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题目

如题所述

24.1圆(第五课时)
24.1单元复习
◆随堂检测

1、如图,已知 中, 是直径, 是弦, ,垂足为 ,由这些条件可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添加辅助线,只写出2个结论).

2、如图, 是⊙O的直径,点 是圆上两点, ,则 ________.

3、如图,AD是⊙O的直径,AC是弦,OB⊥AD,若OB=5,且∠CAD=30°,则BC=________.

4、如图,已知AB=AC,∠APC=60°.
(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2)若BC=4cm,求⊙O的半径.

◆典例分析
如图,圆O在△ABC三边上截得的弦长相等,∠A=800,求∠BOC的度数.
C
B
A
O

分析:本题是经常易解错的题.由于对圆周角、圆心角两个概念理解不深刻,经常易错把∠A当成圆周角,错得∠BOC=2∠A=1600.本题应充分利用圆O在△ABC三边上截得的弦长相等这个条件.得到0是△ABC的内心.
解:∵圆O在△ABC三边上截得的弦长相等,
∴圆心O到三边的距离相等,∴0是内心,即OB,OC平分∠ABC,∠ACB.
∵∠A=800,∴∠ABC+∠ACB=1000,∠OBC+∠OCB= (∠ABC+∠ACB)=500,
∴∠BOC=1300.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如图, 是圆的两条弦, 是圆的一条直径,且 平分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B
D
C
A

2、如图, 中,弦 的长为 cm,圆心 到 的距离为4cm,则 的半径长为( )
A、3cm B、4cm C、5cm D、6cm

3、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D、E均在⊙O上,且∠BED=30°,那么∠ACD的度数是( )
A.60° B.50° C.40° D.30°

4、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E,∠BDC=45°,∠BED=95°,则∠C的度数为______.
A
B
C
D
E
O

5、如图,在△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以DC为直径的⊙O交
△ABC的边于G,F,E点.
求证:(1)F是BC的中点;(2)∠A=∠GEF.
A
B
C
D
E
F
G
O

6、如图,⊙O 和⊙O 相交于A、B两点,动点P在⊙O 上,且在⊙ 外,直线PA、PB分别交⊙O 于C、D,问:⊙O 的弦CD的长是否随点P的运动而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请你确定CD最长和最短时P的位置,如果不发生变化,请你给出证明.

●体验中考
1、(2009年,绍兴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与x轴相切于原点O,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P于M,N两点.若点M的坐标是(2,-1),则点N的坐标是( )
A、(2,-4) B、(2,-4.5) C、(2,-5) D、(2,-5.5)

2、(2009年,莆田)(1)根据下列步骤画图并标明相应的字母:(直接在图1中画图)
①以已知线段 (图1)为直径画半圆 ;
②在半圆 上取不同于点 的一点 ,连接 ;
③过点 画 交半圆 于点
(2)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
已知: (图2).
求作: 的平分线.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AC=BC, 等.
2、40°.
3、5.
4、(1)证明:∵∠ABC=∠APC=60°,
又 ,∴∠ACB=∠ABC=60°,∴△ABC为等边三角形.
(2)解:连结OC,过点O作OD⊥BC,垂足为D,
在Rt△ODC中,DC=2,∠OCD=30°,
设OD= ,则OC=2 ,∴ ,∴OC= .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A.
2、C.
3、A.
4、40°.
5、证明:(1)连结DF,∵∠ACB=90°,D是AB的中点,∴BD=DC= AB,
∵DC是⊙O的直径,∴DF⊥BC.∴BF=FC,即F是BC的中点.
(2)∵D,F分别是AB,BC的中点,∴DF∥AC,∠A=∠BDF,
∵∠BDF=∠GEF,∴∠A=∠GEF.
6、解:当点P运动时,CD的长保持不变.理由如下:
连结AD.∵A、B是⊙O 与⊙O 的交点,∴弦AB与点P的位置关系无关.
∵∠ADP在⊙O 中所对的弦为AB,∴∠ADP为定值.
∵∠P在⊙O 中所对的弦为AB,∴∠P为定值.
∵∠CAD =∠ADP+∠P,∴∠CAD为定值,在⊙O 中∠CAD对弦CD.
∴CD的长与点P的位置无关.
●体验中考
1、B. 运用垂径定理.
2、解:(1)略.
(2) 以点 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 于两点 .
分别以点 为圆心,以大于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
作射线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9
木有题啊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1个回答  2012-12-19
题目?
第2个回答  2012-12-19
???
第3个回答  2012-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