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主要有哪三部分?

如题所述

 防雷装置主要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分别如下:

1、接闪器,专门用来接受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器,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或架空地线,接闪的金属带、金属网称为避雷带或避雷网。所有的接闪器都必须经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是接闪器。

2、引下线,是从接闪器将雷电流引泄入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

3、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致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扩展资料:

按接地的目的,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仪控接地。防雷接地就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雷装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雷接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避雷针(又叫雷电接收器、接闪器) :市场出售有 16. 24 英寸两种铜质避雷针。 也可以自制铁质避雷针:一般用直径 42 毫米钻杆制成。将钻杆上部的环形断面锻成实心,并略成尖形,有条件的然后在尖端部分焊一层薄铜。

(2)导线(又叫引下线)为了节省铜材消耗一般采用铁质胶线其断面应不小于 28-35 平方毫米或用 8-12 毫米的圆钢作导线; 

(3)接地装置:是用来引泄电流尽快地流散入地。因此,接地装置的敷设,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防雷装置的其他避雷装置

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正常时装置与地绝缘,当出现雷击过电压时,装置与地由绝缘变成导通,并击穿放电,将雷电流或过电压引入大地,起到保护作用。过电压终止后,避雷器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避雷器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和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

避雷器是一种过电压保护设备,用来防止雷电所产生的大气过电压沿架空线路侵入变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避雷器也可以限制内部过电压。避雷器一般与被保护设备并联,且位于电源侧,其放电电压低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耐压值。当过电压沿线路侵入时,将首先使避雷器击穿并对地放电,从而保护了后面的设备。

(1)阀式避雷器

阀式避雷器由火花间隙和阀片串联组成,装在密封的瓷套管内。火花间隙由铜片冲制而成,正常情况下,火花间隙可阻止线路上的工频电流通过,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火花间隙被击穿放电。阀片是用陶料粘固起来的电工用金刚砂颗粒组成的,具有非线性特性。正常电压时,阀片电阻很大;过电压时,阀片电阻很小。因此,当线路上出现过电压时,火花间隙被击穿,阀片能使雷电流顺畅地向大地泄放。当过电压消失后,线路上恢复工频电压时,阀片则呈现很大的电阻,使火花间隙绝缘迅速恢复而切断工频续流,从而保护线路恢复正常运行。需要说明的是:当雷电流流过阀片电阻时要形成电压降,这就是残余的过电压,称为残压。残压要加在被保护设备上,因此残压不能超过设备绝缘允许的耐压值,否则可能击穿设备绝缘。变配电所内一般采用这种避雷器。

(2)排气式避雷器

排气式避雷器又叫管型避雷器,它由产气管、内部间隙和外部间隙等三部分组成。

当线路发生过电压时,外部间隙和内部间隙都被击穿,将雷电流泄入大地。随之而来的工频续流(每当间隙被雷电过电压击穿后,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将有电流继续通过已电离的间隙,这个电流称为工频续流)也在管内产生电弧,使产气管内产生高压气体并从环形管口喷出,强烈吹弧,在电流第一次过零时,即可灭弧。这时外部间隙的空气恢复了绝缘,使避雷器与电力系统隔离,恢复正常运行。

排气式避雷器具有残压小的突出优点,简单经济,但动作时有气体排出,所以一般只用于户外线路。

(3)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又叫氧化锌避雷器。它由压敏电阻片构成,具有优良的阀特性,在工频电压下,呈现极大的电阻,能迅速有效地阻断工频续流;在过电压下,电阻很小,能很好地泄放雷电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还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残压低、响应快等优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防雷装置的一般要求

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设施有针式和带式两大类,避雷针又可分为单支、双支、多支保护等几种形式。建筑物的防雷装置,一般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

1.接闪器:接闪器也叫做受雷装置,是接受雷电流的金属导体,即通常所指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当建筑物由于美观上的要求,不允许装设避雷针时,可采用避雷带或避雷网。利用直接敷设在屋顶和房屋突出部分的金属条(圆钢或扁钢)作为接闪器。

2.引下线:引下线又称引流器,它是把雷电流由接闪器引到接地装置的导体。一般敷设在外墙面或暗敷设于混凝土柱子内。

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埋在地下的接地导体(即水平连接线)和垂直打入地内的接地体的总称。其作用是把雷电流疏散到大地中去。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各防雷部分都要按照有关规范的具体要求装置,才能防止雷击的危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6-30
主要分为1.室外接闪装置、引下线、地极2.室内等电位联结3.电磁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