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他乘坐的飞船名称叫什么?

如题所述

我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他乘坐的飞船名称叫神舟五号。

杨利伟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1995年9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获中央军委批复,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1997年4月中旬,他在临床医学、航天生理功能指标、心理素质的测试中都达到了优秀,成为其中的一员。  

1998年1月,他和其它13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由于航天员大队隶属总装备部,在当时改为陆军,由空军少校军衔改为陆军少校。2000年晋升中校军衔,认真努力,孜孜不倦。  

2003年0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时为中校军衔。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扩展资料

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

2018年,中国年度发射次数达到38次。从架设沟通地月通讯的“鹊桥”中继卫星,到发射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嫦娥四号;从连续发射导航卫星并组网建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到中法海洋卫星和海洋二号B星、构建天基海洋观测监测系统。

从对地观测的高分十一号卫星,到旨在构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的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中国航天以堪称惊艳的表现,将2018年演绎为名副其实的太空中国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公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服务。北斗系统建设突破四大类百余项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航天能力整体跃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迈向全球、产业化日趋成熟的同时,中国的另一个卫星系统‘虹云工程’也开启了发射时间。这标志着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实现零的突破,中国打造天基互联网也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利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30
10月16日清晨,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经过21个小时,完成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在内蒙古草原顺利着陆走出飞船,他成为了“中国航天第一人”。

  杨利伟在参加航天员选拔之前,曾在成都军区空军驻渝航空兵某部工作生活了4年,是该部正营职领航主任,一级飞行员,四种气象飞行员,四机长机,安全飞行1149小时33分,因飞行技术拔尖、正确处置空中特情两次荣立三等功。1996年8月,杨利伟从这里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杨利伟的战友胡岳彪评价说,杨利伟天生就是一块干飞行的料,生活习惯好,不抽烟,不喝酒,接受能力强,热爱体育锻炼,在航校学习飞行时,他的理论知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是全班拔尖的。1984年,胡岳彪和杨利伟一起在学院参加初级教练机训练时,正巧碰上部队精简整编,学院里飞行学员淘汰率高达93%,要求飞行员各方面都要优秀,竞争相当激烈。为了能顺利驾机飞上蓝天,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们分分秒秒都用在钻研航理、进行地面练习、体能训练上。为了锻炼坚强无畏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杨利伟和同学们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双腿肿了消,消了又肿;万米越野,他们顶着凛冽的北风跑,手、耳冻得麻木,内衣被汗水浸透,也没有停下来;长途拉练,杨利伟常常走在最前面,双脚磨出血泡,他总是不吭声地咬牙坚持。

  在同学中,杨利伟给人的印象是成熟和稳重,心理素质特别好,胡岳彪回忆说,他属于心理“早熟”的那种。1985年夏天,他们参加飞行跳伞训练,由于空中风速过大,杨利伟和一名学员在空中发生两伞重叠,情形十分紧急,地面指挥员急得大叫,杨利伟没有丝毫慌张,沉着冷静地操作,迅速排除险情,安全着陆。

  到部队后,杨利伟在航校学习时形成的坚持体能锻炼的习惯从没有间断过。他常常打篮球,后来电视转播美国NBA篮球联赛,只要不影响飞行,他几乎每场必看。平日里,他常常到部队机场旁边的山上去锻炼,一座800多米高的山坡,他10来分钟就能跑个上下。胡岳彪对杨利伟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向笔者介绍道,杨利伟和战友周末到西安鸿门宴遗址风景区游览,从部队出发往返100多公里的路程,杨利伟骑着自行车就去了,晚上回到部队还跑去打了场篮球。

  该部副部队长徐万华曾经担任过杨利伟的团长,他用一句话总结道:“杨利伟飞行事业心特别强,他的飞天梦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992年,因部队精简整编,杨利伟被分配到该部改装歼击机。从西安大城市来到重庆山区某小县城、由驾驶得如鱼得水的强击机到重新学习飞歼击机、家属工作小孩入托等一系列困难接踵而来。与他一起改装的20多名飞行员有的选择了停飞,有的转业到了民航,种种新的人生选择摆在杨利伟的面前,此刻的他理想信念没有丝毫动摇,仍然执著地追逐自己的飞天梦。徐万华回忆说,对于杨利伟来说,飞行就是生命。

  尽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杨利伟仍全身心投入到改装训练中,重新学习航理,克服飞行中遇到的难题。他认真研究强击机与歼击机在战斗技术上的变化,仔细琢磨空中战斗特技的动作要领和西南地区低云、雾大、飞行能见度低等复杂气象条件。由于歼击机飞行中飞行员身体常常要经受自身体重6到8倍重量的负荷,对飞行员抗载能力提出严格要求。为此,杨利伟不断强化体能训练,每天都进行旋梯、滚轮、单双杠、1500米中长跑等训练,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作为杨利伟的团长,徐万华对自己手下的飞行员十分了解。他说,平时杨利伟在部队训练中话不多,爱学习,爱锻炼,反应和接受能力快,训练刻苦,特别是善于总结飞行经验,飞行技术提高很快。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飞行事业心,他顺利完成飞行训练大纲各项训练要求,对空中目标射击完成率达到100%,提前1年时间成为一名歼击机战斗员。

  该部的领航主任孙华培曾与杨利伟一同参加过在空军歼击机和强击机飞行员中进行的航天员选拔,并进入过最后一轮60名航天员的选拔,最后因身体发现小肉瘤而被排除在12名航天员名单之外。回顾当年参加体检,他感慨地说,当年我们团有6名飞行员参加了初选,杨利伟从近2000名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12名第一代航天员之一,我作为飞行员感到格外高兴,杨利伟是我们空军飞行员的杰出代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30
宇航员是杨利伟,飞船是神舟“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