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法钛白过程中钛液的质量指标是多少?可以在哪里查到?

如题所述

  钛液的指标主要有总钛含量、F值、稳定性、四价钛浓度、三价钛含量、铁钛比、澄清度、等。需要说明的是,钛液的指标是一个随着生产工序而发生动态变化的数值。也就是说,钛液的指标对于每个工序来讲是不尽相同的,因为各个工序对钛液指标控制的重点是不同的,甚至有的工序对某一指标没有要求。下面逐一介绍。
  一、总钛
  总钛是指钛液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它的单位是g/l。在酸解工序要求控制在120-130g/l,冷冻过滤后要求控制在145--165 g/l,浓缩工序要求控制在190-200g/l。
  二、F值
  F值是黑钛液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指标。它直观反映的是黑钛液中硫酸与二氧化钛的比值,同时也决定了TiO2+所处环境的酸性强弱,并且F值可以通过影响稳定性来影响水解时候的偏钛酸颗粒析出的速度,最终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生产实践已经证明,F值的最佳范围在1.70—2.00之间,范围越小,平均值越居中,对产品指标的稳定性越好。F值过低或者过高都会使得产品的粒径分布范围宽,集中性差,从而导致消色力、遮盖力偏低,油相白度差,颜料使用性能大大下降。
  F值的高低能反映出钛液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当F值较高时,游离酸浓度较高,钛液中的胶体物质会少,沉降效果较好;而F值较低时,铁、铝、硅等物质发生水解的概率增大,胶体物质含量较多,沉降效果变坏。
  三、稳定性
  稳定性也被称为稳定度,指的是在硫酸法钛白生产中,黑钛液在存放条件(如温度、浓度等)变化的情况下,有发生早期水解而析出二氧化钛胶体粒子的倾向,通常行业内把表示这种倾向的强弱的特性叫做钛液的稳定性。其具体的测量方法是取1ml钛液,然后用25℃的蒸馏水加以稀释,当稀释到刚出现白色混浊时,所需要的蒸馏水的量(毫升)就是钛液的稳定性。即:
   用水总量(毫升)
  稳定性=————————
   钛液总量(毫升)
  稳定性是一个无单位的量(也有些厂家用毫升作单位)。它是衡量钛液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稳定性如果过低,对沉降的效果、压滤的样板、水解的质量、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影响都很大。国内钛白行业在实际生产中,一般要求稳定性夏季为≥380,冬季为≥400。从目前的生产来看,一些厂家在实际的检测当中测到稳定性达到300以后就不再检测,对质量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四、四价钛浓度
  四价钛浓度的高低决定了钛液的相对密度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钛液的黏度高低和钛液中杂质含量的高低。在钛液中其它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四价钛的浓度越高,钛液的相对密度就越大,随之而来钛液的黏度也增大,此时絮凝颗粒与钛液的密度差变小,沉降阻力增加,因此沉降效果会变得较差。所以对于酸解后钛液的浓度不能控制的过高。但是如果控制较低的话,则会增加后续工序浓缩的负担,因此一般控制酸解后钛液的四价钛含量在120—135g/l,钛渣制得的钛液杂质较少,一般控制酸解后钛液的四价钛含量在190g/l以上。实际生产中大部分工厂用密度来控制酸解放料的浓度,控制范围在1450—1550kg/m³,或者用波美表检测密度,控制在45--51°Bé。
  五、Ti3+(三价钛)含量
  三价钛的存在可以使凝聚作用得到提高。如果钛液中三价钛含量极低或者没有三价钛,此时的钛液属于一个强氧化的环境,一方面高铁离子较多,高铁水解成为氢氧化铁胶体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FeO ]+的存在会中和改性聚丙烯酰胺和硫化锑的负电荷,削弱它们的絮凝或者凝聚效果,两方面的作用因素都使得钛液中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不利于沉降。而三价钛的浓度过高时,钛液的黏度会急剧增加,同样不利于沉降。三价钛的控制范围一般在1—4g/l。
  六、澄清度
  澄清度是指酸解或冷冻等钛液所沉降或过滤的程度。澄清度在各工序中要求为:合格。
  七、铁钛比
  铁钛比是指钛液中硫酸亚铁的浓度与四价钛浓度的比值。一般情况下控制在0.220—0.370之间,计算公式如下:
   钛液中总铁含量(g/l)
  铁钛比=----------------------
   钛液中总钛含量(g/l)
钛液的指标要在生产实践中,及时掌握及时控制,不能死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