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襟和大襟的区别

如题所述

对襟和大襟都属于马褂的一种,区别如下

对襟,衣长及腰,平袖及肘,两侧开褉。对襟马褂的颜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又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

大襟,平袖及肘,衣长及腰,两侧开褉,将衣襟开在右边,领、袖、襟、裾均用异色作为镶边,一般作便服使用,属于民间服饰。清后期,马褂的领、襟、袖上流行以异色缘镶沿,因而又称镶沿马褂。

用料:

冬天的马褂往往是由高贵的皮毛制成。从乾隆年间开始,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耀自己,使用各种贵重皮毛,如紫貂、玄狐、海龙、猞猁、倭刀、银鼠等制作马褂,而且将毛翻露在外面,这样的翻毛马褂在嘉庆年间最为风行。

穿着方式:

马褂为外衣,虽然清晚期乃至民国时期,马褂的穿着和搭配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其始终作为外套,罩于其他衣服之表。马褂源于行服,其穿着方式亦要从行服说起。皇帝巡幸或打猎,其扈从皆穿马褂、缺襟袍和行裳。按制度所载,有衣则有裳,马褂罩于箭袖缺襟袍之外,下系行裳。

以上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马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