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手抄报内容

如题所述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国内频发校园砍杀事件,因担心孩子人身安全家长纷纷将孩子送进武术学校,京城各大武术学校异常火爆。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在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意外伤害不仅造成了大量儿童的永久性残疾和早亡,消耗巨大的医疗费用,而且削弱了国民生产力。不仅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据调查,1999年~2002年间,北京市共发生学校赔偿经济损失的学生伤亡事故360余起,其中有一半以上学校在处理事故时遇到困难。   
  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不当活动事故
  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挤压、践踏事故
  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园设深水池;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校园设施老化。
  交通事故
  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乘座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体育活动事故
  体育活动或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时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
  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教师没有将安全事故的遇见性放在首位。
  校园暴力事故
  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事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消防事故
  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学生身体特殊事故
  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自然灾害事故
  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卫生事故
  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设施事故
  学校没有定时检查设施,导致学校里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一、课间活动
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
3、上厕所要避开高峰,高年级同学要照顾低年级同学。
4、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二、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防磕碰: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摔: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准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三、交通安全教育
1、行路安全
首先要认识并掌握各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车辆和行人通过;黄灯亮时,不准通过,但已超过停止线后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通行,黄灯闪烁时,须在确保安全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通过;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通行。
横穿马路时,要养成看交通信号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斜穿或突然改变行路方向。不要倚坐护栏和隔离墩,也不要图省事翻越或钻越护栏和隔离墩过马路,而应走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在没有人行穿越道的路程,须直行通过,主动避让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抢行。
在城市里的马路上,一般都用白色或黄色的线把马路分成机动行驶的快车道,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和其他慢行车辆行走的慢车道,及行人走的人行道,在人行道上不要几个人并排行走,在没有划出人行道的路段,要尽量靠边行走。低年级的同学们出门时,要有家长的带领,在行路时,如果有人在马路对面打招呼,不要突然横穿马路以防发生事故。
走路要专心,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或因想事、聊天而忘记观察路面情况。那样很可能被路面上的石块、木棍伴倒,摔伤或撞倒树上、电线杆上,甚至可能发生车祸。路边停有车辆的时候,要注意避开,免得汽车突然启动或打开车门碰伤。不能在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跳皮筋、做游戏或追逐打闹,更不要扒车、追车、站在路中间强行拦车或者抛物击车。雾天、雨天走路更要小心,最好穿上颜色鲜艳(最好是黄色)的衣服、雨衣,打鲜艳的伞。晚上上街,要选择有路灯的地段,特别注意来往车辆和路面情况,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或不慎掉入修路挖的坑里及各种无盖的井里。
穿越公路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及“一慢、二看、三通过”
2、骑车安全
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定,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各种人力车上街。就是满12岁,骑车上街必须遵守交通规则。骑自行车上街走慢车道,不能进入机动车行驶的快车道,也不能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道的路段,要尽量靠右行驶,不能逆行,也不能到路中后往马路中间跑,这样看不见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容易出事。
3、打出租汽车时,不要站在机动车道上。一旦不幸遇到翻车事故,不要死死地抓住车厢的某个部位。而要去抱住自己的头,并缩起全身才是上策。如果遇上交通事故,要维护好现场,同时呼喊大人,通知医院,以便迅速抢救伤员,并及时向交通警察或治安人员报警;还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
4、铁路及乘火车安全
不能在铁路口或铁路上行走逗留、打闹,拣拾废余物品,也不能钻车或扒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必须听从道口看守人员的指挥,栏杆放下表示火车就要通过,千万不能钻栏杆过道口。不要横穿铁路,更不能在铁轨上玩耍。如果有火车来了,必须站到铁轨5米以外,在电汽化铁路线上,还要注意不能攀爬接触网支柱和铁塔,也不要在铁塔边休息或玩耍,防止触电。在站台等车时,要站在安全线以外,如果在没有安全护栏的小站上,一定要离开轨道两米以外,火车进站时速度很快,离近了就有被卷入的危险。
在火车上,不要玩火;不要到两节车厢的连接外去玩,这样容易被夹伤或挤伤;千万不能把头、身子、手等伸到窗外,免得被车窗卡住,或是被沿线的信号设备、树木等刮伤。用完的塑料饭盒、水瓶、包装袋等茶物,不能顺手扔到窗外。
四、食品卫生教育
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豆腐脑、熟肉、羊肉串、麻辣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乱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必须要把手洗干净。
4、不要乱吃零食,要时刻保持口腔卫生,这样才能长出坚硬、整齐、洁白的牙齿。
5、在购买食品时应认真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
6、家里的餐具经常消毒,厨房要避风,防止发霉。
7、不要偷吃果园的水果, 可能有喷洒的农药,以免中毒
五、防溺水安全
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语:有事无事江边走,难免有打湿脚的时候。
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3、严禁中小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得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
4、没有大人陪同或配带救生圈的情况下,严禁私自结伙去划船。
5、到公园划船,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尤其是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能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6、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
7、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8、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的呼喊,岸上的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长树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抛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没有大人来救援,岸上的人应一边呼喊一边马上脱掉衣服、皮带并把它们接起来抛向落水的人。
9、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0、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
六、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1、特别常见的火灾事故:我们的生活处处与火打交道,但火又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所以我们不要玩火,平时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
2、我们的家长有很多都是抽烟的,同学们要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躺在床上抽烟,特别是烟头不要乱扔。
3、使用电器要小心,使用日光灯、电热器时,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灯泡、电热器烤衣服、手巾等物。
4、使用蚊香要注意,点燃的蚊香放在金属盘、瓷盘或水泥地、砖地上,同进还要注意远离可燃物。
5、使用火炉要小心,炉旁不要放可燃物,千万不要用火炉来烘烤衣服,如果要烘烤,必须要有人看管。
6、使用液化石油燃气灶要注意安全,点火时,要先开气阀,再用电子点火。用完后,要随手关阀门,同时特别要注意用液化气做饭、烧水时要专心看守,以防水把火浇灭。
7、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8、不要在人口密集,和有油库、炸药、酒厂、化工厂附近燃放鞭炮和烟花。
9、不要乱烧垃圾,同时不要把燃烧的煤渣放在垃圾堆里,这样容易燃烧引起火灾。
10、清明节时,扫墓也要特别注意香蜡引发的火灾。
11、家中发生大火应立即就地取材,用湿毛巾盖住火焰,并迅速切断火源。
12、如果油锅着火,千万不要用水去灭火,更不要直接用手端锅,以免汤伤,应立即将锅盖盖上,或用沙土、棉被湮灭。
13、如果是电器着火,立即拉闸断电,用干的毛毯棉被捂盖,切记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是导电的。
14、发生火灾第一件事是拨打“119”讲清着火地点。
15、不要慌张,沿墙壁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包住口、鼻,如果衣服上着火,不能盲目乱跑,应该扑倒在地来回打滚或跳入近旁的水中。
16、如果在影剧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发生火灾,首先要保持镇静,要辨明方向,千万不要拥挤、盲从,不要往座位下、角落里或柜台下乱钻。
17、要学会使用灭火器,常用的有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A、上下摇动 B、拔掉保险销 C、喷嘴管朝向火焰的根部 D、压下阀门,人离火不要太近,在喷射时人成弓步站立。

七、如何防止意外伤害
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
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都关闭或拔掉。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直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
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
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
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不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
10、不要在楼梯上玩耍,特别是楼道拥挤时必须靠右走。
11、严禁在楼梯的扶手栏杆向下直滑或追逐奔跑, 踩空或撞人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12、严禁爬高或在阳台护栏上探取东西,特别是擦窗户时不要将身体探到窗户外面。
13、严禁用仿真手枪对准人或路灯、窗户、玻璃射击,这样会伤害他人和损坏物品。
14、抬餐、打开水时防止烫伤,应小心谨慎,在家使用高压锅前,一定要先检查气阀是否通畅,打开锅盖时,防止蒸汽烫伤,应侧过身朝另一个方向打开。
15、喝汤也要小心,慢一点去尝一尝、试一试。
16、大人炒菜时,不要站在油锅边,以防油星飞溅烫伤。
17、还要特别注意有些动物是有毒的,不要接近,如癞蛤蟆、马蜂、狗、蛇等。
18、不要在建筑工地玩耍,地上杂物较多,容易扎伤脚,楼房上面随时可能掉砖瓦砸伤头。
19、不要在垒放的木材、油桶、木箱等地方玩,以免物品倒下压着人。
20、不要在危房旁玩耍或捉迷藏,以免坠落砸到。
21、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接触,更不要吃陌生人送给你的食物。
22、不要离家出走,与大人赌气出门在外,让大人操心,也避免遇上坏人。
23、放学回家不要在外面玩,应先回家,如果有什么事需外出应与家长商量,好让家人知道你的去向。
24、严禁进入游戏机室、网吧、录相厅、歌舞厅,以免接触到一些坏人。
八、教师要求:
1、安全教育人人有责,各教师从身边小事做起,预防为主,教育为主,发现危险苗头及时教育。
2、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班做好困难生的教育档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3、注意教育方式方法,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
4、发现安全隐患、事故及时汇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一、 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在教室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在教室里也同样容易发生危险。以下就是几个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几点:
  1. 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校园安全-逃生训练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有老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二、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游泳时应注意什么?
  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险。要保证安全,应该做到: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淤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场所。来往船只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可以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四、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产生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09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一、 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在教室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在教室里也同样容易发生危险。以下就是几个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几点:
  1. 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校园安全-逃生训练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有老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二、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游泳时应注意什么?
  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险。要保证安全,应该做到: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淤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场所。来往船只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可以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四、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产生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安全标语
1、营造校园安全氛围,创造温馨学习环境。
2、 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3、 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4、 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5、 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事事安全、人人安全。
6、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7、 倡导安全文明风尚,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8、 以人为本,平安为先,加快建设平安校园。
9、 关注校园安全,构建人文和谐。
10、 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
11、 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12、 跨进校园,走进平安,建设平安校园,你我共同的责任。
13、平安伴我在校园,人人事事保平安。
14、让火灾远离校园,让平安与您相伴。
15、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向往、安全是快乐生活的根本。
16、教室走廊不奔跑,安全第一真是好。
17、走楼梯守次序,进教室不喧哗。
18、教室走廊不嬉戏,同学玩乐守秩序。
19、师生安全重于泰山。
20、加强领导,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
21、预防为主,教育在先,注重实践,狠抓落实。
22、措施到位,校园安全有保障。
23、深入开展校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24、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全面排除安全隐患。
25、多搞有意义的活动,让同学们团结起来
26、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第3个回答  2015-08-11
校园安全之注意事项
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校园盗窃的方式及手段
纵观以往发生在校园的盗窃案件,可以看出盗窃分子在作案前或作案过程中往往有种种活动,供我们识别。 1、借口找人,投石问路。外来人员流窜盗窃,首先要摸清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治安防范措施等。往往以借口找人为由打探虚实,一旦有机会就立即下手。
2、乱闯乱窜,乘虚而入。有些犯罪分子急于得到财物,根本不“踩点”,而是以找人、借东西为由,不宜下手就道歉告退,如有机会立即行窃。
3、见财起意,顺手牵羊。有些偶然的机会,使盗窃分子有机可乘。看见别人的自行车没锁,顺手盗走。 4、伪装老实,隐蔽作案。个别人从表面看为人老实,工作、学习积极,实为用此作掩护,作案后不会被人怀疑。 如何防盗 1、自行车防盗
(1)购买新车一定要有发票,办理落户手续以防丢失。一旦发生丢失也便于查找、认领。
(2)自行车放在指定地点,并要及时上锁。露天存放自行车,可将两车锁在一起,使窃贼难以搬走,减少丢失。
(3)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车锁,防止被人捅撬盗车。
另外,我们建议您在上学期间不要购买高档自行车,以减少丢失后的经济损失。 2、教室防盗
(1)不要随意将随身听、复读机、MP3播放器等贵重物品及现金放在教室,课间休息随身携带,以防被盗。
(2)下课后将书包背回家,不要图方便放于教室内,以防物品丢失。
第4个回答  2013-07-08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游戏时如何保证安全?

游戏是同学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也要树立安全观念:

1.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要远离公路、铁路、建筑工地、工厂的生产区;不要进人枯井、地窖,防空设施;要避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粪坑、沼气池等。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事故。

2.要选择安全的游戏来做。不要做危险性强的游戏,不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危险镜头,例如扒乘车辆、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砖石等互相投掷、点燃树枝废纸等。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容易造成预料不到的恶果。

3.游戏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游戏的时间不能太久。这样容易过度疲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戏,天黑视线不好,人的反应能力也降低了。容易发生危险。同学们在校内受伤的原因:

1) 在走廊、楼道里踢球、追逐打闹;

2) 集体上下楼时,不讲秩序、互相拥挤;

3) 拿小石子或其他小物件互相丢着玩,或者打来打去;

4) 打扫卫生时用劳动工具打闹;

5) 攀高并从高处往下跳;

6) 趴阳台,从阳台上往下扔东西,高空抛物;

7) 进食堂、电脑室拥挤;进出校门拥挤;

8) 爬墙、玩铁门、教室门;

9) 上体育课时在教室里逗留

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消防防火类

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的物品进入校园。

4.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5.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6.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

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从楼梯扶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
6、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

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

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
校园盗窃的方式及手段
纵观以往发生在校园的盗窃案件,可以看出盗窃分子在作案前或作案过程中往往有种种活动,供我们识别。

1、借口找人,投石问路。外来人员流窜盗窃,首先要摸清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治安防范措施等。往往以借口找人为由打探虚实,一旦有机会就立即下手。

2、乱闯乱窜,乘虚而入。有些犯罪分子急于得到财物,根本不“踩点”,而是以找人、借东西为由,不宜下手就道歉告退,如有机会立即行窃。

3、见财起意,顺手牵羊。有些偶然的机会,使盗窃分子有机可乘。看见别人的自行车没锁,顺手盗走。

4、伪装老实,隐蔽作案。个别人从表面看为人老实,工作、学习积极,实为用此作掩护,作案后不会被人怀疑。

如何防盗

1、自行车防盗
(1)购买新车一定要有发票,办理落户手续以防丢失。一旦发生丢失也便于查找、认领。
(2)自行车放在指定地点,并要及时上锁。露天存放自行车,可将两车锁在一起,使窃贼难以搬走,减少丢失。
(3)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车锁,防止被人捅撬盗车。

另外,我们建议您在上学期间不要购买高档自行车,以减少丢失后的经济损失。

2、教室防盗
(1)不要随意将随身听、复读机、MP3播放器等贵重物品及现金放在教室,课间休息随身携带,以防被盗。
(2)下课后将书包背回家,不要图方便放于教室内,以防物品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