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如何结转到本年利润

如题所述

1、一般的做法,每年均按照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准备

2、当发生确认无法收回账款所形成的坏账呆账,则应予冲减坏账准备,不影响当年利润;

3、请予按照坏账准备及相应财务操作规程运作。

扩展资料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坏账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0

1、一般的做法,每年均按照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准备;

2、当发生确认无法收回账款所形成的坏账呆账,则应予冲减坏账准备,不影响当年利润;

3、请予按照坏账准备及相应财务操作规程运作。

扩展资料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坏账准备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
  【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坏账准备 100000
  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
  【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应区别对待。
  【例3】某企业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其中10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应收账款 150000
  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4】某企业2008年收回坏账25万元,其中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允许税前扣除,5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 250000
    贷:坏账准备 250000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应收账款 250000
  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追问

那是不是坏账准备转到资产减值损失?我这有个分录的资产减值损失在借方,会不会是写错分录了,怎么结转到本年利润?

追答

你需要先弄清楚“资产减值损失”的性质,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追问

如果坏账没有实现,只是准备的话,那么期末怎么处理

追答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2-13
坏账准备不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是资产减值损失结转到本年利润的
第4个回答  2012-12-14
通过计提坏账准备金进入管理费用后转入本年利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