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都留有一定的缝隙,它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路面都留有一定的缝隙,它有什么作用?

缝隙设置的原因

混凝土路面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面板组成的,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混凝土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而在一昼夜户,白天气温升高,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高,这种湿度坡差会造成面板的中部突起。夜间气温降低,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低,会使板的周围和角隅翘起。

纵向缩缝

当一次铺筑的宽度大于4.5m时,应增设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可采用假缝加拉杆型,其构造如图2-8-7所示。设置拉杆,可以防止板块横向位移使缝隙扩大,拉杆应设置在板厚的1/2处;在缩缝上部设置的槽口,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并达到一定的抗压强度碎石混凝土为6.0~12.0MPa,砾石混凝土为9.0~12.0MPa时,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或在混凝土浇筑时振人木条。槽门深度要适中,过浅,则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从而不能保证以后的开裂发生在接缝位置上;过深,则不规则断裂面面积过少,接缝传荷能力降低。根据经验,槽深—般为板厚的1/4—1/5,槽口宽度根据施工条件,宜尽可能窄些,通常为3~8mm。

纵向施工缝

由于施工条件等原因,当—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需分两次以上浇筑时,则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按其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平缝和企口缝两种形式:一般采用平缝,并应在板厚中央设置拉杆,防止接缝张开和板的上下错动。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企口缝易产生破坏。

其原因有

①榫舌尺寸过大,降低了接缝处的强度,并可能导致榫舌破坏。

②大而深的企口,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榫舌和棱角变形,拆模困难、振动大,常给企口造成早期损伤,有时甚至振坏企口,需重新修补。这些损伤以细微纹潜于阴企口,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局部应力集中,导致裂缝发展直至破坏。此外,施工比较麻烦。

胀缝

在胀缝处混凝土面板完全断开,因而也称之为真缝。胀缝的设置目的是为混凝土板的膨胀提供伸长的余地,从而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压应力。胀缝必须贯穿到底,缝壁垂直:缝宽为2.0~2.5cm,在板厚的中央设置传力杆。传力杆的一半以上应涂沥青或加塑料套,并加长10cm的小套子,套底和传力杆头之间留3cm的空隙(用纱头填)。其下部设接缝板(木板涂以沥青),上部3~4m范围内灌填缝料进行封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9
水泥混凝土凝固后是刚性的,热胀冷缩时,应力较大,如果不留缝隙,就会发展成不规则裂缝,影响整体性能。这叫涨缝。在水泥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体积要收缩变小,如果不切缝,会被拉裂,也会形成不规则裂缝,这叫缩缝。
第2个回答  2021-11-28
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现在的路面全部都是由沥青做成的,沥青会热胀冷缩。为了适应天气,也为了更加的坚固,所以要留有缝隙。
第3个回答  2021-11-29
水泥材料修成路面,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从而发生热胀冷缩,而缝隙的存在,则会使路面在发生碰热胀冷缩的时候,留有余地,不会因为过度的膨胀,导致路面突起。
第4个回答  2021-11-28
任何物体都会出现热胀冷缩。那条缝叫伸缩缝,水泥路刚铺建时是一体的。因为材料都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果没有这条缝,路面热胀冷缩时产生的应力没有地方释放,就会把水泥路面拱起来,或者拉裂。所以要隔一段距离切割出一条缝隙,里面填充沥青。不然新路很快就变破路拉。
物质受热时,微粒间间隔变大,物质冷却时,分子间间隔变小;故水泥马路隔一段距离,筑路工人都要用圆盘锯在水泥地上开一条窄窄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钢材热胀冷缩,造成铁轨变形,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间有间隔.
故答案为:以免钢材热胀冷缩,造成铁轨变形;有一定的间隔.混凝土路面切割的缝称作‘缩缝’。
另一种说法是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水泥水化要释放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大部分水泥水化反应结束,混凝土温度开始下降。在降温过程,混凝土已经凝结硬化,降温产生的收缩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并且裂缝方向比较随机,严重影响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8~12小时(必须在混凝土路面温度开始降低前),间距4~6米要切割缩缝,切割深度约为路面板厚度的三分之一,这样可以诱导混凝土收缩裂缝沿切割缝产生,防止出现随机裂缝。然后,路面缩缝要灌注沥青或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止雨水雪水进入路基。
所以,混凝土路面的收缩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切割缩缝,就是为诱导控制混凝土路面收缩裂缝的部位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