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常数的测量及演算。

如题所述

d=kλ/sinθ。

sinθ=kλ/d或dsinθ=kλ称为光栅公式。它表明不同波长的同级主极强出现在不同方位,长波的衍射角较大,短波的衍射角小。

在实验当中所使用的光栅,一般光栅常数在几百个纳米左右,比如d=650nm。光栅常数一般和可见光波长差不多数量级(可见光波长范围460-720nm)。

扩展资料:

光栅常数的测量及演算:

一个理想的衍射光栅可以认为由一组等间距的无限长无限窄狭缝组成,狭缝之间的间距为d,称为光栅常数。当波长为λ的平面波垂直入射于光栅时,每条狭缝上的点都扮演了次波源的角色;从这些次波源发出的光线沿所有方向传播(即球面波)。

由于狭缝为无限长,可以只考虑与狭缝垂直的平面上的情况,即把狭缝简化为该平面上的一排点。则在该平面上沿某一特定方向的光场是由从每条狭缝出射的光相干叠加而成的。在发生干涉时,由于从每条狭缝出射的光的在干涉点的相位都不同,它们之间会部分或全部抵消。

然而,当从相邻两条狭缝出射的光线到达干涉点的光程差是光的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线相位相同,就会发生干涉加强现象。以公式来描述,当衍射角满足关系时发生干涉加强现象,这里d为狭缝间距,即光栅常数,m是一个整数,取值为0,±1,±2,……。这种干涉加强点称为衍射极大。因此,衍射光将在衍射角为时取得极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栅常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