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生理健康是实际的接触的物质体验,心理健康可说是有意或无意的精神体验,或者智力活动。如下:

1、生理健康是身体方面的。生理健康定义为能够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活动,保持乐观、蓬勃向上。

2、而心理健康是心理层面的。心理健康包括心情,事情,心态,动态,事态。也包括精神与气息的调理,调整,调控,调节等。并且也涉及到认知,态度,气质,胆量,和个体的心灵惯性。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在古代,我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已揭示了心理对生理健康的影响,指出:“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密切相关、互为影响的。心理健康可以促进生理健康,生理健康又能促进心理健康,只有两者都得到健康发展,才是高水平的全面健康,才有可能激发自身其他的潜在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1

区别在于定义和标准不同。

生理健康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没有疾病和残废,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不可能取舍一个,而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我告诉你,心理健康更重要。我不是说为了心理健康可以忽略生理健康,但如果两者非要比个高下的话,心理健康更胜一筹的。

因为心理对生理是有重要影响的。大家可以先自行百度“安慰剂效应”。

从我自身举例子吧,我刚入院的时候,整天身体都不舒服,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踏实,一天到晚都处于精神晃乎的状态,说句话都累。而且伴有严重的头晕、胸闷、心慌、恶心。

我特别苦恼,向医生反应,医生说:“是你的情绪引起的。”

希望我的例子能帮到你,另外提一句:心理与生理是相辅相成的。

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现象,能使至少1/3甚至更多的患者病症显著改善。

如何去加强心理健康跟生理健康呢?这个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另一方面我们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

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