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关于《大学》中‘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怎样理解的?

如题所述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扩展资料

《大学》提出了三个原则八项。一是“三个原则”: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与亲民是达到善的终极境界的两种途径。它们也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明明德”是指个体对道德的实现。前者“明明”是一个具有“知”与“达”之义的动词,“明明德”是指人都具有的至高善的道德性质。

“明明德”的“明明”是指对善的纯粹、完美的描述。当一个人获得了道德意识,他也应该推动自己和他人,帮助和教育他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亲民”。“亲情”具有“亲情”、“爱”和“亲近”的含义。爱别人、推自己、推别人是“宽恕”的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止于至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6
------找准自己的位置子日: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意思是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我的理解知其所止,就是清楚自己在历史、社会、他人、事业中该站的位置,该干的工作,需付出的心血,要知其所为而为,知其所止而止。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止于至善”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 ,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 。清楚所止而止,依据现实制定各自奋斗目标才是最聪明者、现实者,成功的可能性也更为大些。因为成功的标准不一,内涵不一。能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致,便是成功。在追求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修正,纵观千古历史,又有谁能在人生之初便选定好自我座标,一步到位,中途无改,最后成名得愿呢?屈子名留千古,是凭悲愤忧怨至极的《离骚》,而非出将入相的的辅政之才;辛弃疾一心想发号三军,壮怀激烈,收复失土,无奈时却正好开创了一代诗坛豪风;蔡伦、张衡、朱耷、徐光启当初想成为什么?中途干了什么?最后又成了什么?发明家、天文学家、国画大师、几何学家是他们当初的理想?不,在仕途上发展,在治国治民上努力,实现其远大的政治理想该是他们终身的心愿。而使他们成名立世的又是那独一无二的精神
及某一行业里无人可及的才华,是他们生命因子中最为自由、活跃、无碍情念的抒发及由此而形成的奇特人格。对此孔老夫子早些年并不知晓,所以,他竭尽全力去做鲁国司寇,去周游列国劝君说王,实现他克已复礼的梦想。连连碰壁,成丧家之犬后,才有点醒悟,归家静读 “五经”,研习天命,最后找到了治国齐家修身之良策,于是洋洋儒学便诞生于千年古国。相比之下,周树人周先生要聪明自觉的多,没用多少时间,就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不在矿业水利,也非武官医药,而是投笔为刃,在与他人的斗骂争辩中,清晰地探究出一个庞大民族之所以衰败的根由。旗手毕竟是旗手,虽然当时国运难测,人心惶惶,事业纷杂,但先生只执笔锋而无他,最后成就了上天心愿,服务了社会民族。人有时不可过分执著,也不可过分聪明滑头,一看这路不好走,马上调转枪口,瞄准它方,这又常常会错失良机。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我爱好特长,然后据此找准适合自己这个生命发展壮大的那个座标点,努力奋斗。此中既不可脱离现实,又不能轻易追随别人。爱什么,有什么,就去不懈地干什么,这应是实现各自理想之良策。亦步亦趋,趋之若鹜,五福齐争,不想失一,那是永远也难如愿的。姜太公若学别人下海经商,终身潦倒无疑;比尔·盖茨如象阿尔普特去绘画,那将默默一生;李傲压着性子去为他人写社论,心魂定受罪。作为一个人,我想生命是短暂的,那么,追求的是什么?人,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搞清楚我们要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追求的是一种怎么样的人生状态,我们才能够活的有出息,活的有滋有味,活的充实与幸福。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的时候,相比 80 年代甚至 90 时代的大学生,心中少了一份豪气与壮志,对现实世界却多少有些茫然,因为他们无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封建社会,世人都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相信这些相当于“举人”的大学毕业生们或许还能知其所止:为国尽忠,为民谋利。但现在是市场经济占主体的社会,各种诱惑的浪潮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工作的十字路口,他们只得四处张望,不知何去何从,更不知该止何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面临着物质与精神难以两全的境地。由于当今社会供人们选择的机会太多,“止”的地方就很难确定,这也进一步恶化了不能“知其所止”的现象。我们被当代人戏称为“最迷茫的一代”。我自己也是非常迷茫的,我想成为一名在行业里有一定影响力的医生。但由于有很多现实的因素,比如就业难,学位要求高,行业整体很稳定因而需求不高等,或许我最后不是止在这里。我身边也有些同学说以后就做医药代表、搞美容、养生、直接去家里联系的医药公司等。我们很优秀的杨琼老师最后选择了大学辅导员,也有人不从事医药行业进公司做朝九晚五的白领。对于所止,既不过分执着,也不随波逐流,生命是有个性的,个性纷呈才会有灿烂世界。立于所止,行于所悦,知其所为而为,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唯有此,方可“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就是自己应当停留的位置,也是至善所在。知之则志向有定。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缘自《大学》里的经典论句。意思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方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对此,《大学》曾有这样的回答:“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交,止于信。”可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知其所止”,方可“止于至善”。那么,弄清“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干什么、如何至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03
止:至,达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