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杀两头蛇 文言文以及其翻译

如题所述

原文: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翻译: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

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了好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尝:曾经。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

出自:西汉 刘向《新序》

扩展资料

启示:

孙叔敖在认为自己会死的情况下,仍然冷静,理智地反应,为民除害。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人物成就:

约公元前605年,孙叔敖在期思,雩娄(今河南省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境内)主持兴修水利,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相当于现代新建的梅山灌区中干渠所灌地区。据记载他还曾主持修建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在今湖北江陵一带也兴修过水利。

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

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成为《吕氏春秋》、《荀子·非相》中记载的圣人。

他劝导百姓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上山采伐竹木,再在春夏多水季节通过河道运出去卖掉。这样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利于国家富足和百姓生活的改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2
原文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译文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注释1、尝:曾经。 2、为:是。3、婴儿:孩童,儿童。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5、泣:流泪。6、故:缘故,原因。7、对:回答。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9、之:代词,两头蛇。10、恐:害怕。11、去:离开。12、安:疑问代词,哪里。13、安在:在哪儿?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15、报:报答。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17、对:回答。18、故:缘故,原因。19、毋:(wú)不要。20、治:治理。21、闻:听说,听见。22、及:等到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24、誉:赞美,称赞追答

原文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译文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注释 1、尝:曾经。 2、为:是。3、婴儿:孩童,儿童。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5、泣:流泪。6、故:缘故,原因。7、对:回答。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9、之:代词,两头蛇。10、恐:害怕。11、去:离开。12、安:疑问代词,哪里。13、安在:在哪儿?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15、报:报答。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17、对:回答。18、故:缘故,原因。19、毋:(wú)不要。20、治:治理。21、闻:听说,听见。22、及:等到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24、誉:赞美,称赞

第2个回答  2020-02-01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九年义务教学版: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
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文言文版: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编辑本段译文
九年义务教学版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
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文言文版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做好事积了阴德,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编辑本段注释
1、尝:曾经。

孙叔敖
2、为:是。
3、婴儿:孩童,儿童。
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
5、泣:流泪。
6、故:缘故,原因。
7、对:回答。
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
9、之:代词,两头蛇。
10、恐:害怕。
11、去:离开。
12、安:疑问代词,哪里。
13、安在:在哪儿?
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
15、报:报答。
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17、对:回答。
18、故:缘故,原因。
19、毋:(wú)不要。
20、治:治理。
21、闻:听说,听见。
22、及:等到
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
24、誉:赞美,称赞追答

文化常识
先秦(即秦朝以前)各诸侯国都有国君,有些国家主管行政的长官称为"相",如齐相,赵相,楚国则称"令尹"。秦朝时称为丞相,以后历朝有种种不同的称呼,总称为"宰相"。后泛指“总理”。

追问

读后得到的道理

追答

孙叔敖在认为自己会死的情况下,仍然冷静,理智地反应,为民除害。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