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进城务工人员”?

我家住在深圳已经有三十多年了,算不算是“进城务工人员”?

1、指你父亲或母亲是原农村或外地户口,如今是进城务工的人员,在务工所在城市有稳定工作、住所、收入并交了各种保险的。2、进城务工子女指农村家庭集体搬迁到城里居住,但没有取得居住地的户口的家庭的子女,也叫农民工子女。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你父亲或母亲是原农村或外地户口;4、如今是进城务工的人员,在务工所在城市有稳定工作、住所、收入;5、并交了各种保险的如今他们的子女也随父母一起迁入城市生活和学习,这些孩子就叫随迁子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09

在80、90年代,许多居住在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前往城市打工,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这样的一批人被大家称为“进城务工人员”。

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定义是,户籍地在乡村进入本省的市县从事非农业劳动,工作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为城区的劳动者。或者户籍在外地,进入本市县从事非农业劳动,工作时间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为城区的劳动者。

对于这位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家住深圳已经有30多年,是否算是进城务工人员”。编者认为是的,因为你的户籍地是在外地,同时一家人在深圳从事非农业工作,并且在深圳已经居住30年之久,完全吻合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定义。

进城务工人员的产生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人之所以背井离乡去外地工作,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在80、90乃至00年代,农村是没有工厂的,农村人的生活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种地,但是种地的收入始终有限。只能解决温饱,难以通过这一方式来提高生活的质量。

鉴于这个状况,许多年轻人开始去到城市或者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作。在这里有着许多的工厂,而且大多工厂都是简单的代加工厂,采用的模式也都是多劳多得。一些年轻人在这里赚到了钱,于是大批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

在这些地方中深圳、上海、广州等地最受欢迎。当地吸纳了大批的外来务工者,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虽然进城务工人员为当地的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却占用了当地的一些资源,因此有时候并不受待见。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对国家对农村发展的各种政策落地,许多人开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当地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其实在这些曾经的“进城务工人员”心中,他们始终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在这里他们更能感受到归属感。

一个人能够在生养自己的地方工作是幸福的,一方面因为自己对这个地方很熟悉,有着很多的亲朋好友,不会感到孤独和陌生。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能够“反哺”这片土地而感到自豪。

人们总是渴望落叶归根,这是因为他们对家乡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执念。而现在我们也可以不用再外出工作了,在家乡就能发展自己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进城务工者”这个称号。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进城务工人员

    【基本释义】从村镇进城市打工的人员。

    【年龄架构】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越来越年轻化。现在很多农二代正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军。

    【职业】一般有建筑行业·搬运行业·家政行业等技术含量较低,危险系数较高,体力劳动为主,且工资待遇较低的职业。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已不再是单纯的建筑、环卫等职业。年轻一代更喜欢选择体面或收入高的工作,比如当工人、理发师、饭店服务员、商场营业员等。

    【现状】由于大多数人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律保护意识不强,所以这属于一个弱势群体。也是为城市人所不屑的一群人,但是对社会建设贡献最大的一群人。

    【注意事项】

    (1)首先,文盲不宜进城务工。城市与农村各方面的差别都比较大,无论是出行,还是购物,都需要识字。

    (2)其次,孕妇、残疾人和体弱有病者,不宜进城务工,因为他们不能进行独立生活。

    (3)另外,60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也不宜进城务工。同时,低于法定就业年龄(即低于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不能进城务工,这是国家明文禁止的。

第3个回答  2022-11-01
进城务工人员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进城务工人员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进城务工人员",实际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第4个回答  2013-07-05
你是农村人,到城市打工都叫城市务工人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