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使用留白手法的例子有什么?

最好是小说中的,诗歌也可以。
最好是详细点儿的例子,摄影,绘画或者影视剧中的例子也可以,只要是体现艺术空白美的就可以。

1、莫泊桑在《项链》中曾经使用过

“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五百金法郎!……”

在《项链》中作者在妇人讲述真相后结尾,对女主人公之后的生活及反应不再加叙,从而激发了读者对其未来日子的丰富联想。作者通过留白的手法,让结局充满了多元化,让人难以捉摸最后的结果。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的使用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不知道他是怎么生病的,后来的桃花源变成什么样子?这也给人带来很多猜想,让人很是向往。

3、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也曾使用

“这.....下回还清罢。”“跌断,跌,跌....一一鲁迅《孔乙己》

作者用省略号来将下面的语言代替,来超越语言,使语言的省略给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这样的语言有着主人公孔乙己鲜明的强词夺理、不知羞耻、毫不争气的语言特点,这样使孔乙己的形象跃然纸上。

扩展资料:

留白手法的好处:很多作者写东西,总是交代了又交代,唯恐别人看不懂,没有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因此少了一份韵味。而留白恰能给人以天高地厚、海阔天空的艺术想象。

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

应用角度上说,留白更多指一种简单、安闲的理念。

留白主要分为:词语留白、艺术留白、哲学留白、应用留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留白手法也就是楼主所谓的“艺术空白美”,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果。给楼主推荐一个短篇小说的例子,个人认为颇有针对性,这就是大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陈小手》。
  《陈小手》里面的主人公是陈小手,写到的其他人物有团长、团长姨太太、李花脸的女儿,请注意这个“李花脸的女儿”,从身份和意义上说,她在小说中是一个与陈小手相对峙的另一个人物,按照一般小说的构思,“李花脸的女儿”与陈小手之间应该有点什么情节,发生点什么瓜葛(这正是四流作家的看家本领),但作家惜墨如金,不到30个字把她打发了,并且以后也不再出现。但一句“是个老姑娘”,包含多少社会内涵和人生感慨!这样处理简直太真实,太深刻了,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留白艺术。
  鄙人非常喜欢这篇小说,它太精彩,太独特了。因其篇幅短小,复制于下:

  陈 小 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须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妇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则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了产房。过了一会儿(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来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移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

  “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呲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口。团长拿出20块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

  “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20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你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团长觉得怪委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6-13
留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求其空灵,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老子曾经说过:“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他把黑白交错看成是天地宇宙贯通一切的原则
1、在中国画里有一种写意的手法叫留白,断在那里为美。
黄宾虹的一幅《江山图》,画的正上方一高山巍然耸立,中腰下黑压压的山峦横断其面,中间留出一条白带,令高山与低峦形成了黑白、开合、虚实的强烈对比。那高山浓黑的整体中又间以几座虚淡的屋宇,以山路衬之,使高山更高;以屋宇垫之,令低峦更低。加之左下方留大片的虚白,水中着一小舟,两隐士端坐其间,使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美境。
2、古文学中的留白手法---《桃花源记》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3、马克·吐温的微型小说《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典型的留白手法应用范例小说,空白多多,连支出金额都没写清楚,但就是这种有意的留白,更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补充末表达的那部分空白。相反,如果通篇都用记叙的手法来叙说这位丈夫所作所为和事情经过,难免索然无味,效果将大打折扣。没有背景,没有人物的动作、对话,情节也是大段大段的空白,正是这一系列空白,引领读者去完成这个丰满的故事:—个发生在上流社会的家庭丑剧。
4、小说和电影中的留白,张爱玲、李安--《色戒》
张爱玲在小说中其实留下了关于性之于王佳芝的极大的想象空间,使用的是完全的留白的手法,但是及其重要,读者可以以个人所能够具有的想象能力去填补。李安通过电影对张爱玲的小说提供了一种阐释,阐释的很到位。
5、《投名状》
投名状的激情戏完全有了“写意”的手法,颇有“留白”使用得绝妙之处。
其实电影中很多留白手法的适用,恐怖片经常见到。例如《惊情二十八周》影片对大嚼人肉的血腥场面极为克制,往往用写意留白的手法带过,却依然传递出惊悚效果。
第3个回答  2008-06-13
桃花源记
比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了什么?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诗歌的这一留白手法可以追溯到《诗经》之《七月》篇。全诗凡八章八十八句,每一节均以数字领起,讲述农夫在一年中的农事劳作。

比如说,〈飘〉里面, 最后 白瑞得 对 斯佳丽 说了离开她的话。然后就走了!
最后,留白说到今天的太阳即将过去,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大概意思)。这一结尾使这个故事又达到了一个高度意思就是,一切苦难与幸福都已经是过去。明天又是一个等待自己去奋斗的崭新一天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