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首先,研学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太多的孩子基本上呆在家里,靠手机,靠电子产品去感知外面的世界

而研学就是利用当地已有的自然条件,给孩子创造一个不同的氛围,可以是人文的,自然的,历史的,等等多维度的角度来帮助孩子多元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其次,研学只是玩吗?
研学不是纯玩,也不是纯带着目的性,像导游一样灌输性的给孩子介绍一些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为的去设定,比如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这个阶段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再根据研学当地所有的特色文化等进行创意的融合。

通过设置一些比较有挑战性,有意义,有研究性的任务,让孩子去探讨,去完成,去体验,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获得丰富的感知和知识的积累。

比如,我们曾带着孩子们去研究客家文化,到了福建龙岩的连城县城,了解了客家宣纸的制作印刷,因为还保留着传统的印刷方式,所以孩子们亲眼看到并参与简单的体验,这和在书上看到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材料、过程、工艺、成品等等都是文化的体验。

接下来,我们还了解当地民俗游大龙的制作,这个被称作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曾经获得过吉尼斯纪录。

和我们常见的民俗龙还不太一样,龙的身体有两米长,龙头就更大了,需要很多壮年同时用力才拉得动。

这么一个起源于明朝年间的这么一个民俗活动,它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制作工序又是什么?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为什么还能够保留至今?

这些对于孩子不仅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延续,更是对中国博大中国文化精髓的理解和认识。

而这些东西就算书中有说到的,顶多也就是图片和文字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转瞬即逝,而只有当还孩子们去感受,去体验,等着老师傅讲解,一步一步的去领悟,这个研学的过程才是做重要的。

所以,研学重要吗?
我觉得算是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补充吧,可以帮助孩子更加多元的认识世界,拓展视野。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条件的研学还是有必要的。

不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有一些研学是属于顶着“研学”的头衔,走马观花式的游览,那这种研学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我们说有意义的研学,一定是具有课程设计,组织意义在里头,有人为用心设定,而且是根据研学当地的资源优势来整合创造的,这样的研学才值得孩子们去感受。

另外,现在国内外的研学市场也越来越少,很多非物质的匠人都在积极的传承着中国的物质文化,所以一定程度上也让孩子们的研学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时市场趋势导致,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1、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激发创新潜能

2、培养学科特长。在科技创新、数学思维、生物学、信息学等方面发展学科特长,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进取心

3、提高学习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4、提升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融合的能力,增强抗挫折和突破能力,感受分享的乐趣

5、开阔眼界,让青少年儿童领略科技与文化的神奇魅力

参加研学使学习、娱乐两不误,使孩子们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不至于因为寒假假期过长而影响下学期的学习进度。而且,团队式的集体活动,能让孩子们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给独生子女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帮助团队成长中体验无穷的快乐。

励志研学将会进一步通过 "培养孩子"来设制一套行之有效的整合训练系统,从行动来改变孩子的观念;用活动来丰富孩子的感官世界,在体验式活动和游戏中学习、感悟。协助孩子提升意志力、专注力、竞争力、良好的挫折抵抗力、情绪管理能力、优秀的合作和领导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第2个回答  2020-11-05
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科技、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问题,开阔视野。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参与真实世界的某种任务中获得体验,不但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就把学校学得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且有助于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还能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动机和挑战欲,以及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方法。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还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当学生能够从多种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及其环境时,无疑将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也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意识、人文精神、自主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包括收集信息、自主决策、自主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第3个回答  2020-11-05
研学旅行是什么?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为什么要开展?

1、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2、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3、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研学旅行的好处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帮助指导下,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

研学旅行的特点

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虽然现今社会大大提倡全民创新,但创新难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研学旅行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土壤,潜移默化地在学生思维中植入创新的种子,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从多层面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研学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领域延伸与扩大。

当今教育面临的极大问题是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导致大多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低、实践能力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16
研学的目标 提高社会责任感 提高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
研学的基本原则 教育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公益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