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的中国人喝牛奶腹泻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1. 亚洲成年人中乳糖不耐受的比例高达90%,这意味着在亚洲,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9个人可能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
2. 与亚洲人相比,高加索人中大约80%的人在成年后仍然能够产生乳糖酶,这种酶能够帮助消化牛奶中的乳糖。
3. 牛奶中的乳糖需要乳糖酶来分解以便吸收。全球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缺乏这种酶,导致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腹泻。
4. 在中国,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比例高达80%以上。专家指出,在中国,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喝牛奶后没有不良反应。
5. 乳糖不耐受在不同人种中的分布有差异,亚洲人是乳糖不耐受最多的人群,其次是非洲人、美洲人,而欧洲人最少。
6. 儿童的情况相对有所不同。由于儿童在出生后主要食用母乳,不接触牛奶或乳糖类食物,因此他们通常能够分解乳糖,较少出现腹泻的情况。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分解乳糖的酶的含量逐渐减少,导致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出现。
7. 有人误将喝牛奶后腹泻视为牛奶过敏。实际上,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虽然症状相似,但发病机制不同。牛奶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牛奶中某种成分的过敏反应,而乳糖不耐受则是由于缺乏乳糖酶引起的消化系统问题。
8. 牛奶过敏的人可能出现荨麻疹、口唇肿胀、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而不仅仅是腹泻和腹胀。牛奶过敏具有个体差异,可能一家子里父母对牛奶没有过敏反应,但孩子却可能出现过敏症状。
9. 如果某些乳制品经过发酵处理或者添加了乳糖酶,乳糖不耐受的人吃了可能没有问题,这表明他们不是对牛奶过敏。过敏者即使是食用含有牛奶作为添加剂的食物,也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
10. 当喝牛奶出现腹泻时,可以通过食用其他乳制品来区分原因。如果食用酸奶或乳酪不出现腹泻,而喝牛奶却有腹泻症状,这通常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如果食用酸奶或乳酪也出现腹泻,那么可能是牛奶或乳制品过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