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中班级有哪些主要问题

如题所述

一个初中班级主要以下问题
班级存在的问题:

1、心态上:班级还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斗志不强,目标不明确,做不到竭尽全力的学习。他们是: 曾超杰、林子豪、麦泽华等;

2、毅力上:班级80%的同学都不能一如既往的坚持,都有中间懈怠的时候。

3、课堂上:班级还存在上课跑神、不认真听讲、不认真记笔记的情况。他们是:张海棠、王振安等;

4、巩固上:课下的不及时巩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导致学过的问题不能做到全部得分。他们是:陆建桦、何碧华等;

5、基础上:班级存在着不注重基础,基础不牢固的现象,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较真而失分的现象。他们是:王海宇、刘倬君等;

6、效率上:主要体现在:

自习课上效率不高,做题慢慢悠悠,偶尔出现迷糊、发呆、困倦现象,导致了做题少,做题速度变慢,考试答不完卷的现象。他们是:黄浩轩、范宝巾、梁煜杰等;

课余时间的利用上:班级存在部分同学课余时间抓的不够紧的现象,所以不能及时的去记忆一些东西。他们是:梁靖宇、陈梓华等;

7、不认真审题:题目看不完就开始答题,导致做的越多就错的越远。他们是:陈国和、温康彬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初中学生大多是12—15岁的少年,他们正处于“一半是儿童,一半是成人”的特殊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这种能力又较弱,如果不及时巩固、加强,已有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可能被自我放纵所征服。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艰辛的工作,要付出的太多。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这个大环境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社会的要求,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呢?结合我自己五年来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和感触,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薄之见:
1、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轻视德育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达到了空前发展,人类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科学知识爆炸性增长,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现代化生产日益电脑化、智能化、信息化,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充分的闲暇与物质享受。以上这些,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功利性价值和实用性价值,容易使人们 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产生“科技至上”思想。学校教育中,科技教育被摆到了绝对重要的位 置。重视理科教学,关注智力开发,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入,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教育时不约而同的 选择。与此同时,道德教育近乎荒芜,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仅仅作为一种点缀,被淹没在庞大的、完备的科 技教育体系之中。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首,当然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项目之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浪潮中,是学校重德而社会损德。
(二)班主任忽视自身修养
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学校教育是以班级的形式存在的,班级是实施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而班主任是全面负责这个组织单位的个体。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与未来人才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班主任要从全方位要求自己,努力将自己塑造成 “全能型”、“完整型”的“班集体灵魂”的形象。所以,新时代的班主任要让自己在各个方面达到“美”的要求,即具有“五美”:道德素质美、科学文化素质美、能力素质美、心理素质美以及语言素质美,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美”的代言人!
(三)管理内容不够全面,工作方式呈现严重单一化的倾向
1.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影响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智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而智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文化课的教学活动,学习文化课知识是学生的最主要活动,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认知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搞好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现实的学习管理中,部分班主任混淆了学习要求和学习指导的含义,过分的看重学生成绩,只要求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拿高分,却忽略了一系列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例如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没有向学生强调学习的意义,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提高,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
2.工作方式严重单一化
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教育的质量和成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有的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但却由于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常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例如部分班主任对纪律差的学生进行特殊照顾,在教师的角落里给他们安排座位,将差生聚集到一起,甚至专门为其特定安排座位。这些受到特殊照顾的同学尽管表面上依然我行我素,但其内心却十分难堪,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感觉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眼神里满是鄙夷,进而对班主任及其他老师的工作不配合,严重扰乱课堂纪律。这种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法虽然费时少,见效快,但其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2、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下面其实都是问题,并不是原因呀!实在不行就将这一部分去掉,直接谈对策。
(一)德育内容缺乏创新
学校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是德育内容缺少应有的感召力。教条、空乏、陈旧的内容,学生已咀嚼多遍,没有营养,就连德育工作者们都不再认同,又怎能让学生予以体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应该继承的,但不应是概念的说教,应挖掘其丰富的内涵,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德性中的基础功能,更主要的是要向学生介绍思想、政治、伦理、经济、文艺、教育、科学等方面的先进理论。应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现代人类文明成果。不要担心会把学生的思想搞乱,人只有在比较中思想才会成熟起来,是真理最终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
(2)班主任自身原因
当前的班主任老师队伍中,普遍都是三四十岁左右,并且这些教师都已有家室,工作忙忙碌碌,生活拖儿带女,并不能将所有精力集中到工作上。进修培训频数少,自学的时间少,空间也很狭窄,平时还有许许多多课业任务等着去完成,每天都是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中度过。
(三)管理内容不够全面,工作方式呈现严重单一化的倾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著名的强化理论,他认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对于学生行为的塑造会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采取单一进行惩罚的工作方式,对学生训斥则会造成师生情感对立,彼此敌意增加,更将造成学生自暴自弃,心理畸形发展,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完全相悖。
3、优化初中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德育——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
德育教育是学校的基础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要想把学生培养好,千抓万抓,必须先抓德育。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切实感受到对待学生要充满诚心爱心。班主任要像“一团火”对学生满腔热忱一身温暖;要像“一池水”点点雨露滋润心田;要像“一盏灯”照亮道路指引航程。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我有空就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情况,逐步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在与学生们亲切地交流时,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的心间播撒爱的种子。
在班级工作中我注重启发引导、教育感化、尊重爱护每一名学生,不歧视忽视任何人。树立“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成才”的思想。大力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我管理的意识在班级中逐步形成。当然也有违纪现象出现,当有的同学管不住自己时,会在其他同学善意的提醒和老师的暗示后,马上收敛,自觉反省并改正。我总是和气的语言谈心,形象的暗示,没有责备埋怨,长此以来,班里形成了民主、友好、和谐的气氛。
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以做到自重、自爱、自信、自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就在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关心爱护学生,师爱和父母之爱是一样的神圣伟大。
2.抓集体主义教育,实现班集体共同进步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针对学生的特点我除了进行常规的教育以外,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如:在“新学期、新班级、新形象”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热烈。有的同学说:“迈进初中大门首先要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好形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尽早适应中学生活。”还有的同学说:“要树立班级形象,就要从自身抓起,做什么事都要从集体利益出发,不能给班集体抹黑,全班同学都应该齐心协力,为共创良好的班集体努力。”同学们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几十名学生形成了一个充满凝聚力、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3.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
主题班会、队会的开展对班主任工作来说,是一项重点工作。班主任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来拟定。比如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的班会《金钱是什么》、学习雷锋精神的班会《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及弘扬红岩精神的队会《热血热泪洒热土》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