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泽征尔简介

小泽征尔是什么时候死的 ?

姓名:小泽征尔
性别:男
籍贯:日本
生日:1935年9月1日
在20世纪著名指挥家中,日本的小泽征尔、印度的梅塔和新加坡的朱晖被誉为"世界3大东方指挥家".其中,小泽征尔是幸运的,他是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的真传弟子.今被称为"新卡拉扬".
小泽征尔,1935年9月1日生于中国沈阳市,翌年,举家迁至北京.6岁那年(1941年)就随父母回到了日本东京.小时候的小泽征尔很想当个钢琴家,7岁就开始学钢琴,导师是日本著名钢琴家丰增升.16岁,小泽征尔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东京桐朋学院音乐系,主修作曲专业,正逢明希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到日本巡演,他观后大为激动,立志要作个指挥家,于是改学指挥,拜日本著名指挥家斋藤秀雄(HideoSaito)为师.经过9年的勤奋刻苦的学习,小泽征尔终于从这位严师身上学到了一套最基本的指挥方法.
小泽征尔第一次正式公开表演是在学习期间,指挥NHK交响乐团演出莫扎特的交响曲,这是他初露头角.1958年毕业.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他只身自费远到欧洲.在巴黎,他师从指挥家比戈特(E.Bigot).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泽征尔获准参加1959年第九届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大赛,荣获第一名,轰动乐坛,一夜成名.评委之一的指挥家明希非常欣赏小泽征尔的指挥才华,便邀请他到美国深造,小泽征尔又得到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开心极了.
翌年,小泽征尔来到美国波士顿,参加唐格伍德夏季音乐节指挥会演,结果名列前茅,荣获库塞维茨基大奖(第八届).这次获奖,使他成为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明希的学生.半年后,求知欲十分强烈的小泽征尔又到柏林寻求名师,又在卡拉扬主理的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第一名,随卡拉扬学习了8个月.1961年,小泽征尔在巴黎第一次指挥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演出,被伯恩斯坦看中,请他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小泽征尔又趁机拜伯恩斯坦为师.
1962年,小泽征尔学成回国,一肚子计划的小泽征尔出任日本NHK交响乐团指挥.1963年,美国芝加哥举行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指挥普雷特勒(G.Pretre)因病未能执棒,便由小泽征尔上台指挥CSO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博得热烈的欢迎,并被邀请担任下一届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从此,小泽征尔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国际乐坛上最有希望、最有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之一,当时他才27岁.
1964年,小泽征尔亲自带领日本桐朋学园弦乐团参与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演出活动.1964-1965年,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伯恩斯坦因病作短期的离职休养,小泽征尔就代替了他的工作,并在定期的音乐会上指挥NYPO的演出,很受欢迎.1965-1969年间,他出任多伦多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曾多次率领乐团赴欧美巡演.他初次在英国指挥演出是在1964年,乐队是伦敦交响乐团,曲目是奥涅格的神剧《火刑堆上的贞德》,他那迷人的指挥,赢得了伦敦观众的喝彩.随后,他在巴黎指挥拉穆勒音乐会乐团的演出,同样获得好评.
在196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小泽征尔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他那精彩的指挥,迷住了观众.1968年他兼任日本爱乐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0-1976年间,他成为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SFSO)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1973年还率领SFSO赴欧洲巡演,轰动一时,成为国际乐坛大红人.世界各国著名乐团都争先后地聘请他担任指挥,一个指挥家兼任这么多指挥职位,在20世纪乐坛上是罕见的.
使小泽征尔达到指挥生涯的顶点的是1973年继斯坦伯格之后入主波士顿交响乐团(BSO),且破天荒地签定了终身指挥合同,至今已是他任期的第26个年头,成为美国乐队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指挥,无人能及.除BSO之外,小泽征尔还定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新日本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此外,他还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唐格伍德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也经常指挥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和伦敦皇家歌剧院的演出.不论在国外多么忙碌,他仍然坚持每年抽空回日本指挥新日本爱乐乐团演出.
唐格尔伍德音乐节是BSO的大本营,但是,这个著名的音乐节却只有一个半露天的演出场地,音响效果也不理想.人们期望已久的室内音乐厅终于在音乐节成立54周年之时(1994年)建成,在SONY总裁大贺典雄(音乐厅最高捐款者,享有命名权)建议下,音乐厅以小泽征尔命名.小泽征尔认为,在现代指挥学派中,主要有两种指挥法,一是竖的,一是横的.竖的指挥法,节奏鲜明,但旋律不流畅,横的指挥法,音乐线条感觉较好,但节奏不那么清晰.他认为这两种指挥法都应该运用.
小泽征尔的指挥艺术,的确是十分迷人.他指挥时全身都是音乐,善于把自己与乐手们揉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音乐修养和炽热的艺术感情去启发、带动乐手们,这正是小泽征尔指挥艺术最出色的特点.他的指挥洒脱、大方、豪放、细腻.具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和令人钦佩的音乐魅力.他对音乐作品的风格、速度、色调、节奏都有很细致的分寸感,布局严谨,主题突出,曲式清楚,层次分明.他的指挥动作具有音乐形象性,从他丰富多彩的手指中迸发出来的音乐,征服了国际乐坛,使他在国际乐坛上有着稳固的地位.
出生在中国的小泽征,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6年12月,他应邀首次到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到中国访问,在北京,他首次成功地指挥了中央乐团的演出.1979年3月,小泽征尔第三次访问中国,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演出,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丰富多采的交响乐节目.小泽征尔杰出的指挥和乐手们精湛的演奏,轰动了整个北京城.同年12月,小泽征尔对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访问,仅仅利用一周的排练时间,就指挥前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94年5月,小泽征尔第五次访问中国,在访问他的出生地沈阳之际,指挥辽宁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哀格蒙特》序曲,何占豪、陈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小泽征尔原定于1999年5月12、13日率领BSO赴北京演出,后因故无限期推迟.不过,他个人却到了北京讲学,这是他第六次访问中国.
小泽征尔对中国的音乐及音乐家,十分欣赏和尊重他曾指挥演出过中国作品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弦乐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组曲等.
小泽征尔荣获不少学位称号,包括旧金山大学艺术博士名誉学位、日本艺术院大奖,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诺顿惠顿学院荣誉音乐博士学位等.
小泽征尔的指挥曲目十分广泛,包罗万象,古往今来,无所不晓,指挥什么都可以,这是他过人之处.其中浪漫乐派晚期和现代乐派初期的大型作品尤其有表现力.他的CD很多,散见于10家唱片公司.总的来说,小泽征尔的音乐倾向是折衷性的,仅凭一两张CD很难听辨出其类型、形象、特征、个性、风格.据外电报导,小泽征尔将于2002年离开BSO,接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他的具有代表性的CD有: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BSO比才《卡门》FNO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SKO马勒《交响曲全集》BSO奥尔夫《布朗尼之歌》BPO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VPO勋伯格《升华之夜》SKO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BSO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SO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浪子的历程》SKO竹炮(T.Takemitsu)《11月的脚步声》SKO(以上为PHILIPS出品)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BSO奥涅格《火刑堆上的贞德》FNO李斯特《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BSO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FNO普朗克《荣耀经》、《圣母悼歌》BSO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全集》BSO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小提琴协奏曲》BSO柴科夫斯基《天鹅湖》BSO(以上为DG出品)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左手)BSO施尼特凯《第二大提琴协奏曲》LSO(以上为SONY出品)析辽兹《安魂曲》BSO福雷《安魂曲》BSO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BSO柴科夫斯基《叶甫根尼·奥涅金》BSO(以上为BMG/RCA出品)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BSO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LSO(以上为ERATO出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1
。。。。汗死!
日本著名指挥家,后加入美国籍。生于中国沈阳,1951年入日本东京桐朋学园高等学校音乐系学习指挥。
1935年,出生在中国东北沈阳的小泽征尔获得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第一名后,先后跟随指挥大师卡拉扬和伯恩斯坦学习。从1973年开始担任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他跻身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家行列。在波士顿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小泽征尔创造了古典乐坛的奇迹,使乐团成为国际上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1979年3月,他曾率该乐团成功地访问中国。2002年7月,当他从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光荣卸任时,全体波士顿市民都对他表示了最高的敬意。他从2002-2003音乐季开始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更增强了他在国际乐坛上的影响力和威望。2002年,小泽征尔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并大获成功。
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既能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地将乐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他善于运用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音乐表现意图十分明确。他指挥时好像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游泳,使观众感到他浑身都是音乐。
小泽征尔参加指挥家大赛的事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章。正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 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判委员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难堪。在这庄严的音乐厅内,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音,评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评委们立即站立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前面的选手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也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一般人都认为,小泽征尔是一位活跃在交响乐舞台上的、善于指挥交响乐的指挥家,而对他在歌剧方面的指挥业绩则很少有人知晓,其实,小泽征尔是一位非常喜爱歌剧艺术和擅长指挥歌剧的指挥家,早在他年轻时期,就曾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中指挥过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近年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便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歌剧指挥艺术中,1992 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聘请他担任了该院的歌剧指挥,在这里,他将以每年上演四部新歌剧的速度来开辟他的新的艺术天地,除此之外,他在近年来还曾率领着波士顿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上演了莫扎特的《克里特国王伊多梅纽斯》、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埃列克特拉》、斯特拉文斯基的《俄狄浦斯王》、《浪子的历程》、和奥涅格的《火刑堆下的贞德》等歌剧。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于俄国和意大利歌剧,也同样有着出色的演释能力,他曾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指挥过普契尼的《托斯卡》,还曾在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指挥了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和《叶甫根尼·奥涅金》。
小泽征尔是20 世纪指挥史上的一位指挥奇才,他是那种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技巧和风格来使乐队发挥潜力和形成辉煌音响效果的指挥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十分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来揭示作曲家的作品内容的杰出大师。他对待艺术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勤奋追求的刻苦精神,的确是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当人们看到站在指挥台上的,以自己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在音乐意境中的小泽征尔时,没有人不是从心底里对他产生钦佩之情的,当他拿起指挥棒开始指挥乐队演奏时,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和每一根神经都会被音乐所驱动,而代之以来的便是那从他的指挥棒下流淌出的美妙而动人的音乐。还是评论家们说得好:“小泽征尔是一位真正的、具有高雅艺术鉴赏力的艺术家,从他的风格和特点上来看,他真不愧是一个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大师。”
第2个回答  2006-05-17
姓名:小泽征尔
性别:男
籍贯:日本
生日:1935年9月1日
在20世纪著名指挥家中,日本的小泽征尔、印度的梅塔和新加坡的朱晖被誉为"世界3大东方指挥家".其中,小泽征尔是幸运的,他是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的真传弟子.今被称为"新卡拉扬".
小泽征尔,1935年9月1日生于中国沈阳市,翌年,举家迁至北京.6岁那年(1941年)就随父母回到了日本东京.小时候的小泽征尔很想当个钢琴家,7岁就开始学钢琴,导师是日本著名钢琴家丰增升.16岁,小泽征尔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东京桐朋学院音乐系,主修作曲专业,正逢明希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到日本巡演,他观后大为激动,立志要作个指挥家,于是改学指挥,拜日本著名指挥家斋藤秀雄(HideoSaito)为师.经过9年的勤奋刻苦的学习,小泽征尔终于从这位严师身上学到了一套最基本的指挥方法.
小泽征尔第一次正式公开表演是在学习期间,指挥NHK交响乐团演出莫扎特的交响曲,这是他初露头角.1958年毕业.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他只身自费远到欧洲.在巴黎,他师从指挥家比戈特(E.Bigot).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泽征尔获准参加1959年第九届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大赛,荣获第一名,轰动乐坛,一夜成名.评委之一的指挥家明希非常欣赏小泽征尔的指挥才华,便邀请他到美国深造,小泽征尔又得到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开心极了.
翌年,小泽征尔来到美国波士顿,参加唐格伍德夏季音乐节指挥会演,结果名列前茅,荣获库塞维茨基大奖(第八届).这次获奖,使他成为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明希的学生.半年后,求知欲十分强烈的小泽征尔又到柏林寻求名师,又在卡拉扬主理的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第一名,随卡拉扬学习了8个月.1961年,小泽征尔在巴黎第一次指挥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演出,被伯恩斯坦看中,请他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小泽征尔又趁机拜伯恩斯坦为师.
1962年,小泽征尔学成回国,一肚子计划的小泽征尔出任日本NHK交响乐团指挥.1963年,美国芝加哥举行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指挥普雷特勒(G.Pretre)因病未能执棒,便由小泽征尔上台指挥CSO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博得热烈的欢迎,并被邀请担任下一届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从此,小泽征尔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国际乐坛上最有希望、最有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之一,当时他才27岁.
1964年,小泽征尔亲自带领日本桐朋学园弦乐团参与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演出活动.1964-1965年,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伯恩斯坦因病作短期的离职休养,小泽征尔就代替了他的工作,并在定期的音乐会上指挥NYPO的演出,很受欢迎.1965-1969年间,他出任多伦多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曾多次率领乐团赴欧美巡演.他初次在英国指挥演出是在1964年,乐队是伦敦交响乐团,曲目是奥涅格的神剧《火刑堆上的贞德》,他那迷人的指挥,赢得了伦敦观众的喝彩.随后,他在巴黎指挥拉穆勒音乐会乐团的演出,同样获得好评.
在196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小泽征尔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他那精彩的指挥,迷住了观众.1968年他兼任日本爱乐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0-1976年间,他成为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SFSO)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1973年还率领SFSO赴欧洲巡演,轰动一时,成为国际乐坛大红人.世界各国著名乐团都争先后地聘请他担任指挥,一个指挥家兼任这么多指挥职位,在20世纪乐坛上是罕见的.
使小泽征尔达到指挥生涯的顶点的是1973年继斯坦伯格之后入主波士顿交响乐团(BSO),且破天荒地签定了终身指挥合同,至今已是他任期的第26个年头,成为美国乐队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指挥,无人能及.除BSO之外,小泽征尔还定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新日本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此外,他还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唐格伍德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也经常指挥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和伦敦皇家歌剧院的演出.不论在国外多么忙碌,他仍然坚持每年抽空回日本指挥新日本爱乐乐团演出.
唐格尔伍德音乐节是BSO的大本营,但是,这个著名的音乐节却只有一个半露天的演出场地,音响效果也不理想.人们期望已久的室内音乐厅终于在音乐节成立54周年之时(1994年)建成,在SONY总裁大贺典雄(音乐厅最高捐款者,享有命名权)建议下,音乐厅以小泽征尔命名.小泽征尔认为,在现代指挥学派中,主要有两种指挥法,一是竖的,一是横的.竖的指挥法,节奏鲜明,但旋律不流畅,横的指挥法,音乐线条感觉较好,但节奏不那么清晰.他认为这两种指挥法都应该运用.
小泽征尔的指挥艺术,的确是十分迷人.他指挥时全身都是音乐,善于把自己与乐手们揉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音乐修养和炽热的艺术感情去启发、带动乐手们,这正是小泽征尔指挥艺术最出色的特点.他的指挥洒脱、大方、豪放、细腻.具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和令人钦佩的音乐魅力.他对音乐作品的风格、速度、色调、节奏都有很细致的分寸感,布局严谨,主题突出,曲式清楚,层次分明.他的指挥动作具有音乐形象性,从他丰富多彩的手指中迸发出来的音乐,征服了国际乐坛,使他在国际乐坛上有着稳固的地位.
出生在中国的小泽征,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6年12月,他应邀首次到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到中国访问,在北京,他首次成功地指挥了中央乐团的演出.1979年3月,小泽征尔第三次访问中国,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演出,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丰富多采的交响乐节目.小泽征尔杰出的指挥和乐手们精湛的演奏,轰动了整个北京城.同年12月,小泽征尔对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访问,仅仅利用一周的排练时间,就指挥前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94年5月,小泽征尔第五次访问中国,在访问他的出生地沈阳之际,指挥辽宁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哀格蒙特》序曲,何占豪、陈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小泽征尔原定于1999年5月12、13日率领BSO赴北京演出,后因故无限期推迟.不过,他个人却到了北京讲学,这是他第六次访问中国.
小泽征尔对中国的音乐及音乐家,十分欣赏和尊重他曾指挥演出过中国作品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弦乐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组曲等.
小泽征尔荣获不少学位称号,包括旧金山大学艺术博士名誉学位、日本艺术院大奖,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诺顿惠顿学院荣誉音乐博士学位等.
小泽征尔的指挥曲目十分广泛,包罗万象,古往今来,无所不晓,指挥什么都可以,这是他过人之处.其中浪漫乐派晚期和现代乐派初期的大型作品尤其有表现力.他的CD很多,散见于10家唱片公司.总的来说,小泽征尔的音乐倾向是折衷性的,仅凭一两张CD很难听辨出其类型、形象、特征、个性、风格.据外电报导,小泽征尔将于2002年离开BSO,接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他的具有代表性的CD有: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BSO比才《卡门》FNO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SKO马勒《交响曲全集》BSO奥尔夫《布朗尼之歌》BPO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VPO勋伯格《升华之夜》SKO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BSO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SO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浪子的历程》SKO竹炮(T.Takemitsu)《11月的脚步声》SKO(以上为PHILIPS出品)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BSO奥涅格《火刑堆上的贞德》FNO李斯特《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BSO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FNO普朗克《荣耀经》、《圣母悼歌》BSO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全集》BSO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小提琴协奏曲》BSO柴科夫斯基《天鹅湖》BSO(以上为DG出品)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左手)BSO施尼特凯《第二大提琴协奏曲》LSO(以上为SONY出品)析辽兹《安魂曲》BSO福雷《安魂曲》BSO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BSO柴科夫斯基《叶甫根尼·奥涅金》BSO(以上为BMG/RCA出品)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BSO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LSO(以上为ERATO出品
第3个回答  2006-05-21
在20世纪著名指挥家中,日本的小泽征尔、印度的梅塔和新加坡的朱晖被誉为"世界3大东方指挥家".其中,小泽征尔是幸运的,他是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的真传弟子.今被称为"新卡拉扬".
1935年9月1日,小泽征尔生于中国沈阳市,翌年,举家迁至北京.6岁那年(1941年)就随父母回到了日本东京.小时候的小泽征尔很想当个钢琴家,7岁就开始学钢琴,导师是日本著名钢琴家丰增升.16岁,小泽征尔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东京桐朋学院音乐系,主修作曲专业,正逢明希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到日本巡演,他观后大为激动,立志要作个指挥家,于是改学指挥,拜日本著名指挥家斋藤秀雄(Hideo Saito)为师.经过9年的勤奋刻苦的学习,小泽征尔终于从这位严师身上学到了一套最基本的指挥方法.
小泽征尔第一次正式公开表演是在学习期间,指挥NHK交响乐团演出莫扎特的交响曲,这是他初露头角.1958年毕业.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他只身自费远到欧洲.在巴黎,他师从指挥家比戈特(E.Bigot).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泽征尔获准参加1959年第九届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大赛,荣获第一名,轰动乐坛,一夜成名.评委之一的指挥家明希非常欣赏小泽征尔的指挥才华,便邀请他到美国深造,小泽征尔又得到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开心极了.
翌年,小泽征尔来到美国波士顿,参加唐格伍德夏季音乐节指挥会演,结果名列前茅,荣获库塞维茨基大奖(第八届).这次获奖,使他成为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明希的学生.半年后,求知欲十分强烈的小泽征尔又到柏林寻求名师,又在卡拉扬主理的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第一名,随卡拉扬学习了8个月.1961年,小泽征尔在巴黎第一次指挥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演出,被伯恩斯坦看中,请他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小泽征尔又趁机拜伯恩斯坦为师.
1962年,小泽征尔学成回国,一肚子计划的小泽征尔出任日本NHK交响乐团指挥.1963年,美国芝加哥举行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指挥普雷特勒(G.Pretre)因病未能执棒,便由小泽征尔上台指挥CSO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博得热烈的欢迎,并被邀请担任下一届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从此,小泽征尔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国际乐坛上最有希望、最有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之一,当时他才27岁.
1964年,小泽征尔亲自带领日本桐朋学园弦乐团参与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演出活动.1964-1965年,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伯恩斯坦因病作短期的离职休养,小泽征尔就代替了他的工作,并在定期的音乐会上指挥NYPO的演出,很受欢迎.1965-1969年间,他出任多伦多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曾多次率领乐团赴欧美巡演.他初次在英国指挥演出是在1964年,乐队是伦敦交响乐团,曲目是奥涅格的神剧《火刑堆上的贞德》,他那迷人的指挥,赢得了伦敦观众的喝彩.随后,他在巴黎指挥拉穆勒音乐会乐团的演出,同样获得好评.
在196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小泽征尔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他那精彩的指挥,迷住了观众.1968年他兼任日本爱乐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0-1976年间,他成为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SFSO)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1973年还率领SFSO赴欧洲巡演,轰动一时,成为国际乐坛大红人.世界各国著名乐团都争先后地聘请他担任指挥,一个指挥家兼任这么多指挥职位,在20世纪乐坛上是罕见的.
使小泽征尔达到指挥生涯的顶点的是1973年继斯坦伯格之后入主波士顿交响乐团(BSO),且破天荒地签定了终身指挥合同,至今已是他任期的第26个年头,成为美国乐队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指挥,无人能及.除BSO之外,小泽征尔还定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新日本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此外,他还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唐格伍德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也经常指挥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和伦敦皇家歌剧院的演出.不论在国外多么忙碌,他仍然坚持每年抽空回日本指挥新日本爱乐乐团演出.
唐格尔伍德音乐节是BSO的大本营,但是,这个著名的音乐节却只有一个半露天的演出场地,音响效果也不理想.人们期望已久的室内音乐厅终于在音乐节成立54周年之时(1994年)建成,在SONY总裁大贺典雄(音乐厅最高捐款者,享有命名权)建议下,音乐厅以小泽征尔命名.小泽征尔认为,在现代指挥学派中,主要有两种指挥法,一是竖的,一是横的.竖的指挥法,节奏鲜明,但旋律不流畅,横的指挥法,音乐线条感觉较好,但节奏不那么清晰.他认为这两种指挥法都应该运用.
小泽征尔的指挥艺术,的确是十分迷人.他指挥时全身都是音乐,善于把自己与乐手们揉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音乐修养和炽热的艺术感情去启发、带动乐手们,这正是小泽征尔指挥艺术最出色的特点.他的指挥洒脱、大方、豪放、细腻.具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和令人钦佩的音乐魅力.他对音乐作品的风格、速度、色调、节奏都有很细致的分寸感,布局严谨,主馔怀?曲式清楚,层次分明.他的指挥动作具有音乐形象性,从他丰富多彩的手指中迸发出来的音乐,征服了国际乐坛,使他在国际乐坛上有着稳固的地位.
出生在中国的小泽征,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6年12月,他庆邀首次到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到中国访问,在北京,他首次成功地指挥了中央乐团的演出.1979年3月,小泽征尔第三次访问中国,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演出,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丰富多采的交响乐节目.小泽征尔杰出的指挥和乐手们精湛的演奏,轰动了整个北京城.同年12月,小泽征尔对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访问,仅仅利用一周的排练时间,就指挥前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94年5月,小泽征尔第五次访问中国,在访问他的出生地沈阳之际,指挥辽宁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哀格蒙特》序曲,何占豪、陈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小泽征尔原定于1999年5月12、13日率领BSO赴北京演出,后因故无限期推迟.不过,他个人却到了北京讲学,这是他第六次访问中国.
小泽征尔对中国的音乐及音乐家,十分欣赏和尊重他曾指挥演出过中国作品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弦乐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组曲等.
小泽征尔荣获不少学位称号,包括旧金山大学艺术博士名誉学位、日本艺术院大奖,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诺顿惠顿学院荣誉音乐博士学位等.
小泽征尔的指挥曲目十分广泛,包罗万象,古往今来,无所不晓,指挥什么都可以,这是他过人之处.其中浪漫乐派晚期和现代乐派初期的大型作品尤其有表现力.他的CD很多,散见于10家唱片公司.总的来说,小泽征尔的音乐倾向是折衷性的,仅凭一两张CD很难听辨出其类型、形象、特征、个性、风格.
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 BSO
比才《卡门》 FNO
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SKO
马勒《交响曲全集》 BSO
奥尔夫《布朗尼之歌》 BPO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 VPO
勋伯格《升华之夜》 SKO
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BSO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SO
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浪子的历程》SKO
竹炮(T.Takemitsu)《11月的脚步声》 SKO
(以上为PHILIPS出品)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BSO
奥涅格《火刑堆上的贞德》 FNO
李斯特《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 BSO
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FNO
普朗克《荣耀经》、《圣母悼歌》 BSO
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全集》 BSO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小提琴协奏曲》BSO
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BSO
(以上为DG出品)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左手) BSO
施尼特凯《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LSO
(以上为SONY出品)

析辽兹《安魂曲》 BSO
福雷《安魂曲》 BSO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BSO
柴科夫斯基《叶甫根尼·奥涅金》 BSO
(以上为BMG/RCA出品)

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BSO
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 LSO
(以上为ERATO出品)
还有一些请到“小泽征尔”吧里看吧。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小泽征尔(Seiji Ozawa,1935.9.1-)
  日本著名指挥家(由于长期在美国居住,常被误认为已加入美国籍) 。生于中国沈阳,1951年入日本东京桐朋学园高等学校音乐系学习指挥。1959年在法国第九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伯克郡音乐节的指挥会演和卡拉扬主持的比赛中获奖。1960年初次登台指挥法国国立广播管弦乐团,接着又出色地指挥过纽约爱乐乐团,旧金山、加拿大、伦敦交响乐团和维也纳乐团等,1970年起任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和音乐指导,后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签订终身合同,任音乐指导兼指挥,并兼任新日本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每年都有一定时间回日本。更多内容,请访问下面的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8676.htm?fr=ala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