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最基本的教育

如题所述

一、教会他们懂得尊重
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也会换来学生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当然,尊重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行有时还是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但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一味讽刺、挖苦只能促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另外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生活环境,不论他们在生活经历,还是个性特点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个人在各方面的能力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作为教师不能整齐划一地去看待他们。特别是对于那么基础较差和个性怪异的孩子,我们更应给予关怀和照顾。对于学习较吃力的孩子,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找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他们与同学交流。对于性格怪异、调皮的孩子,充分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寻找契机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尊重是相互的。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尽量做到对每个学生细心的呵护和照顾。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会他们懂得关注错误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只注重如何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单一化教学目标,忽略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学生的主动性,这对学生个性、品格的塑造百害无益。另外,大部分学生只关注自己做对的方面,对于错误的地方置之不理,这样就会一错再错,在错误的地方再次跌倒。对于这点,我们要提醒学生及时关注错误,改正错误。
三、教会他们懂得担当
“没有父母心,别做教育人”,这句话强调了教师的境界和责任。境界决定一个人的责任。没有责任感的人就不可能有担当。作为教育者,就应该从细节培养孩子对自身、家人、学校、社会的责任感。让孩子在爱心与责任心的基础下,将知识传授给孩子,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阳光下的教育。
四、教会他们懂得分享
如今的孩子,基本属于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且物资非常丰富,很多家庭的孩子不需要与他人分享,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父母也会尽量满足自己唯一的孩子的需要。因此孩子就没有分享意识。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孩子创造能分享的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分享的快乐。另外,当孩子做出分享行为的时候,不管是物质分享还是精神分享,就应当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肯定,及时用鼓励、赞赏、奖励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等方式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加强幼儿与别人分享就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让他们的分享行为得到及时强化。
五、教会他们懂得感恩
记得曾经有一名高三的学生,他的成绩位列全年级第三,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一件小事他拿起一把弹簧刀,狠狠地刺向了他的班主任26刀。这不得不让人感叹,现在的孩子连最起码的人生观都没有,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很多人、很多事,其咎大多源于不会、不愿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是对自己有敌意的人。
六、教会他们懂得创新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心思考,能够“有疑、释疑、濯旧、求新”,而不是一味地填鸭式的传授,绝对不能让学生变成一个个呆板的“标准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挖掘孩子的潜能,要和孩子的好奇心、创新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尤其是培训机构老师,更要让孩子学的开心,让孩子爱上学习。
七、教会他们懂得自律
泰迪·罗斯福说:有了自律能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多少人羡慕别人的成功与精彩,但当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自律意识后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的耗费生命。《礼记》中记述了儒家先贤的一句话:“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二字,也许我们听过数遍,但有多少人能道出这简简单单两个字所包含的意境呢?“慎”即“心真”,“独”指“独处”,独处之时仍旧心真,谨慎行事,行,有律于己,做,无愧于心。这便是这千年古训的要旨所在,所以教师要教会自己的学生严于律己,不论实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总之,基础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观念,把基础教育落到实处,正如张子的“六有”教育思想:“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意思是:说话应有教养,行动应有规矩。白天要有所作为,晚上应当静思自己的心得。休息时必须保养身体与气质,在瞬息之间也不能放心外驰,而要有收获存养。我们每一个人既可以成为老师同时也应该时刻铭记要学习和提高的东西还有好多。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用仁爱之心去处理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虽然,我们所做的努力改变不了当下的教育环境,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影响我们身边的人开始,挖掘自身的潜质,释放孩子的天性,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基础的教育带给更多的孩子和家庭,真正的做到“觉人、觉己、觉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