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立钢筋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多少

如题所述

架立钢筋同支座负筋便是(非贯通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见红圈圈住150。

架立筋主要是为固定钢筋骨架而设立的,不参与受力计算,因此规定搭接长度为150mm,所说的搭接长度却不是150mm;而是按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llE计算,那不是架立筋而是上部通长筋,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当支座负筋的规格与集中标注中的通长筋规格不一致时采用llE,而不是150mm。

直径选择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2.6条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一般来讲,如果梁上部分别布置有架立筋和纵向受力钢筋时,判别梁上部的钢筋的方法就是比较上部钢筋的直径,直径较小的是架立筋,直径较大的是纵向受力钢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架立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1、架立钢筋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因为架立筋主要是为固定钢筋骨架而设立的,不参与受力计算,因此规定搭接长度为150mm。
2、架立钢筋是指为满足构造上或施工上的要求而设置的定位钢筋。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3、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在梁下部布置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梁上部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用于定位的,后来可以不用,无须计算,而结构架立筋则须计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压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力。
第2个回答  2012-12-09
架立钢筋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200MM.
第3个回答  2014-03-28
架立钢筋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
第4个回答  2012-12-09
是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