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为什么在豆瓣上的评价那么低?

如题所述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是刷分的结果。
我去看的那场是首映当天的早场,当时就已经有人在讨论1942在豆瓣的1星问题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只有少数内部场次和零点首映场放过而已。这个情况是极不正常的。
此外,有很长一段时间,1942在豆瓣的得分分布非常奇怪。当时星等分布中,1星比例最高,然后是5星和4星,而3星几乎没有,2星则完全没有。
写到这里还是忍不住去豆瓣看了一下,豆瓣电影头条的4个片子,大家可以点进去看一下打分的分布情况,然后你就会发现1942处于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状态。
(至于是谁在刷的票。这一点据我所知也是有些议论的,大概指向同档期的另一部电影。。)
最后说一下电影本身。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蒋方舟说“不知道是喜欢这个电影,还是不喜欢这个电影”;王小山说看完以后“说不出话来”。。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我发过一条微博,大意是说在肚子上突然猛击了一拳。另外,在这样题材的作品中,能做到这样克制,其实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很多细节的处理,也非常有范儿。。但有些东西我还没有想清楚,就不展开了。
至于其他回答中诸位提到的一些情况,还是存在些误会的——
1、消费苦难说。如果这个是消费苦难,那么卡廷、窃听风暴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呢?另外,我忍不住想起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提到的,“‘贫困山区’在我国真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你做什么都可以被扯到那儿去)。(再顺便问一句,国内导演敢来消费这种苦难的真的多么?真的多么真的多么真的多么?)
2、1962说。了解国情的人应该会明白,1942能上映也已经算是一个小“奇迹”了。而且,细心的话是能在电影中发现不少起“平衡作用”的段落的——这一点我还跟几个熟悉娱乐业的朋友讨论过。
3、IMAX让位说。这个说法很盛行,而且很可能确实有人因为这个原因去刷分。但是稍微了解一点前因后果就应该知道,屁的爱麦下线实际上跟1942并没有关系。
4、体形说。张国立最后那点儿的形象确实有点高大。但要说“减重增重几十斤不带眨眼的”。。。印象中张国立有自述从170降到120来着——当然,这是自述,也就不多评价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8
因为它确实不值得高的评价。
过于专注一些场面,空洞的跳跃,不够深入,感动人的力量太弱,至少与预期相比;
加之需要衡量中和的东西太多,显得凌乱而低质。

影院看完1942之后,我也不禁借最后一句台词问:“图个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11
主要是刚刚上映的大片少年PI没上映几天就被1942给挤下去了,大家不满相关部门然后这样发泄
第3个回答  2012-12-08
卡,可能是网友骂豆瓣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