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战略核轰炸机

如题所述

美战略核轰炸机

在上个世纪,三位一体核打击理论提出,即通过海基、陆基、空射三种方式,在战时对敌方目标进行全面核打击,美核武库内大约有3700枚的各型核武器,其中陆基和海基部署的核武超过了3000枚,只有不到300枚核弹头划给了主要负责战时对敌采取空中核打击的美空军。

尽管划分给美空军的核弹头数量较少,但并不意味着美战略轰炸机就是吃干饭的,相反,美空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战略轰炸机群,并且有三种不同的机型负责不同作战环境中的任务,本文要介绍的,则是这三种机型中的中流砥柱,即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当时洲际弹道导弹还处于蓝图阶段,各国想要躲过拦截,并成功把核弹扔到对方头顶上,只能通过高空、高速的战略轰炸机来实现,美国为了这一目标,开发了B52系列战略轰炸机,当时的B52飞行高度在15000米左右,而且在15000米的高空中还能以较高的速度飞行,导致苏联截击机难以追上。

从而完成突防进行核打击的任务,但在1960年,这一情况直转急下,这一年,苏联通过地对空导弹,第一次击落了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这不仅仅意味着U2的神话破灭,也意味着高空、高速突防的理论彻底过时。

因为当时的U2在21000米的高空中飞行,而B52仅在15000米飞行,更容易被拦截击落,自此以后,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学说转向了低空、超高速突防的理论阶段,以此为代表的产物便是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在1969年,美军正式下发了关于新型轰炸机的项目书,并组织相关科研人员进行研发,对于新轰炸机的要求只有一个。 

能够低空、超高速进行突防,并将核弹扔到对方头顶上,1972年,其设计基本完成。在1973年,第一架B-1原型机开始建造,在次年正式下线,并于1975年完成首飞。

在首飞中,B1原型机不仅仅完成了一系列的评估工作,还完成了它的第一次超音速飞行,但由于此时B1项目的性价比不太高,同时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已经越发成熟,在1977年该项目便被暂时取消。

但在1981年,事情迎来了转机。

这一年里根总统上台,他是美国空军强有力的支持者,并且这一年苏联图160“白天鹅”轰炸机已经定型,而图22M“逆火”轰炸机已经开始大批量装备到苏联空军,此时美国空军的远程战略核打击力量要弱于苏联,因此里根总统亲自下令,要重启B1轰炸机计划。

这一次,设计人员在最初的B1原型机上进行改进,由此得来至今仍在使用的B1-B战略轰炸机,B1-B轰炸机的设计特点在于采用可变式后掠翼设计,变动范围为15度—67度,机身重要结构采用高强度钛合金制造,其余部分为特种铝合金制造。

B1-B采用四台F101-GE-102涡扇发动机,可以为B1-B提供最大1.25马赫的低空突防速度,而平时巡航时则可以达到0.85马赫,机身内共有7个油箱,可以为B1-B提供12000公里左右的最大航程,作战半径则在6000公里左右。

可以从美国空军的夏威夷基地起飞,中途不经过休整就可以抵达东海海域,B1-B可以携带多种炸弹,既有传统的铁炸弹和空对地导弹,也有集束炸弹和热核武器,自身内部可以携带80余枚MK82自由落体炸弹。 

或者是24枚核炸弹,亦或者是30余枚集束炸弹,这些武器都需要B1-B轰炸机自身利用突防能力,突破敌方防空区抵达目标附近再进行投放,但后来美空军发现并不需要轰炸机自身去突防,而是需要导弹自己去突防。

轰炸机只是一个移动发射平台而已,这就要提到B1-B最出色的一项能力:防区外攻击能力,美军最出色的防区外导弹是AGM-158,AGM-158防区外巡航导弹拥有多种型号,既有打击敌方高价值目标的,也有搭载反舰弹头的型号,理论上该型导弹还可以携带小型战术核武器,不管哪种型号,都拥有高航程、高隐蔽的特性。

自身具有一定隐蔽性,其中射程最大的型号超过900公里。而B1-B自己内部弹仓可以携带24枚AGM-158,最近美国空军又试图在B-1B身上增加外部挂架,预计可以携带36枚该型导弹,具有极大威胁。

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是非常有预见性和警觉性,B1-B一共生产了100架,其中有三分之一处于封存状态。 

截止至2016年,美军共有62架B1-B处于现役可用状态,目前这些B1-B战略轰炸机主要部署在美国本土,以及全世界各个角落,美军目前主要的三种战略轰炸机分别是B52H、B1-B、B2这三种战略轰炸机,而目前现役数量最多、实战能力最高的是B1-B轰炸机,被外界评价为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中流砥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