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称第一名为“状元”,有什么由来?

如题所述

状元是一个非常夺人眼球的词,每年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媒体就会大肆报道,高考文科状元,高考理科状元,除了高考,社会上还流传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可见状元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多么有分量。状元的来源还得从科举制度说起,古时候人们要去参加科举考试,首先得先投状,科举成绩出来之后,榜上面的第一名就是状头,也成为状元。


状元的由来,和科举制度的出现密不可分。科举制度最先是由隋朝的开国君主杨坚发明的,当时他统一了南北,国家非常需要人才。为了尽可能多的招纳到人才,杨坚决定废除掉以前的九品中正制,他发明了通过考试选取人才的做法,这种做法就是科举制度。后来,隋朝被唐朝灭掉,但是唐朝还是沿用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以后的朝代都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

状元,从字面上理解,状是投状,古人参加考试是必须先投状的,这类似于今天的准考证,投状之后才有资格考试,元就是第一的,状元即投状上的第一名。不过,后期科举前三甲出来了之后,君主还要亲自举行殿试,君主认为的第一名才是状元。如果某个人在笔试中得了第一,在面试中,他没有被君主钦定了第一,他也不能称为状元。

科举考试历经千年不衰,因为它相对公平,可以让平民也得到做官的机会,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的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2
这和当时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科举制度规定第一名获得榜首的就是状元。
第2个回答  2019-09-16
状元是指成绩榜上的第一名,状头不好听,就演变成了状元。
第3个回答  2019-09-12
状元的由来和当时的科举制度有一定的关系,而且状元这个词本身就是很吸引人的。
第4个回答  2019-09-14
这和古代的科举制度密切的相连,因为在科举制度之前需要先进行投状,投状之后考试得第一名称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