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是几品官啊,

如题所述

正二品或从二品。

封疆大吏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

封疆大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加军区司令员的职位。

扩展资料:

明朝的布政使、按察使、总督等等,类似于“节度使”,但其权力较小,也没有军权,只有地方最终决定权。但因其地方管辖区域非常大,布政使的出现,让“封疆大吏”四个字发展到了顶峰。

清朝前期,将总督、巡抚正规化,但因为满汉矛盾导致的互相猜疑,地方政府的官员(大部分是汉人)完全臣服于满人朝廷,满人只要掌握了八旗军,就能控制住全国局势。但满人的数量过小,不可能、也做不到去全国“分封疆土”。

所以,实际上地方官员相对于“布政使”来说,权力大大缩小了,而满人只在中央有一个集团来控制,而且,满族的“诸王”,如肃亲王、醇亲王等等,只有名义上的“王”的爵位称号,并没有事实上的“诸侯王”待遇,那么,全国的官员,实际上是汉族官吏对满人朝廷的负责制。

清朝后期,外敌入侵,八旗军在战争中暴露出严重的退化,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割据,让满人朝廷看到了“垄断权力”的后果,他们开始放松一些权力给地方汉族官员,例如“组建地方军队”,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等人物,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太平天国平定后,虽然地方军队名义上解散、收编到中央政府,但因为其组建来源,加上这些将领们推行“洋务运动”的一定成功,其对军队的心理和财政控制力仍在,所以,这些人在被任免为地方大官之后,也可以称为一定意义上的“封疆大吏”,例如左宗棠平定新疆后,对新疆苦心的经营,颇有成效,时,有人赞其为“封疆大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封疆大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封疆大吏是正二品或从二品。

1、封疆大吏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

2、总督为正二品(若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

3、“封疆大吏”在不同时期的名称:

(1)唐朝:节度使、刺史;

(2)宋朝:转运使;

(3)明朝:布政使;

(4)清朝:驻防将军、总督、巡抚、提督。

扩展资料:

封疆大吏的来源:

1、封疆大吏的出现要追溯到周天子时期,当时周武王姬发推翻殷商政权,为了奖励亲属大臣和有功的将领,对其一一进行分封,划分出很多诸侯国。

2、周天子有自己最高的节度权,节度使就是封疆大吏的雏形,诸侯国可以自己发展军队,推行法律,管理自己的臣民,大大消弱了中央集权的管制,但是更好激励了区域的发展,齐国就是姜尚的封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封疆大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封疆大吏是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省长的职位。 
总督一般是从一品或正二品,巡抚一般是正二品或从二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21
封疆大吏其实就是指外省官员(相对于京官)的最高级别.
清朝,外省官员的最高官衔是总督:正二品,以及巡抚:从二品。
总督官衔上略高于巡抚,但是二者其实是平级的,互不隶属。
京官最高是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以及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
第4个回答  2012-11-29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
封疆大吏,其官阶与各省总督相当,为正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