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诗人李白有没有子女?

如题所述

李白家世之谜
李白说他自己是陇西成纪人,就是现在加甘肃的天水一带。他是西凉时期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世孙。那么李唐王朝,就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也是李暠的后代,李渊就是李暠的七世孙。唐玄宗是李暠的第十一世孙,这要算起来的话,唐玄宗还得管李白叫爷爷。但是他真的叫了没有咱不知道。他这个辈分是这样。可是根据李白跟很多李唐宗室贵族的交往来看,他们交往的时候,写诗写文,称兄道弟。根据这个称呼来看,李白这个辈分,他自己也很乱。
比如说,他有时候称呼一个人为兄,实际上他比这个人还要大两辈,他有时候称呼这个人为叔,实际上他比这个人可能还要大四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主要的我们认为,就是李白的家族在迁徙的过程当中,家谱或者是族谱有遗失的现象。普遍说李白自己他清楚他就是这个凉武昭王的九世孙,这个他是确定的。但是具体你说他跟谁辈分大,跟谁算辈分小,家谱和族谱没有了,没有文字上的证据,所以就不好算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自己说是凉武昭王的后代,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官方,就是当时唐朝宗正寺,就算是唐朝的管的皇家的档案馆的确认,他的名籍没有进入到那个档案馆里,没有进档案。可是我们也觉得,这也不像李白自己瞎编的。因为在唐朝它有这个风气,就是大家都喜欢攀龙附凤,姓李,我就说我们家是陇西成纪人,我们家就是凉武昭王的后代。
因为李白跟人家都说,他诗里面也写到,文章里面也写到。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证据说,有人就站出来揭发他。告他的状,说他是冒牌货,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还得暂且相信李白自述,自己所说的,只不过我们说,他这么说自己,其实也没给自己带来过真正实惠,也许他真的是凉武昭王的后代。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李白的父亲李客,不仅相当富裕,而且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正因为如此,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充分发展了自己的天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就是李白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开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开始走出巴蜀大地,踏上了游历天下,施展抱负的路途。在历时两年,走遍了长江中上游的大部分地区之后,公元726年,26岁的李白来到了安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安陆县。诗人的生活在这里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折。李白在安陆结束了自己的单身生活,娶亲生子。那么,个性张狂的李白,在选择妻子的观念上,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与李白结婚的这位女子会是谁呢?
跟谁结婚了?就是姓许的许氏。这个许氏的祖父是谁呢?是许圉师。是当年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当然这个时候,许圉师早都已经去世多年了。但不管怎样讲,这算一个权贵之后,相门之后。那么,李白跟许氏的结婚符合当时唐代的知识分子一般的择偶的观念。在唐代的知识分子,有两个很重要的,在政治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主题,一个是婚,结婚的婚,一个宦,就是做官的意思。这个婚对官有重大影响。当时的知识分子结婚,娶媳妇,主要是瞄准五大氏族。
一个是清和,或者是博陵的崔氏,就是河北的清河,或者是山东的博陵,姓崔的人家,大姓望族。再有一个是范阳的卢氏。如果你是北京人,你姓卢,你往上查一查,你们家肯定阔过,原来也是大腕。或者是赵郡,或者是陇西姓李的家。比如你们家甘肃人,姓李,那还有戏,可以查一查。河南荥阳姓郑,郑氏,还有就是太原姓王家。他选择择偶的很关键,因为豪门望族的话,会对你以后的政治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力。许氏当然不是豪门望族,只不过因为她爷爷,做过宰相,算是一个权威之门,但是,对李白来讲,这也行。
他是入赘到许家的。倒插门的女婿。这个在当时的观念里边也是一般的知识分子不会这么做但是,李白这么做,我们推测,可能这件事,他受到了西域地区突厥文化的影响。我们推测,是不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那种母系氏族社会残留的观念。但是,反过来再一想,连武则天都能当皇帝,李白倒插门做回女婿,也没什么了不起。一方面有李白自己观念上的原因,他能有这个观念这很不简单;另外一方面,整个唐代的社会的观念也是比较开放。
他们住在哪呢?就是安陆的白兆山桃花岩。这名字很浪漫。结婚后,许氏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叫伯禽,女儿叫平阳。在安陆他看来还得很不错。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然不是说每天都喝酒,但是起码就是说,每天都喝酒的这样一个基础。说明他过得还比较畅快,夫妻感情还不错。可是可能后来过了没多长时间,具体的不太清楚。因为史料的缺乏,可能这个许氏就去世了。因为李白是倒插门过来的,这个许氏一去世之后,他可能就不便于在人家里待,而且根据李白的诗文我们判断,他在安陆,就是安州这个地方,跟当地的官员关系处理得不好。得罪了很多人,名声也不是太好。这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了。所以,李白当时就决定,把家迁到哪去呢?迁到东鲁兖州地区,有是山东兖州。
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天宝元年,李白40岁左右的时候,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让他到长安做官。所以他不得不现在赶紧安排,安顿什么呢?他的一儿一女。有一段时间,他把儿女安顿在哪呢?安顿在了安徽的宣州,宣城。后来又托人把他的子女又放到东鲁去。放到东鲁兖州这儿,后来李白一直到去世,他子女一直在东鲁地区。他要走的时候,给儿女写了一首诗,就像留言一样,说什么呢?说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们对后面这两句特别熟。但我们一般都把他摘出来念的,不知道这什么意思。他中间还用了一个典故,朱买臣的典故。后面我们会讲干嘛在诗里用这个典故。但同时我们能从这诗里看出什么呢?就是他当时这个孩子还很小,他要走了,这一双儿女,笑着牵着他的衣服,还不太懂得父亲要离开家。不太懂得悲伤。父亲要离开自己。
这时候大家要注意,这个许氏确实已经去世了,他到底托了谁来照顾这双儿女。到底我们说,许氏去世了以后,李白的家庭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李白与许氏结婚十年之后,也就是在李白40岁左右的时候,许氏因病去世。对于李白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家庭的悲剧。那么,许氏去世之后,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生活?他是会继续独身直至终老,还是会因情因事,而再度续弦呢?
当时李白有一个他的崇拜者要魏颢,他整理李白的集子,叫《李翰林集》。在这个集子前有一个序,这序里边谈到这点。这是我们现在能够依据的很重要的一条材料。他说,白石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娄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最开始娶的是许氏,虽然他是入赘,但是他还是娶的许氏这没错。这是第一。这个许氏给他生的伯禽,生的平阳。他说曰明月奴,后来我们可能会谈到,这可能这个明月奴说的是伯禽的小名。
这完了以后,我刚才说到,李白把子女暂时有很短的一段时间,要放在宣州的南陵,后来又寄放在东鲁。那么他是,合于刘,跟一个姓刘的女子住在一块,但没有说他娶,你注意一下他没有用这个词。我们想可能是处在一种准婚姻状态吧。反正在一起住着。也许是为了让这个女子照顾他的孩子。刘诀,没过多长时间,两个人崩了,分手了。次合于鲁,后来又跟,这个鲁不是女子的姓、名字,就是在东鲁的时候,他又认识了一个女子,跟她住在一块。因为他孩子现在不就在东鲁地区吗。
姓刘的这个女子,她没有生孩子。东鲁这个女子给他生了一个孩子,叫颇黎。现在看起来,就是他这个孩子,虽然李白没有在,但是中间还是一直有女子来照顾他们。只不过看起来,李白的情感生活并不顺利。就这个刘姓的女子看来是跟他感情不和,很快分手了。这个东鲁的女子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也许他们的感情还不错,但是,李白的诗文里面也没有具体说。
我刚才前面说,他用了朱买臣的典故,他那个诗里边说到,朱买臣的这首诗里边说,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就是说你一个愚蠢的妇人,看不起朱买臣。朱买臣是汉武帝时候的一个大臣。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太穷了。妻子看不起他,最后离开了他。但是,后来这个朱买臣做了会稽太守。就是现在的绍兴市市长。现在看起来,可能就这个会稽愚妇,愚蠢的妇人,指的就是这个姓刘的。可能这个女子看着李白一天在外头漫游来,漫游去,钱也拿不回来多少,官也没做上去,可能是看不起他。现在可算是出了一口气。
李白这种性格是可能很讨厌别人看不起他,他还看不起别人呢。尤其让这女子看不起他,所以他是仰天大笑出门去,这样的话就出来了。我才不会久在寄居人下的,这样一个人。到后来的这个资料里边,再也没有出现过刘氏这个女子,和东鲁的这个女子的消息。但是我们知道,东鲁的这个女子给他生了一个孩子,叫颇黎。
现在我们知道了,李白一生共有三个孩子,许氏为他生了一女一男,女儿叫平阳,儿子叫伯禽。东鲁女子后来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颇黎。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文采超人的李白,为什么给自己孩子起的名字,既拗口又难以理解?而且,一个比一个古怪。是他要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还是另有缘由呢?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这几个孩子,它这名字都起得挺怪的。这个伯禽实际上是西周的时候,很有名的周公,周公旦,是周公的长子的名字。有的人就说,李白也太狂了,当周公比吗?实际上这是种误解。李白再狂,没必要自比周公。李白也不会拿周公这样一个儒家的圣人,拿他的长子,来给自己儿子取名字。根据有的专家的考证和研究认为,周公的长子伯禽,他的名字叫什么呢?他的名字叫鲤,鲤鱼的鲤的那个字。它的谐音是什么呢?就是道理的理。又谐音为什么呢?就是李白,姓李的这个李。
在古代,这个道理的理,和姓李的这个李通用的。有的研究者就指出,李白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字叫伯禽,实际上暗含的就是他姓李。这个资料里边从来没有说他的儿子叫李伯禽。没有。说他的儿子就叫伯禽。所以他这个名字应该是含义在这地方,我觉得这个解释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但是这个明月奴怎么解释呢?很多人认为明月奴应该算是伯禽的小名。有人说奴奴隶的奴,那不是蔑称吗?实际上这也是种误解。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人们起名字特别是起那种昵称的小名,特别爱用奴这个字。比如说,东晋的时候有个皇帝,明帝,他母亲少数民族人,他本人长得很像外国人,胡须是黄黄的,所以有的人就叫他黄须鲜卑奴。这也并不是说蔑称他,他是皇帝,怎么能蔑称他呢。
还有,南朝的时候,宋齐梁陈的那个宋,开国的皇帝叫刘裕。刘裕长在北方,生在南方,寄养在南方。所以他的小名叫寄奴。所以我们说这个奴,它更多的我感觉像是一个爱称,昵称。那为什么叫明月奴呢?因为我们知道,李白的诗里边明月的意想,和白云的意想特别多,尤其是明月的意想。
比如他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要举例子那就多极了。你要一检索,李白关于明月的诗一大堆。我在猜想,就是说李白这么喜欢明月,也许伯禽小的时候,长得很白净,看上去非常可爱,他就顺手给孩子起这么一个明月奴的小名。这当然是我们一个推测。但我们觉得这个推测听上去好像也还合理。因为明月奴这个名字,显然不是一个大名。
至于这个颇黎也挺奇怪的,很少有人会给自己孩子起名叫颇黎的。颇黎这两个字实际上谐音为玻璃。玻璃不是现在我们家里镶的玻璃,在古代,它是天然的一种水晶石,产于波斯。像韩愈,像李贺,还有温庭筠唐代这些很有名的诗人,他诗里边都提到过玻璃,这样一种水晶石。我们想李白是不是,他自己原来在西域居住过,受到西域的文化的影响,给他起名字叫玻璃。也有可能。这就是说,我们现在只能从间接地来进行一些推测。
至于它的女儿叫平阳,这个也就不奇怪了。因为我们知道,平阳本来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叫平阳公主。这个平阳公主,家里边原来有个歌妓跳舞的,叫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了以后,喜欢看她跳舞,很喜欢她。后来卫子夫渐渐地得宠,做了皇后。
他给自己女儿起名叫平阳,这个其实很不严肃。为什么呢?会让人联想到卫子夫的很低贱的出身。但也许李白根本不在乎这个。因为可能对李白的观念里边,就没有这么多的禁忌,他只需关心他的女儿够漂亮,希望他的女儿能歌善舞,活泼可爱就行,所以,就给这个女儿起名字叫平阳。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推测。因为什么呢?李白自己没有写一个说明性的文章,告诉我们干嘛给自己的子女起这些名字。但是我们进行这些推测,实际上是想还原李白的文化背景。
所以我前面讲了他真是出生在碎叶城,到了五岁头上,才跟随他的父亲一起到了四川。而四川他们所住的绵州地区周围,又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就包括现在的四川地区,也有很多的自治州,自治县,那么我们说,事实上,李白在24岁以前,一直待在绵州四川这个地方,他受到的教育,受到的文化熏陶,都是多元化的。这反映在他给自己孩子起名字上。
李白一生经历坎坷,既有皇帝亲自赐宴的荣光,也有遭人诬蔑的痛楚。既有为人父,为人夫的天伦之乐,也有爱妻死去骨肉分离的悲凉。而经历了这么多大喜大悲的李白,开始再一次燃起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公元749年,49岁的李白在梁园,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再次结婚。那么,这次与李白结婚的女子又会是谁呢?两个人的情感会怎样?政治上屡受挫折的李白,在感情生活上算是失意还是得意呢?
在这个期间,他的家庭生活又发生了一次变化。他这时候跟宗氏结婚了。宗氏又是一个宰相的孙女,李白结婚的对象总是离不开宰相的孙女。她的祖父叫宗楚客。这个宗楚客在武则天时期,和唐中宗时期,三次被拜为宰相,关键是因为他依附于当时的权贵韦后和武三思。我们都知道,后来这个韦后想做武则天第二,想要把唐玄宗弄掉,结果,唐玄宗不是一般的人物,他不但把韦后一党全部都翦灭,就手,把太平公主也灭了。宗楚客也就被灭了。所以宗楚客这个人物,虽然做过三次宰相,但他在唐代的政治历史上,一直是个反面人物。换句话说,这比起那个许圉师来讲,这个宗楚客给宗氏家族带来的不是非常多的荣耀,而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这个也很奇怪,李白他都不管这些因素,他只盯着什么呢?只要你是相门的后代,他就认可。你还真别说,这个宗氏跟前面的许氏还不大一样。李白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军队,遭了罪,给你投到监狱里。到处呼告没有人救他。当时李白被关在浔阳,就是现在的江西的九江市。宗氏当时在哪呢?在南昌市,叫豫章。这个宗氏翻山越岭为他奔走,想把她丈夫要救出来。所以我们觉得李白最后的一次婚姻,看起来还过得去。
而且我们从这些资料里头也看出来了,李白这次还是入赘。为什么呢?有的研究者指出,在李白的一首诗里边,宗氏的**跟他们住在一起。我们知道,一般的**,小姨子不可能跟姐夫住在一块。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李白跟人家住在一块。就是又是个倒插门。而且这次我觉得,就是宗氏她这个家族,虽然做过宰相,但是,因为是宗楚客这样一个宰相,名气并不好。名声并不好。我们说,看起来,李白在择偶方面不像别的士大夫,别的知识分子,有很多的忌讳。他也不选择那五大氏族,也不一定非得选一个门风,家风,声誉多少好的人家,只要他是权贵之后就可以。
这位宗氏跟李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有信仰道教。李白曾经在一首诗里面说,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我们这一家子,这首诗是他那好朋友元丹丘的。我们家,就全家都住在你们家了,元丹丘有庄园的,跟着你一起炼丹药,准备全家都飞到天上去成仙。从这诗里头看出来,好像这个宗氏这个继母,对他的子女还不错。可是大家别忘了,他们并没有住在一起。这时候,他跟宗氏结婚的以后住在哪呢?宗氏的家梁园,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而他的子女,我刚才一再地说过,还在东鲁地区,还在山东住着。
为什么呢?大家说那不是处得挺好吗,接在一块住算了。他是入赘,入赘到宗家,他就不便于把前妻生的孩子接回去。这也是我们根据情理上做的一个推测。
这个宗氏和李白的感情挺好的。李白常年在外漫游,寻找政治机遇,老不着家。他也写诗给自己的这个妻子。说我今浔阳去,辞家千里余,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想念他的妻子。他妻子也给他写诗。妾似井底挑,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这两人还都写得情意绵绵的。看上去感情还真是可以。
现在的情况就是,他跟宗氏在梁园结婚,子女放在东鲁,这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之乱一爆发,他就带着他的妻子,从梁园向南逃,隐居到了庐山上。李白当时还派了一个人,叫武谔。是他的一个门人。到东鲁去找他的孩子。但是,后来没下文了。好像这个事没成功。所以,安史之乱期间,李白一直跟自己的子女是隔绝的。他跟宗氏就待在庐山上。这时候,永王李璘就派他的使者韦子春来找李白请他下山。请他下山,李白给他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一首诗,以一首诗告别。告别的时候,用一个典故说,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这反过来的,这个典故本来的意思是说,苏秦在外追求功名,回到家以后不成功,他的妻子织布不理他,不下织布机。嫂子我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都挺讨厌他的,觉得这人没出息。
他这个诗是反过来的。说什么呢?说我哪天要佩戴了相国的黄金印回来见你,你可别觉得我这个人俗,不理我。再反过来,就是他这个妻子宗氏看起来,比李白的脑子清楚,就不同意他下山。因为当时的形势比较混乱,其结果,李白下山之后,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后来就被抓了,投到监狱里,后来又被流放了。
公元757年,因为参与永王李璘的军队,李白被判流放夜郎。此时,李白已经57岁。与宗氏结婚已经8年,两年之后,天下大赦,李白获得赦免。在北归途中病逝于安徽省当涂县,终年62岁。从流放西行到最终病逝,李白与宗氏再也没有见过面。而宗氏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们也因史料的缺乏不得而知。那么,李白的那几个孩子,到底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李白究竟有没有后人传下来呢?
根据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材料,就是李白在监狱的时候被流放的时候,他的这个伯禽和平阳,这两个孩子还都在东鲁,可能还有颇黎。等到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回来了以后,这时候他的诗里边出现的一个儿子,一直在陪伴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应该是伯禽。他有一首诗叫《没有车门客》,就是说家里来客人了,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让他孩子打扫打扫院子。这个伯禽看起来一直在他的身边,一直等李白在当涂去世的时候。这个伯禽一直待在他的身边。
在这期间,就是这个平阳,前面我讲到的魏颢在《李翰林集序》里说了,他有一女二,出嫁了以后去世了。可能就是这个平阳。但是,这个颇一直再没有消息。后来有人在为李白写的墓志里谈到了伯禽其人,就是他这个儿子怎么样。因为现在颇理和平阳再无下文,资料所见,再也看不到下文了。就剩下这个伯禽了。说,有子曰伯禽,长能持,幼能辩,数梯公之德,必将大其名也已矣。什么意思呢?说他性格很随和,很孝敬。侍奉老人很周到。对于自己的晚辈也非常地友悌。
伯禽定居在了当涂,我们知道,李白是在当涂去世的。伯禽就定居在了当涂,在唐德宗的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李白去世之后30年,伯禽也去世了。到后来,又过了50多年,李白去世50多年以后,唐宪宗的元和十二年,有一个官员宣歙池等州观察使,就这么一个官员,他的管辖的范围,就是在安徽一带,安徽宣州一带,他的名字叫范传正。范传正的父亲叫范伦。跟李白的关系原来不错。范传正读他父亲留下来的诗文,发现了其中的一首诗,是写跟李白在浔阳,就是他父亲在浔阳的时候,跟李白喝酒的一首诗,他觉得他的父亲跟李白有旧,他有责任为李白的后人做些什么。他就开始找李白的后代。找来找去,找了那么三四年,给他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这两个孙女都嫁给了当地的农民,就在当涂,嫁给当地的农民。他们的丈夫名字一个姓陈,叫陈云,一个姓刘,叫刘劝。因为范传正当时他的官很大,他统管宣州地区的,他就把这两个孙女叫到办公室里边,跟她们交谈。
说她们穿的衣服就是农妇的打扮,非常地朴素,甚至破旧。但是,进退,应对非常地闲雅,颇见她祖父的风范。儒风尚在。可是,问说你父亲呢?就是伯禽呢?伯禽我们刚才讲了,他已经去世了。她们还有个哥哥,这样说起来,伯禽为李白还留下了一个孙子,两个孙女,可是这两个孙女说,他那哥哥出游12年,不知道到哪去了,自从走了以后就再也没回来。伯禽本来是个布衣,没做过官,所以,伯禽没做过官,无法照顾他,没有办法给他的孩子们以更多的东西。她们有个兄长,好歹是个男人家,出走了,一直没回来。她们自己只能嫁给当地的农民。生活非常地窘困。
为什么说生活非常窘困呢?就是说她们的祖先,祖上,就是她们的祖父李白非常有名,但是,她们现在过成这个样子,都没办法跟当地的政府官员去说,害怕叫人家耻笑。但是,乡间农村里面的苛捐杂税一样又不能少,所以,生活过得非常艰难。李白去世的时候,埋葬在当涂县的龙山。但是,李白一直非常向往当涂县的另外一座山叫青山。
这个青山就是李白非常仰慕的一位诗人南朝诗人谢跳。谢跳曾经在青山这个地方建过一幢房子,你这读书。所以范传正问他这两个孙女,说你们有什么要求啊?这两个孙女说,我们没有钱,无权无势,只是希望能够满足我们祖父的生前的愿望,把他迁葬在青山。范传正就让当涂县的县令,叫诸葛纵具体办这件事情。给他迁葬到什么地方呢?迁葬到青山脚下。
范传正很同情他这两个孙女,说要不然你们改嫁算了。过成这个样子,太穷了,嫁给当地的望族。她们说,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就是夫妻之道,由天命所注。两个人结成夫妻,这是上天所命。第二,也是一种缘分。在孤穷既失身于下俚,丈威力乃求援于他门。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于地下。欲败其类,所不忍闻。这讲得非常地有分寸。说什么呢?说我们在贫困的时候,不得以嫁给了农民。但我们总不至于说,仗着我们祖上的门荫,现在说改嫁就改嫁到一个豪门里边去。即便我们嫁到豪门里边,苟且偷安,又有什么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祖父呢?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做的。所以范传正听了以后很感动。就为她们免除了一些徭役和杂役。免除了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这是李白的身后事。还没完呢。这说的是唐宪宗元和十二年的时候,在李白去世以后70多年以后,唐武宗的会昌三年,有一个文人叫裴敬。到当涂来拜谒李白的墓碑。他看到这个墓至少有五六年了,都没有人来扫墓。蒿草全都长满了。根据这个推测,李白最后的后代这两个孙女,可能也已经去世了。
所以就说什么呢,李白没有直系的后代,换句话说,他有儿子,也有孙子,但是,这一系没有传下来。在过去来讲,就是所谓的绝嗣之家。绝户了。他的孙女虽然后来再也没有可能去给他扫墓,但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仰慕李白的人,都去拜谒和凭吊。我们就在想,他们可能也不仅仅是在拜这个墓,他们是在拜谒这位诗人。可能也是在拜谒那个伟大的时代。
李白虽然从家族来讲,他绝嗣。但是,他的诗歌和文章,永远都不会绝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9
据李白诗歌及魏颢、李阳冰、范传正等序志碑记,推断李白有一女二子,即平阳(女),伯禽(小字明月奴),天然(小字颇黎)。
第2个回答  2008-04-09
有,但因他饮酒过度,都不是正常儿
第3个回答  2008-04-10
答3楼的,

李白出生的地方不在中国,而是在俄国(或是说“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较正确些),是后来才迁到中国来。

请你再查清楚,本想去翻一下箱底的旧书去查证一次。

无奈身在异地。

好像是什么“碎叶湖”的地名,记不起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4-09
他有儿子的,忘记叫啥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