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如今发展的态势如何,氢能的发展方向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绿色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氢能源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氢能源产业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可以分为: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建筑领域、电力领域四个领域。

目前,我国主要氢能源主要的应用领域为工业领域。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到2060年,工业领域用氢依旧占氢能源应用主导地位。

工业领域为我国主要氢能源应用领域

氢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绿色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氢能源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氢能源产业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可以分为: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建筑领域、电力领域四个领域。涉及到除了传统石化工业应用如合成氨、石油与煤炭深加工外,还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建筑、发电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为全球第一产氢大国,年产氢气上千万吨。2012-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同比增长13.6%。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主要氢能源主要的应用领域为工业领域,化工依然是氢气最大的需求行业。2019年,我国合成氨和甲醇制取所需氢气分别占32%和27%,炼化与化工也占据25%的份额。其余领域所占氢能源份额仅为16%。

未来工业领域用氢依旧占主导地位

2021年4月21日,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

其中,2060年用氢需求中,工业领域用氢依旧占全国氢能源应用领域的主导地位,约为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6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约为4051万吨,占总需求的31%;建筑领域和电力领域用氢相对较少,总占比约为9%。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4
氢能是未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多元能源供给系统的重要载体,其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短缺国家。与其他能源相比,氢能可再生、零排放,功率密度是汽油、柴油的 3 倍,发电成本也低于光伏、风能、石油等方式。发展氢能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推进能源产业升级。氢能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发展氢能具备丰富的资源和供给能力,氢能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和整合发展能力强。经过多年积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初具产业化条件。随着政策的引导、技术的更新突破和产业构建的逐步完善,已基本形成氢能研发、制备、储运、应用等完整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意识増强,企业间战略合作行动显著增加。但仍存在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尚未自主、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商业化推广模式尚未建立等诸多瓶颈。
1 前言
氢能凭借储量丰富、清洁、高效等特点,正成为能源革命的关注热点。氢经济被认为是 21 世纪世界经济新的转折点,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 1 000 万辆至 1 500 万辆。预计到 2050 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 10 倍。由于市场潜力大,各大企业加大研发,一些国家也加大支持力度,力图通过发展氢能来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并抢占国际能源领域的制高点。2018~2019 年,全球氢能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尤其在日、美、欧迅速发展。主要国家陆续启动氢能源重大项目,在制氢、储氢、加氢等环节出现了很多创新点,氢能产业链的若干环节上的重大技术取得新突破,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为进一步推动氢能利用与发展,我国不断加大氢经济领域投入力度,在政策、市场、技术等领域予以积极支持。当前,全国氢能产业正蓬勃发展,氢经济规模稳步扩大,
第2个回答  2021-12-22
氢能是未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多元能源供给系统的重要载体,其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短缺国家。与其他能源相比,氢能可再生、零排放,功率密度是汽油、柴油的 3 倍,发电成本也低于光伏、风能、石油等方式。发展氢能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推进能源产业升级。氢能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发展氢能具备丰富的资源和供给能力,氢能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和整合发展能力强。经过多年积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初具产业化条件。随着政策的引导、技术的更新突破和产业构建的逐步完善,已基本形成氢能研发、制备、储运、应用等完整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意识増强,企业间战略合作行动显著增加。但仍存在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尚未自主、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商业化推广模式尚未建立等诸多瓶颈。
1 前言
氢能凭借储量丰富、清洁、高效等特点,正成为能源革命的关注热点。氢经济被认为是 21 世纪世界经济新的转折点,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 1 000 万辆至 1 500 万辆。预计到 2050 年,氢能源需求将是目前的 10 倍。由于市场潜力大,各大企业加大研发,一些国家也加大支持力度,力图通过发展氢能来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并抢占国际能源领域的制高点。2018~2019 年,全球氢能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尤其在日、美、欧迅速发展。主要国家陆续启动氢能源重大项目,在制氢、储氢、加氢等环节出现了很多创新点,氢能产业链的若干环节上的重大技术取得新突破,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为进一步推动氢能利用与发展,我国不断加大氢经济领域投入力度,在政策、市场、技术等领域予以积极支持。当前,全国氢能产业正蓬勃发展,氢经济规模稳步扩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22
氢是二次能源,不可能自己存在,必须用分离的方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电解水,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制备方法也可以作为产氢的方案。风能、潮汐能、核能和太阳能等都要先转化成电能然后再通过电解的方法分解出氢。氢能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储存,而电能则无法储存。同时,氢很轻,1立方米的液氢只有约70千克,但是能量密度很高。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目前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类生存又时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氢作为能源有许多优越性。水通过光分解可制得氢,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又十分低廉,地球的表面是水,储量很大。氢燃料燃烧后又生成水,是一种燃烧无害、十分清洁的能源。氢在储存、输送上比电力损失小,而且氢燃烧热值高1kg氢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当于3kg汽油和4.5 kg焦炭的发热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氢的存储与运输,以及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一直是制约氢能发展的问题,时至今日,氢能的利用已有长足进步。自从1965年美国开始研制液氢发动机以来,相继研制成功了各种类型的喷气式和火箭式发动机。美国的航天飞机已成功使用液氢做燃料。我国长征2号、3号也使用液氢做燃料。利用液氢代替柴油,用于铁路机车或一般汽车的研制也十分活跃。氢汽车靠氢燃料、氢燃料电池运行也是沟通电力系统和氢能体系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如何能大量而廉价的生产氢。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光的作用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如今世界上有50多个实验室在进行研究,至今尚未有重大突破,但它蕴育着广阔的前景
第4个回答  2022-01-10

氢能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氢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石化(600028)、厚普股份(300471)、中国石油(601857)、美锦能源(000723)、金通灵(300091)、科融环境(300152)、东方电气(600875)、安泰科技(000969)、重庆燃气(600917)、嘉化能源(600273)、东华能源(002221)、华昌化工(002274)、雄韬股份(002733)、中国旭阳集团(01907.HK)、佛燃能源(002911)、开山股份(300257)、冰轮环境(000811)、雪人股份(002639)等。

本文核心数据:氢气产量、氢气应用分布、氢气需求前景、氢气需求结构前景

工业领域为我国主要氢能源应用领域

氢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绿色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氢能源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氢能源产业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可以分为: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建筑领域、电力领域四个领域。涉及到除了传统石化工业应用如合成氨、石油与煤炭深加工外,还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建筑、发电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为全球第一产氢大国,年产氢气上千万吨。2012-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同比增长13.6%。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主要氢能源主要的应用领域为工业领域,化工依然是氢气最大的需求行业。2019年,我国合成氨和甲醇制取所需氢气分别占32%和27%,炼化与化工也占据25%的份额。其余领域所占氢能源份额仅为16%。

未来工业领域用氢依旧占主导地位

2021年4月21日,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

其中,2060年用氢需求中,工业领域用氢依旧占全国氢能源应用领域的主导地位,约为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6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约为4051万吨,占总需求的31%;建筑领域和电力领域用氢相对较少,总占比约为9%。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