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法宝

如题所述

1、紫金红葫芦
来历: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道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触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功能:叫一声对手的名字,只要对手答应(不论真名假名),就收在了葫芦里,一时三刻化为脓水。
悟空的应对之策:首先是不怕,但无法破葫芦而出,最后使诈逃出。
2、羊脂玉净瓶
来历:太上老君盛水的瓶子,应是老君炼棚举汪制的或是购买后再赋予其灵性的。
功能:与紫金红葫芦相同。
悟空应对之策:此宝未对悟空造成实际威胁,大概与葫芦差不多吧。
3、幌金绳
来历:老君的腰带。应是老君买来的或是玉帝手下的能工巧女编织的,老君赋予了其灵性。
功能:与对手交战时,放出此宝,就能将对手捆住。另有紧绳咒与松绳咒,可以放人或把人捆得更牢。
悟空应对之策:把金箍棒变作一个纯钢的锉儿,三五锉就把此答如宝割成两段。
4、一号芭蕉扇
来历:“不是凡间常有之物,也不是人工造就之物,乃是自开辟混沌以来产成的珍宝之物。”被老君得到,用来扇火。
功能:平白地闪出火来。这火是“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还是“金刚琢”的克星。
悟空应对之策:“见此恶火,心惊胆战,捻着避火诀,纵筋斗,跳将起去。”
5、金刚琢
来历:老君的防身法宝,又名“金刚套”,是老君用锟钢抟炼,又用还丹点成,善能变化,水火不侵,能套诸物,曾助老君化胡为佛。
功能:是一号芭蕉扇以外的一切法宝的克星,且不惧水火。曾收走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诸兵器,火德真君的火器以及如来的金丹砂。
悟空应对之策: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四处求救,见了玉帝变得“谦恭”,跑到雷音寺求救不成,最后找到老君,用一号芭蕉扇破之。
6、二号芭蕉扇
来历: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
功能:能灭火气,若扇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阴风。(似乎能克一号芭蕉扇,但似乎又不能克金刚琢)。
悟空应对之策:被扇飞五万四千里,多亏灵吉普萨的定风丹,方破此宝。
7、金铙
来历:弥勒佛的法宝。
功能:与对手交战,放出此宝,即将对手覆盖其下,三昼夜后即化为脓血。
悟空应对之策:拘来揭谛神,命其去天宫求救。多亏亢金龙头上的犄角,方救悟空脱此大难。
8、后天袋子
来历:弥勒佛的一个褡包,唤作后天袋子,俗名叫做人种袋。
功能:能装神(二十八宿)佛(小张太子)魔怪(真武大帝座下的龟、蛇、龙)。
悟空应对之策:无可奈何。多亏弥勒佛帮助,使诈夺了这袋子,方降伏魔头。
9、紫金铃
来历:老君在八卦炉中炼的一件宝贝,送给了观音,观音把这铃铛挂在了坐骑金毛犼的脖子上,成了金毛犼的玩意儿。
功能:此宝共有三个铃铛组成,第一个晃一晃,就有三百丈火光烧人;第二个晃一晃,就有三百丈烟光熏人;第三个晃一晃,就有三百丈黄沙迷人——此沙最毒,钻入对手的鼻孔,就能伤人性命。
悟空应对之策:曾被黄沙弄得打了两个喷嚏。后来因怕此宝的厉害,便施计盗走此宝,战败妖魔。否则,“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
10、阴阳二气瓶
来历:云程九万的大鹏雕的随身宝贝,乃阴阳二气之宝,内有七宝八卦,二十四气,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数,方抬得动。
功能:此宝能装人。人在其中,若不言不语,瓶内极是阴凉,一旦说话,就有火烧来,一时三刻,化为脓血。
悟空应对之策:用观音给的三根救命毫毛,分别变作金刚钻、竹片、绵绳,将此瓶钻了一个洞,方才逃脱。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弟子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汉族民间传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