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腊肉有什么坏处?

如题所述

腊肉多食易导致高血压,易致癌。

腊肉的含盐量较高。100克腊肉的钠含量近800毫克,超过一般猪肉平均量的十几倍。长期大量进食腊肉无形中造成盐分摄入过多,可能加重或导致血压增高或波动。

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看,腊肉对很多人,特别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实在不是一种合适的食物

拓展资料: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烟熏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

以前的老百姓因为不能随时买肉吃,一般都是年三四月买一小猪仔,到农历十二月中下旬杀掉。那时因为没有电冰箱之类的,所以不能长时间保存。

但是、如果先用食盐腌制、然后烟熏(不同的地方、烟熏的材料不一)的话,就可以保留到来年的立春(立春之后、春水泛滥、东西都容易发霉长毛腐烂变质)之后。又因为大多都是在农历腊月(12月)腌制,故称腊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3
腊肉的不足之处  如果暂时放开“口感”,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看,腊肉对很多人,特别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实在不是一种合适的食物。   首先,腊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从重量上看,100克腊肉中脂肪含量高达50%;不仅如此,腊肉还含有相当数量的胆固醇――每100克含胆固醇123毫克,比猪肉要高50%!很多证据表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正是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其次,腊肉营养损失多。在制作过程中,肉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几乎丧失殆尽,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含量均为零。可以说,腊肉是一种“双重营养失衡”的食物。这种双重失衡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也可能“雪上加霜”。第三,腊肉的含盐量较高。100克腊肉的钠含量近800毫克,超过一般猪肉平均量的十几倍。长期大量进食腊肉无形中造成盐 爆炒大块腊肉[1]分摄入过多,可能加重或导致血压增高或波动。   因此,对于血脂高的朋友而言,科学选择和食用油脂是非常重要的。大量进食油脂固然于健康不利,完全不吃油也是不可取的。日常饮食可选用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茶油等,对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有帮助。不过,再好的“油”也得适量吃,每天20―25克就足够了。   腊肉因为是腌制食品,里面含有大量盐,所以不能每顿都吃;这样超过人体每天摄入的最大盐量; 所以当作调节生活的一个菜谱; 当然可以先采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尽量降低里面肉的盐的含量,也就可以多吃了;与此同时也能享受腊肉的淳朴香味了。   腊肉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是重要的致癌物质。 腊肉不宜放置过长时间  一般冬季温度较低、湿度也不大,如果打算两星期内吃完,而室内气温又低于摄氏20度、湿度低于60%,便可以不用放进冰箱,只要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便可。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可先将腊味进一步烤干、晒干,用保鲜袋按一次食用份量封装,放于冰箱冷冻室内储存,一般可存放六个月。但尽管如此,还是建议大家尽早食用。   买回来的腊肉,在储存方法上也有讲究。“总体来说,低温、干燥的环境适合腊味的保存。”腊肉的保存期一般为3—6个月,根据腊肉本身含水量、周围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其保存期也不同,如超过6个月,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一般冬季温度较低、湿度也不大,如果打算两星期内吃完,而室内气温又低于摄氏20度、湿度低于60%,便可以不用放进冰箱,只要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便可。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可先将腊味进一步烤干、晒干,用保鲜袋按一次食用份量封装,放于冰箱冷冻室内储存,一般可存放六个月。   但尽管如此,还是建议大家尽早食用。 由于腊肉需要干燥的环境,因此不适合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冷藏室中常有蔬菜水果等食物,湿度较大,容易导致腊味霉变。腊味如果只是[2]表面出现少许霉变,可以用温水擦干净后放通风处晾晒;如果霉变较多,就不建议食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3
简介:腊肉,西餐中叫培根,即“BACON”的音译。有烟熏和非烟熏两种,其营养价值不

亚于鲜肉。

  功效:腊肉中磷、钾、钠的含量丰富,还含有脂肪、蛋白质、胆固醇、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腊肉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和少量亚硝酸钠或硝酸钠、黑胡椒、丁香、香叶

、茴香等香料腌渍,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适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老年人忌食。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食。

  适用量:每次30克左右。

  温馨提示:

  ●长时间保存的腊肉上会寄生一种肉毒杆菌,它的芽苞对高温高压和强酸的耐力很强,极易

通过胃肠黏膜进入人体,仅数小时或一两天就会引起中毒。有较严重的哈喇味和严重变色的腊肉

不能食用。质量好的腊肉,皮色金黄有光泽,瘦肉红润,肥肉淡黄,有腊制品的特殊香味。

  ●腊肉蒸、煮后可直接食用,或和其他干鲜蔬菜同炒。西餐中一般用作多种菜肴的配料。
第3个回答  2015-09-10
  1.腊肉多食易导致高血压,易致癌。
  2.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
  3.腊肉并非因为在腊月所制,而为腊肉,腊月的腊(là)与腊肉的腊(xī)在古文里并非同一个字,亦即,腊月的腊是繁体的腊,而腊肉的腊本来就是腊月的腊的简化字。所以,腊肉之所以称为腊肉,至于为什么现在人们都读là,而不读xī,除了简化字的原因使两个字没有了区别以外,可能确实跟腊肉一般都在腊月里制作以待年夜饭之用有关。
第4个回答  2013-06-23
这个腊肉啊 又叫做风干的腌肉 位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新近的研究表明,经常吃腌肉制品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因为在制作腌肉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防腐剂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可产生活性氮和硝酸基,它们可以引发肺损害,影响肺的换气功能。调查表明,每月摄入14次腌肉者,其每秒钟用力呼气量要比不食用腌肉者少115毫升,最大肺活量平均少60毫升。所以,人们应当尽量少吃或不吃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