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目标成本法计算某一年的成本预算?

最好能有解释和例子,像写论文的形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本文着重从目标成本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我国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规范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绩效。

关键词: 目标成本管理 国际化阶段 国际化路径
  
  一、有关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解
  目标成本是根据企业的目标利润,以及既定的价格等生产经营目标制定的,即目标成本=目标收入—目标利润。它对于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成本发展趋势起着一种总体控制作用。
  目标成本作为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上成本控制和考核标准,有利于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强制性地促进企业成本水平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通过目标成本的分解、落实、控制和考核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面的、综合性管理,以达到实现企业效益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二、目标成本法在现代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目标成本法是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有的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未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现在制造业当务之急就是如何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运用目标成本制,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1.目标成本的预测。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预测是企业实行成本目标管理的中心环节,这是目标成本法的精髓。具体方法有:
  (1)利润—成本预测分析法。通过确定计划期的销售收入和目标利润,根据销售收入、目标利润和应交税金直接挤出目标成本参考值。
  目标总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
  (2)量本利预测分析法。根据产品销售量、产品销售成本和产品销售利润三者的内在联系,在预测出产品销售数量、产品销售价格和产品目标利润的基础上,倒挤出产品销售成本,作为预测目标成本。
  目标总成本=(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价格)*(1-税率)-目标利润
  2.目标成本的分解和落实。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设立的目标成本通过可行性分析后,将其自上而下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逐级分解,落实到有关的责任中心。
  其分解方法主要有:①按管理层次分解,将目标成本按总厂、分厂、车间、班组、个人进行分解。②按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过程分解成本,形成每一过程的目标成本。
  分解后,就要对各部门和个人的成本指标加以责任化,并使这种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利益化,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来促进各部门努力完成成本指标,最终达成成本总目标的实现。
  3.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考核。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考核可用按月考核、累计计算方法。成本指标一旦确定下来,一般在一定时期内就不再轻易变动,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每个月的成本不可能是均等的。在采用按月考核时,每个月该怎样考核还怎样考核,不讲客观因素的变动,而把累计的完成情况最为是否分配将近的主要依据,既便于操作又比较合理。三、中国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时存在问题
  目前,各单位都知道把降低成本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亦有不少单位认为他们的成本管理很到位。然而,纵观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以下误区:第一,企业成本管理重点在表面和行政管理上,在一些容易被抓住和容易被“看见”的成本与费用上,如制造过程中原材料价格降低、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面对那些不易被抓住和不易被“看见”的成本降低,则很少考虑。第二,成本管理多为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操心,成本控制在成本管理中占重要位置,职工只是为完成成本控制目标而工作,缺乏主动性。第三,成本管理工作中没有注重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人的劳动效率。第四,公司的设备陈旧老化与新设备闲置并存,一方面有希望利用政策不提或少折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在上市公司运营规则中制度上不允许。另一方面在进行大修理时并不考虑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盲目更新,不但制造成本没有下降,反而降低了企业的持续生存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