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马蜂蛰后为什么会死?

如题所述

马蜂蜇人时排出的毒液含有神经性或血液性毒素,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有显著影响。另外,毒液中还含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一种被称为抗原5的异体蛋白,其侵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后,会引起肝、肾、心脏等器官功能衰竭。如过敏体质者中毒,严重的可引发休克或身亡。

马蜂所含毒素,一是以组胺毒素、五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等为主,会导致患者过敏,满身呈现皮疹、红斑、痒痛,然后呈现胸闷、气急、恶心、吐逆、头晕、头痛、血压急剧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有的人出现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症状,甚至窒息死亡。

二是溶血毒素,这与被蛇咬伤后中毒类似,导致横纹肌溶解,患者尿液呈酱油色,会出现明显的肾衰状况以及严重的肝脏损伤。三是神经毒素,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扩展资料:

户外马蜂应对方法

1.大家在外出游玩时,特别是在景区,应注意躲避马蜂,当有马蜂停留在肢体上,应轻轻抖落,切勿拍打,以免惊扰而遭受攻击。更不要故意攻击马蜂或蜂巢,因为死亡后的马蜂可以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招引附近的马蜂发动攻击。

2.如果被马蜂攻击,千万不要跑动,更不要反复扑打,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用衣物包裹头颈等暴露部位,蹲伏不动或就地卧倒。另外,蜂类怕火和烟,有香烟的可点燃吐出烟圈,阻止马蜂靠近。

3.被马蜂蜇伤后,首先要冷静,切勿抓挠伤口,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和疼痛,可采取冰块冷敷处理,但冷敷过程中应避免伤口二次污染。也可先用食醋、1%的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或者将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一般情况下,症状会在几小时后自行缓解。

不同于蜜蜂蜇伤,马蜂蜇伤后不会在皮肤内残留毒刺和毒液囊,任何企图挤出毒液囊或拔刺的行为,都是徒劳。

反应比较明显者,可考虑口服抗组胺药和非甾体类镇痛药来改善症状,必要时可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一旦伤者出现头疼、头昏、恶心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以免发生意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秋蜂猛于虎!为何马蜂蜇伤会致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蜜蜂和黄蜂尾部毒囊中的毒液通过尾端一枚连接毒囊的螫针刺入皮肤进入人体。蜂毒液中含有蚁酸、组织胺样物质、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神经毒素等,除引起刺伤局部反应外,还可引起神经、溶血、出血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可发生过敏反应。密蜂刺人后,螫针断留在伤口;黄蜂刺后,螫针可缩回,重复刺人。  人被蜂刺后,局部有疼痛、红肿、麻木,数小时后能自愈;少数刺伤处出现水疱,很少有全身中毒症状。被群蜂多处刺伤,在很短时间内即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重者发生溶血、出血、烦躁不安、肌肉痉挛、抽搐、昏迷和急性肾功能衰蝎。对蜂毒过敏者,迅速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和(或)气管痉挛,可导致窒息,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

    2.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马蜂(昆虫)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内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虫梭形,白色,无足。体分13节。

黄蜂的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 “腰” 相连,腹部具可怕的螫刺。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黄蜂仅限于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这些种类与蛛蜂科(Pompilidae,同属胡蜂超科)种类和其他黄蜂类的不同之处是休息时其翅纵向折叠。

黄蜂成虫时期的身体外观亦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和一对触角;同时,它的单眼、复眼与翅膀,也是多数昆虫共有的特征;此外,腹部尾端内隐藏了一支退化的输卵管,即有毒蜂针。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

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虫梭形,白色,无足。体分13节。

毒素和螫针:胡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的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对过敏体质的人尤其危险。胡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刺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