏节;还有贵州西部、四川云南部分苗族隆重的是花山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11
应该是苗年或者花山节
第4个回答  2013-04-12
三月十五姊妹节和五月二十五的龙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