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在达到熔点后温度怎样变化

如题所述

温度:晶体达到熔点之后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能量:晶体到达熔点之后要持续吸收热量才能开始并持续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分子势能增加)。如果没有吸收热量,则熔化不能进行,晶体保持固液混合态不发生变化。如果外界温度低于固液混合的晶体的温度,则晶体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减少。(来源:九年级物理)
状态:(1)若刚到达熔点就停止加热,则晶体为固态;(2)若继续加热,则晶体由固态熔化为液态,温度不变;(3)若在此过程中停止加热,则晶体保持固液混合态,既不熔化也不凝固(条件:外界温度=晶体温度=熔点);(4)加热到完全熔化时停止加热,则晶体保持液态,温度为熔点即凝固点,但不凝固(条件同上)。这四种情况时,温度都为熔点。
综上,若持续加热晶体,则固态时,温度升高;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必须持续加热),温度不变(无论加热与否,无论液态部分与固态部分,原因是热传递);完全熔化后,为液态,温度开始上升。
例:冰在手中加热,273.15K(即0℃,使用热力学温标)以下时,温度不断升高;达到273.15K时,开始熔化,冰和熔化出的水都保持在273.15K;此时若放回273.15K的环境温度中,冰停止熔化,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温度也都保持在273.15K;若持续加热至熔化,则刚融化时,水的温度也是273.15K;继续加热,则温度上升。
附:晶体的定义是:物质中原子、离子、分子按固定的位置排列的物质,形状一定,有固定的熔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6
晶体的熔化过程主要观察的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

当温度低于熔点时,晶体不熔化,还是固态,不过固态物质的温度会升高。
当温度等于熔点时,晶体也不熔化,还是固态,不过这是一个临界值,如果是液变固这时候保持液体,如果是固变液,这时候保持固体。
当温度高于熔点一点点时,晶体开始部分熔化,固液共存。

此时,加热的温度可以继续升高,也可以维持不变,晶体会继续熔化,但一定要注意,这个时候固液混合体温度保持不变,为熔点温度。

等待熔解完的时候,液体的温度会继续上升,根据这种晶体的沸点以及加热体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但不会超过沸点,到达沸点就开始剧烈气化了。

再用更高的温度加热,那气体的温度就又升高了,再高,可能就复杂了。。。

哈哈,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2个回答  2012-12-22
△ 晶体在达到熔点后,需要持续吸收热量,以便维持熔化过程的进行;
△ 在晶体在达到熔点后,温度维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
△ 晶体的熔化过程是一个恒温过程,此过程中,既有固体存在,也有液体存在,即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22
晶体在达到熔点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会熔化);放出热量,温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