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误国”之说过来有之,这话怎么理解呢?

如题所述

伶人,也称优伶,在古代的解释里优是男演员,伶是女演员,放到现代就是歌手或者演员明星。而伶人现在多指戏曲演员。

“伶人误国”古来有之,这一句应该是指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xù)宠信伶人而丧国的历史事件。

李存勖对伶人极为宠信。早在称帝之前,便曾因任用伶人杨婆儿为刺史,而贻误战事。

李存勖自幼便喜欢唱戏,常与伶人嬉戏厮混,称帝自取艺名为“李天下”。一次,李存勖与众伶人一同嬉闹,四处张望着喊道:“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伶人敬新磨越众上前,抬手便扇了他一个耳光。李存勖顿时被打懵了,伶人们也都惊骇不已。敬新磨笑道:“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还呼喊呢?”伶人们尽皆失笑。李存勖非但不怒,还重赏了敬新磨。

李存勖称帝后,对伶人更是百般信任,甚至让伶人们随意出入宫禁,欺凌大臣。群臣皆敢怒而不敢言,有的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求富贵。

在这些伶人中,为害最深的是景进。李存勖以景进为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想知道宫外之事都要屏退左右,单独询问景进。景进由此大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百官对景进都忌惮不已。

而本已衰微的宦官势力在同光年间也死灰复燃。

后唐建立后,李存勖诏命各地,将前朝宦官送回京师洛阳,以致宫中宦官激增到近千人。这些宦官有的担任诸司使,有的充作藩镇监军,都被李存勖视为心腹。他们恃宠争权,肆意干预军政,凌慢将帅,使得各藩镇皆愤怒不已。 后来,宦官、伶人奉命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充实后宫,竟然一次性掠走青年妇女三千人,连魏州军营兵士的家属也难以幸免。搞得军队上下怨声四起、离心离德。

李存勖听信伶人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另一大将李嗣源也险遭杀害。因为李存勖任由伶人为非作歹的行为使得士兵们心存怨恨,于是大将李嗣源被士兵们拥戴自立为帝,进兵洛阳,讨伐昏君李存勖。

李存勖这时候才想起军队的重要性,连忙率军进攻李嗣源,但是之前被抢了老婆的士兵们哪里肯替他卖命。李存勖知道形势危急,便回到洛阳准备据城固守。不过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时候他一手提拔的伶人郭从谦看出皇帝已穷途末路,为了讨好即将攻城的李嗣源,把爱李存勖活活烧死在宫中。

在古代,伶人在社会地位很低下,比如杜牧的《秦伯淮》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就很直接的说明了卖唱女亡国在即,却还频频传出靡靡之音。

“优伶”一词在多数情况下是含贬义的,这个职业属下九流之列。现在不再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当今社会的戏曲演员,已经不是下九流的职业了。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我的理解是其实和美色误国差不太多。伶人就是指古代唱歌跳舞的人,一般都比较貌美且婀娜多姿。这样形象的人就比较容易吸引古代一些帝王,尤其是比较昏庸无道的。其实这样的帝王本身也没有成就霸业的能力,伶人误国也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就是指古代君王因为伶人沉迷于玩乐,从而做出昏庸的决定,使国家灭亡,但是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子的,因为那些伶人不过身不由己,作为玩物是无法影响到君王的决策的,所以一个帝王所做的决定都是由他自己做的,国家灭亡也是因为这个国王的昏庸而不是伶人。
第3个回答  2020-10-05
管不住下半身的男人,因为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把过错推到别人头上
第4个回答  2020-10-17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宠幸伶人而丧国。李存勖对伶人极为宠幸,早在称帝之前,便因为宠幸伶人而贻误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