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目标应该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完成一项任务,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工作、学习中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更小的阶段性目标,把它们罗列成清单,每天根据清单上的任务量推进,确保一天一点小进步,最终实现全部目标。

这就是目标导向行为,也是很多学生为了推动学习而制定时间任务计划按时按量完成的日常工作。制定目标的特点就是两个字“弹性”。简而言之,对设定的任务计划不能过于僵化,要在时间、任务与实施上保持弹性空间,以便于更好地推进任务和应对临时情况发生时间冲突后的调整。

(一)按整时段制定时间任务计划。计划越不上变化。如果制定的时间任务计划清单过于细致,以分钟作为间隔,没有为临时情况引发的时间冲突预留时间,比如早上起床迟了,招待前来做客的同学等,容易因完成不了清单任务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放弃的心理(内心认为:反正都滞后了,而且前几次也没有做,补也补不上了,不如放弃,一了百了)。反之,如果以整个如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段,来制定时间任务计划。这样,就有时间调整的弹性空间了。孩子可以根据先易后难的事项,合理安排时间完成;既有利于孩子顺利完成任务,又保持学习劲头,一如既往地努力。

(二)保证任务清单事项难易结合。制定时间任务计划清单时,要结合自己的学力,做到难易结合。如果任务过多、过难的话,不利于完成,且容易失去信心。对于均衡的题目量与难易度,能顺利完成。当每完成一项任务后,将会激活大脑里的“奖赏系统”,得到一个正面反馈,产生即时的激励,激发孩子为得到下一个正面反馈而继续努力,形成了“行动--正面反馈--行动”的闭环运行,从而提高孩子做题的动力。

(三)坚持自主完成代替被动监督。被动监督完成任务,极容易使自己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不但质量得不到保障,有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故意拖拉完成。所以,不要等家长被动监督后才去完成,更好的做法是培养自己的内在驱动力,明确意识到这是属于“自己的任务”,完成后及时给予自己表扬或奖励。保持奖励的多样性与可行性,如看电视半小时、去观看电影,等等,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样,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努力向上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