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什么典故?

这个故事是哪个朝代的?那个韩信是怎么死的?详细通俗但不要太长就好~谢谢。。。

项羽进了咸阳,把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一共封了18个异姓侯王,称为西楚霸王。在这18个诸侯中,项羽最不放心的是。他把刘邦封在了偏远的巴蜀和汉中,称为汉王;又把关中地区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挡住刘邦,不让刘邦出来。

汉王刘邦对他的封地很不满意,但是自己兵力弱小,没法跟项羽计较,只好带着人马到封国的都城南郑(今陕中东)去了。

汉王到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再和项羽争夺天下。但是他手下的兵士们却都想回老家,差不多每天有人开小差逃走,急得汉王连饭也吃不下。有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告:“丞相逃走了。”汉王急坏了,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

到了第三天早晨,萧何才回来。汉王见了他,又气又高兴,责问萧何说:“你怎么也逃走?”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汉王又问他:”你追谁呢?”萧何说:“韩信。”

萧何所说的韩信,本来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以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了个水兵。项梁死了,又跟了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做了个小军官。韩信好几回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感到十分失望。汉王刘邦到南郑去后,韩信就投奔了汉王。

汉王也只让他当了个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了起来,就要被砍头时,幸亏汉王部下一个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高声呼喊,向他求救,说:“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士?”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是一条好汉,把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

汉王于是派韩信做了管粮食的官。后来,丞相萧何见到韩信,谈话中,认为韩信很有才能,很器重他,还几次三番劝汉王重用他,但汉王总是不听。

韩信知道汉王不肯重用他,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悄悄地踏上了逃亡的小路。萧何得知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直跺脚,顾不得向刘邦报告,连夜率人追赶韩信。

刘邦听说是去追赶韩信,立刻拍桌子:“大将跑了几十个,没见你追,一个寸功未立的韩信逃亡,你却亲自追赶,显然是在骗我。”萧何笑道:“那些逃走的将领容易得到,天下多的是,而像韩信这样的人,失去这一个,天下就没有第二个了。

大王如果愿意做一辈子汉中王,那就用不着留韩信;如果大王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能帮助你完成这个大业了。”刘邦见萧何如此看重韩信,相信韩信一定有些过人之处,就说:“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并不满意,说:“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又深信萧何的刘邦,当即决定:“那就拜他为大将吧!”萧何很高兴地说:“这是大王的英明。”说着,刘邦就准备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

萧何又直言不讳地说:“大王平日骄慢无礼,拜大将是件大事,不能儿戏。如果大王真心要拜韩信为大将,那就应该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沐浴,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刘邦说:“好,我都依你。”

汉营里传出消息,刘邦要择日子拜大将啦。几个跟随刘邦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

赶到拜大将的日子,拜的大将竟是平日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愣了。韩信后来果然不负萧何所望,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张良并称兴汉三杰。

扩展资料

萧何追韩信处:

萧何追韩信处是汉中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留坝县马道镇北侧的凤凰山下,距汉中市45公里。现存有嘉庆十年和咸丰五年两通石碑,记载着公元前206年“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典故。

相传韩信弃楚投汉之初未受重用,无奈不辞而别,独骑北上,是夜寒溪夜涨道路受阻,萧何星夜追至,力劝韩信回到汉中。刘邦筑坛拜将,终成帝业。“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典出于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何月下追韩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感谢邀请

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这个典故主要是说明人不得志。

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真是一条好汉,把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但汉王只派韩信做个管粮食的官。

后来,丞相萧何见到了韩信,跟他谈了谈,认为韩信的能耐不小,很器重他,还几次三番劝汉王重用他,但汉王总是不听。

韩信知道汉王不肯重用他,趁着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时候,也找个机会走了。

萧何得到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跺脚,立即亲自骑上快马追赶上去,追了两天,才把韩信找了回来。

汉王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生气地骂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来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去追韩信,是什么道理?”

萧何说:“一般的将军有的是,像韩信那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到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

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哪能老呆在这儿呢?”

萧何说:“大王一定要争天下,就赶紧重用韩信;不重用他,韩信早晚还是要走的。”

汉王说:“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

汉王说:“让他担任大将吧!”

萧何很高兴地说:“这是大王的英明。”

汉王叫萧何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萧何直爽地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拜大将可是件大事,不能像跟小孩闹着玩似地叫他来就来。大王决心拜他为大将,要择个好日子,还得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才好。”

汉王说:“好,我都依你。”

汉营里传出消息,汉王要择日子拜大将啦。几个跟随汉王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

赶到拜大将的日子,大家知道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楞了。

汉王举行拜将仪式以后,再接见韩信,说:“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计策,请将军指教。”

韩信谢过汉王,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

打那以后,韩信就指挥将士,操练兵马,东征项羽的条件渐渐成熟了。

1、韩信受萧何推荐而拜为大将,又因萧何设计而掉了脑袋。人们哀叹韩信之死,并且偏重于外部因素,所以就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加以总结。一“成”一“败”系于一人,看起来扯平了,其实,功过、是非、利害、得失,谁又算得清?况且,韩信的“成”与“败”,根本原因还是主观因素,个人行为。

2、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14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萧何韩信
主要内容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因为没有受到重用所以才逃走
萧何,是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 说他有才干 一定能帮刘邦做成大事

刘邦虽表面上应允 但心里对韩信并不看好 韩信因不受到重用一气之下走人

萧何知道后 不顾夜路难行 追上韩信 劝他回来 并再次向刘邦担保

刘邦终于相信韩信的能力 予以重用 事实也证明韩信确实不负重望

而建国后 因担心韩信尾大不掉 韩信这个齐王也有点跋扈

于是萧何出计除掉了韩信

正是所谓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7-07
因为当时刘邦没有重用韩信,韩信认为呆在刘邦手下仍没有前途,而当时刘邦确实处于不利地位!所有人都在逃,都打算衣锦还乡,萧何却看出韩信非池中之物,当韩信也在跑时,把他啊追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