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方检验的自由度怎么确定

如题所述

卡方检验的自由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

首先,将独立变量的个数称为该式子的“自由度”,根据该式子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一个自由度值。其次,将该式子中的每个独立变量带入另一个独立变量中,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并将结果相除,得到自由度值。

最后,将自由度值与假设检验的自由度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一个统计显著性水平,从而确定卡方检验的自由度。

卡方检验简介:

卡方检验,是用途非常广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它在分类资料统计推断中的应用,包括两个率或两个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多个率或多个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以及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等。

卡方检验就是统计样本的实际观测值与理论推断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实际观测值与理论推断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就决定卡方值的大小,如果卡方值越大,二者偏差程度越大;反之,二者偏差越小;若两个值完全相等时,卡方值就为0,表明理论值完全符合。

要求样本含量应大于40且每个格子中的理论频数不应小于5。当样本含量大于40但有1=<理论频数<5时,卡方值需要校正,当样本含量小于40或理论频数小于1时只能用确切概率法计算概率。

这是表中最基本的数据,因此上表资料又被称之为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统计量是卡方值,它是每个格子实际频数A与理论频数T差值平方与理论频数之比的累计和。每个格子中的理论频数T是在假定两组的发癌率相等(均等于两组合计的发癌率)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

如第一行第一列的理论频数为71*(91/113)=57.18,故卡方值越大,说明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的差别越明显,两组发癌率不同的可能性越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5
在进行卡方检验时,自由度的确定取决于你的数据集的特定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及其自由度的确定方法:

单个卡方检验:当你对一个分类型变量进行卡方检验时,自由度通常是该变量的类别数减去1。例如,如果有3个类别(A、B和C),则自由度为3-1=2。
独立性的卡方检验:在独立性检验中,你可能要分析两个分类型变量之间的关系。自由度通常是通过计算两个变量的类别数,并将它们的自由度相乘得到。例如,一个具有3个类别的变量和一个具有4个类别的变量,则自由度为 (3-1) * (4-1) = 6。
拟合优度的卡方检验:在拟合优度检验中,你比较观察到的数据分布与预期的理论分布之间的差异。自由度通常是观察到的类别数减去1,减去预期的类别数。例如,如果有4个观察到的类别和3个预期的类别,则自由度为4-1-3=0。

请注意,这些是一些常见情况下自由度的确定方法,具体情况可能会因研究设计或数据集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统计软件或相关文献中的计算公式和指导,以确保正确确定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