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诛九族是指哪九族?

如题所述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挺到皇上说,我灭了你九族,今天我就告诉大家有哪九族。从下到上就是玄孙、曾孙、孙子、儿子、自己、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大概就是这些辈分里面的人,其中包含妻子,以及当中的配偶在内。其实九族说是这些,但是具体指的就是所有亲属,没有谁会详细按照这个划分去砍头的。

而且在古代灭九族,还会连同这个府宅里面的下人也一起斩首。记得还有一个说灭十族,把府里面的鸡鸭牲畜也都一起斩首了。如果按照字面分析。别说十族了,就是一百族也跟鸡鸭扯不上关系啊。所以这里面我们就应该把九族理解成所以亲属,把十族理解成所有的活物。也就是简单的鸡犬不留。

古代动不动就要砍人头,看起来很残忍,但是却是一种很痛快的死法,不会有什么痛苦。之前有一个法国的科学家想要研究砍头之后,还有没有意识。他被砍头的时候,跟刽子手约定,看看他眨了多少次眼睛。头掉之后,他眨了十一次眼镜,说明意识还能保留那么久。但是我们的疼痛却是在很久才会感觉到。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头摔伤了,有点轻微脑震荡,等到第二天才感觉到疼。

虽然古代上灭九族的人不少,但是在影视剧中,想砍个人头,还是挺难的。总是有人来喊刀下留人。再不就是刽子手被人给杀了。总而言之,灭九族不是什么好词,在我们现代社会已经彻底把这个词抛弃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我们回到古代,自己的宗族里有人犯下了大事儿,要如何判定自己在不在“诛九族”的名单里呢?


先说说为何要诛九族,要说残酷,凌迟一类的酷刑不再少数,但是多是针对个人的,顶多赔上子女,所以很多武侠小说里的主角,都是父母是高官被人陷害死了,然后自己逃出来复仇的。

而这诛九族,就是为了从血缘上、社会关系上,把罪人覆灭。说的简单点,就是要把要杀的那个人的家族、人脉都给灭了,没有“余孽”再去复仇。历史上这种诛连九族的大事件其实不少,尤其是在明清两朝,比如说,朱元璋时期的宰相胡惟庸案。

需要注意的是“满门抄斩”和“诛九族”,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满门抄斩撑死了也就是诛三族,杀的也只是血亲,人数也不会太多,但是如果诛九族、如果被诛杀的是个大家族的大官,比如胡惟庸,那人数就多咯……据记载,胡惟庸一案,被牵连诛杀的足有三万人(当然,很多是朱元璋借这次机会清洗功成)。

那么到底是哪九族会被牵连呢?其实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明代《幼学琼林》里说的九族是:“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是血缘的纵向关系,上下各数四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就是这九族。

因为古时候结婚较早,男丁多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了,三十岁已经是爷爷奶奶辈儿的家庭不在少数。另外一个说法是,九族指的是纵向的关系,即:“父四族【自己、姑姑(父亲的姐妹)一族、自己的姐妹(已经嫁出去的)一族、自己的女儿(已经嫁出去)一族】、母三族【外祖父、外祖母、姨婆(母亲的姐妹)一族)】、妻二族【(岳父、岳母)】”这一斩,就是连着九族都给斩了,真的是“寸草不生”,比如胡惟庸就是这样。明朝还有个被诛连十族的家伙,大家可能都知道他的名字:方孝孺。

他就是在这纵向的九族里,再加上自己的门生,所有徒弟,尽数被朱棣给斩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九族】
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关于九族说法不一: 一种认为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另一种认为是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为九族。

n说法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选自国文参考书第九课)n说法二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n相关故事:安徽凤阳朱元璋,以一孤苦无依、魁梧戽斗的流浪儿,做过牧童、小和尚、行乞缘,最后投效郭子兴军,身经百战,历时十六载,终于驱逐元虏,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太祖自小父母双亡,兄姊五人或死或离。人单丁薄,无奥无援,即位后却大大地发挥了「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的本能,总计生下二十六个儿子。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乃分封诸子,虽「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以资预防。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殁,享年七十一。由于太子早逝,遗诏传位于太孙允炆。所谓九族,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其它外亲之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时称「瓜蔓抄」是也。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方孝孺被称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辅佐朱元璋孙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满朝廷(其实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后,第一个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两次见新皇帝都是披麻带孝、嚎啕痛哭,朱棣低声下气请他代拟诏书(逼他表态),他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方孝孺答:「要杀便杀,诏不可草。」朱棣:「难道不顾及你的九族吗?」方孝孺:「不要说九族,诛十族也不怕。」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门生」凑成十族,统统杀掉。以今日观点,方孝孺一派在「金陵政权」中势力极大,若方孝孺肯表态,文官系统就可收编,方孝孺死忠前帝,他的门生,派系就不可信任。很可能这代表了当时江南民气,导致朱棣不得不迁都燕京(今北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1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第4个回答  2006-03-19
族,表示亲属关系。“九族”之说最早见于《书·尧典》:“以亲九族。”九族所指,历来说法不一,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1) 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称之谓九族,具体的来说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史载燕王朱棣(明成祖)率兵入京师,夺得大权后命方孝孺替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听,被杀害。当时受株连而遇害的达 847人,就是灭九族的。灭九族时,对已死去的要劈棺鞭尸。

(2)指异姓亲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亲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代),这样合起来共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