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九:偏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一)偏见的本质和作用

1.偏见是 先入为主 的 负面态度 。

2.刻板印象是一种概括性的看法。这种有关其他群体的信念,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或者过度概括,但是它是基于事实的。

3.歧视是一种不合理的负面 行为 。

4.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指个体的偏见态度,或者歧视行为,或者压制性的制度实践(即使并非有意带有偏见)。

(二)偏见的社会根源

一个具有社会和经济优越性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保护他们的地位。

社会制度(政府、学校、媒体)也支持偏见,有时是通过公共政策,有时是出于无意的惯性。

(三)偏见的动机根源

1. 人们的动机会影响其偏见。 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候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有时会更直接地针对竞争性的群体来表达这种敌意。

2.内群体偏差:人们常常偏袒自己的群体

内群体偏差提供积极自我概念。

内群体偏差滋生偏袒。人们常会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优越。即使群体的构成可能是毫无逻辑的 ,如同一天生日、通过投硬币分的组,这些同样都会导致上述偏见。

自我形象受到威胁会增强这种内群体偏爱,归属感的缺失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四)偏见的认知根源

    刻板影响是我们简化世界的方式,它会导致偏见 ,在认知表现上:

    1. 将人分门别类的做法,往往会夸大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群体间的差异性。 如保守派以微弱优势赢得大选,会导致推断“人们已经偏向保守”;我们总以为其他种族的人基本是一样的。

     2.一些独特的人,如唯一的一名少数种族个体,会让我们注意到在其他情形下不去关注的差异。我们对与众不同者的关注,使得这些人更加与众不同,如人们认为你天生具有天才般的智商,那么就会在你身上注意到很多在其他人身上忽略不计的事情。具有独特性的人,也会认为他人针对其的反应是因为其独特性,如某人今天没有打理头发,那他会觉得人们时刻在注意他的头发。

     两个独特事件的发生,如一名少数种族个体犯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罪行,会让人们建立该人与其行为的虚假相关。 同性恋杀了人,会使人们认为同性恋者都是危险分子。

将他人行为归因于内在品质,会导致群体服务偏差:将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天生特点,对他们的积极行为则闪烁其词。

3. 指责受害者源于一个公认的假设: 世界是公正的,人们得到的是他们应得的一切。因此,人们会责怪穷人的贫穷是其懒惰所应有的报应,责怪妇女被强奸是因为其行为轻佻。

(五)偏见的后果

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感知他人和解释事件的方式。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且拒绝改变。 如果某个人的表现与这种刻板印象不符,我们会将其归位特例。

刻板印象会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来创造出相应的现实。 如果别人都认为你学习差,不友好,那么你可能真的朝这个方向发展。

刻板印象威胁:一种自我验证的忧虑 ,担心其他人会刻板化地看待自己,这种担心会导致我们心理和生理机能下降,最终自我证实了这个刻板印象。

人们在评价个体(个性化)时,比评价群体更为积极。因此尽管认为某个群体的人懒惰,但是当看到其中友好的个体时,人们会将这种刻板印象束之高阁。

后记:我们能否减少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