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调整方法分为哪几种方法?

如题所述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气门间隙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一般的调整 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通常在冷车状态下检查气门间隙。
(2)将气缸盖罩打开,按次序检查,通常是每一缸压缩行程终了时,开始分别检查各缸进、排气门间隙。
(3)先用手摇动摇臂,检查一下气门有无顶住现象,一般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摇臂是松动的。然后将塞尺塞入气门间隙处,以塞尺刚好能顺利通过为气门的间隙值。
(4)若间隙不符合规定值,应松开摇臂上的锁紧螺母,用旋具调节螺钉,当间隙达到规定值时,用旋具将锁紧螺母紧固。
(5)再复查一次每个气门的间隙是否都调整到合适。
(6)提高工作效率,可采取两次调整法,即将曲轴转至第一缸压缩位置时,同时调整另外各缸气门未被顶住的气门间隙,然后将曲轴旋转一周,再检查调整其余未被调整的气门间隙。 
“两次调整法”调整气门间隙的操作程序:
(1)摇转曲轴,根据正时记号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
(2)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按“双、排、不、进”原则确定能调整的气门,然后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3)将曲轴再转一圈,使正时记号对准,用同样的方法检查、调整其余气门间隙,至此所有的气门检查、调整完毕。
“两次调整法”又称“双排不进法”,“双排不进法”的“双”指处于上止点的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可调整,“排”指该缸的排气门间隙可调整,“不”指该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不可调整,“进”指该缸的进气门间隙可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30
气门作用:驱动控制气门的开闭。气门传动组主要包括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及其导杆,推杆、摇臂臂和摇臂轴等,其作用是使进排气门按配气相位规定的时刻进行开闭,并保证有足够的开度。
气门的作用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并排出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结构上,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进气门的作用是将空气吸入发动机内,与燃料混合燃烧;排气门的作用是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并散热。

扩展资料
气门是由气门头部和杆部组成。气门头部温度很高(进气门570~670K,排气门1050~1200K),而且还承受气体的压力、气门弹簧的作用力和传动组件惯性力,其润滑、冷却条件差,要求气门必须有一定强度、刚度、耐热和耐磨性能。
进气门一般采用合金钢(铬钢、镍铬钢),排气门采用耐热合金(硅铬钢)。有时为了省耐热合金,排气门头部用耐热合金,而杆部用铬钢,然后将两者焊接起来。
气门头部的形状有平顶、球面顶和喇叭顶等。一般是使用平顶的。平顶气门头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吸热面积小、质量较小、进排气门都可以使用。球面顶气门适用于排气门,其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气消除效果好,但其受热面积大,质量和惯性大、加工复杂。
喇叭型有一定的流线型,可减少进气阻力,但其头部受热面积大,只适合进气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30
所谓“两次调整法”是指只要把发动机的曲轴摇转两次,就能把多缸发动机的所有气门全部检查调整好。
1.“两次调整法”——“双排不进法” “双排不进法”的“双”指处于上止点的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可调整,“排”指该缸的排气门间隙可调整,“不”指该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不可调整,“进”指该缸的进气门间隙可调整。
2.“两次调整法”的操作程序摇转曲轴,根据正时记号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2)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按“双、排、不、进”原则确定能调整的气门,然后检查、调整气门间隙;(3)将曲轴再转一圈,使正时记号对准,用同样的方法检查、调整其余气门间隙,至此所有的气门检查、调整完毕。
3.几种工作顺序不同的发动机气门可否调节的确定
(1)六缸发动机 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时,发动工作机顺序为:1 →5 →3 →6 →2 →4,根据“双、排、不、进”原则,1(1
2)→ 5(9 10)→ 3(5 6)→6(11 12) 双 排 不→2(3 4)→4(7 8)(括号内为各缸对应气门) 进可调整的气门:1、2、4、5、8、9。把曲轴转过360°,六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时,发动工作机顺序为:6 →2 →4→1 →5 →3,根据“双、排、不、进”原则,6(11 12) → 2(3 4)→4(7 8) → 1(1 2)→ 双 排 不 5(9 10)→ 3(5 6)(括号内为各缸对应气门) 进可调整的气门:3、6、7、10、11、12。刚好是一缸压缩上止点时没调的气门。(以下略同)(2)五缸发动机第一遍调整(一缸在压缩上止点):1(1 2)→2(3 4)→4(7 8)→5(9 10)→3(5 6) 双 排 不 进第二遍调整(一缸在排气上止点):1(1 2)→2(3 4)→4(7 8)→5(9 10)→3(5 6) 不 进 双 排
(3)四缸发动机第一遍调整(一缸在压缩上止点):1(1 2)→3(5 6)→4(7 8)→2(3
4) 双 排 不 进第二遍调整(四缸在压缩上止点): 1(1 2)→3(5 6)→4(7 8)→2(3 4) 不 进 双 排(4)八缸发动机第一遍调整(一缸在压缩上止点):1(1 2) →5(9 10)→4(7 8)→2(3 4)→6(11 12) 双 排 不→3(5 6)→7(13 14)→8(15 16) 进第二遍调整(六缸在压缩上止点):1(1 2) →5(9 10)→4(7 8)→2(3 4)→6(11 12) 不 进 双 →3(5 6)→7(13 14)→8(15 16) 排
(5)三缸发动机第一遍调整(一缸在压缩上止点):1(1 2)→2(3 4)→ 3(5
6) 双 排 进第二遍调整(一缸在排气上止点):1(1 2)→2(3 4)→ 3(5 6) 不 进 排
第3个回答  2021-11-30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气门间隙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一般的调整 方法和步骤如下:(1)通常在冷车状态下检查气门间隙。(2)将气缸盖罩打开,按次序检查,通常是每一缸压缩行程终了时,开始分别检查各缸进、排气门间隙。(3)先用手摇动摇臂,检查一下气门有无顶住现象,一般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摇臂是松动的。然后将塞尺塞入气门间隙处,以塞尺刚好能顺利通过为气门的间隙值。(4)若间隙不符合规定值,应松开摇臂上的锁紧螺母,用旋具调节螺钉,当间隙达到规定值时,用旋具将锁紧螺母紧固。(5)再复查一次每个气门的间隙是否都调整到合适。(6)提高工作效率,可采取两次调整法,即将曲轴转至第一缸压缩位置时,同时调整另外各缸气门未被顶住的气门间隙,然后将曲轴旋转一周,再检查调整其余未被调整的气门间隙。 “两次调整法”调整气门间隙的操作程序:(1)摇转曲轴,根据正时记号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2)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按“双、排、不、进”原则确定能调整的气门,然后检查、调整气门间隙;(3)将曲轴再转一圈,使正时记号对准,用同样的方法检查、调整其余气门间隙,至此所有的气门检查、调整完毕。“两次调整法”又称“双排不进法”,“双排不进法”的“双”指处于上止点的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可调整,“排”指该缸的排气门间隙可调整,“不”指该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不可调整,“进”指该缸的进气门间隙可调整。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广告2021-11-27
1赞·747浏览2019-03-18
4赞·189浏览2019-08-30
1播放
10赞·3,555浏览2017-10-05
2赞·117浏览2020-02-26
评论
第4个回答  2021-11-30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气门间隙需要经常检查和调整,一般的调整 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通常在冷车状态下检查气门间隙。
(2)将气缸盖罩打开,按次序检查,通常是每一缸压缩行程终了时,开始分别检查各缸进、排气门间隙。
(3)先用手摇动摇臂,检查一下气门有无顶住现象,一般活塞在压缩行程上止点时,摇臂是松动的。然后将塞尺塞入气门间隙处,以塞尺刚好能顺利通过为气门的间隙值。
(4)若间隙不符合规定值,应松开摇臂上的锁紧螺母,用旋具调节螺钉,当间隙达到规定值时,用旋具将锁紧螺母紧固。
(5)再复查一次每个气门的间隙是否都调整到合适。
(6)提高工作效率,可采取两次调整法,即将曲轴转至第一缸压缩位置时,同时调整另外各缸气门未被顶住的气门间隙,然后将曲轴旋转一周,再检查调整其余未被调整的气门间隙。 
“两次调整法”调整气门间隙的操作程序:
(1)摇转曲轴,根据正时记号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
(2)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按“双、排、不、进”原则确定能调整的气门,然后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3)将曲轴再转一圈,使正时记号对准,用同样的方法检查、调整其余气门间隙,至此所有的气门检查、调整完毕。
“两次调整法”又称“双排不进法”,“双排不进法”的“双”指处于上止点的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可调整,“排”指该缸的排气门间隙可调整,“不”指该缸的两个气门间隙均不可调整,“进”指该缸的进气门间隙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