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多尔衮率领多少八旗兵入关?

如题所述

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满、蒙、汉八旗主力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的部队,总共有18万人,此外还要再加上吴三桂的5万“关宁铁骑”。

清朝的八旗兵在江南的驻防情况为:江宁将军驻南京,统帅八旗兵6千3百人,其中满军4千人左右,杭州将军驻杭州,统帅八旗兵3千9百人,其中满军2千人左右,福州将军驻福州,统帅八旗兵2千8百人,其中满军1千5百人左右。

江南加上福建共计驻防八旗兵3处,共1万3千余人,其中满军占一半有多,大约为7到8千人左右。当年江南清军总数大约在20到30万之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基本上都是这些从明军里投降过来的绿营兵。

扩展资料

清兵出师

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初九,摄政王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意见,觉察到时间的紧迫,数日之内,急聚兵马。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

四月初九日,即范文程第一次上书五天后,他率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等八旗王公将领与“三顺王”孔有德等将士离沈,进军关内。

此时清军,训练有素,骑射娴熟,久经征战,屡败明军,是一支威力强大所向无敌的劲旅,要想进入关内,问鼎中原,是可以试一试的。但是,能否最后夺取成功,君临全国,长期统治下去,仍属疑问。

其根本弱点是人丁太少,敌手太多。此时清军面临三大对手,明朝军队和李自成、张献忠。明朝虽已腐朽,崇祯帝朱由检已于三月十九日自缢于煤山(今北京景山,清尚不知晓此事),但毕竟曾拥兵百万,明朝将士和朱明宗室定会集兵相战。

更难以应付的两个对手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分别领导的大顺、大西农民军。大顺、大西军南征北伐十余年,兵强将勇,声势浩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兵入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多尔衮统帅12万八旗军入关,这12万人里头,其中满军不过7万,汉军2.6万,蒙军2.4万,定都北京后,一年内即招降了40多万各路明军,八旗兵在与李自成50万军队的消耗战中伤亡颇多,到多铎灭了弘光政权后,满军减员近2万,当时全国的满兵不过5万5千人(包括残废),八旗兵开始退居二线,满军的半数被布置在北京,称为驻京八旗,半数布置在各省的省会或战略要地,称为驻防八旗。北京的满军为2万8千人左右,各地的满军为2万7千人左右,在战场上基本做督战队。
  清朝的八旗兵在江南的驻防情况为:江宁将军驻南京,统帅八旗兵6千3百人,其中满军4千人左右,杭州将军驻杭州,统帅八旗兵3千9百人,其中满军2千人左右,福州将军驻福州,统帅八旗兵2千8百人,其中满军1千5百人左右。江南加上福建共计驻防八旗兵3处,共1万3千余人,其中满军占一半有多,大约为7到8千人左右。当年江南清军总数大约在20到30万之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基本上都是这些从明军里投降过来的绿营兵。
第2个回答  2013-07-14
八旗兵入关时达20余万
1、八旗的建立及演变:
年 代 地 点 人 物 设 旗 情 况
1601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万历29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初设正四旗:黄、白、红、黑
1615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正四旗改为:黄、白、红、蓝
同时增设镶四旗即: 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1635年 盛京沈阳(天聪9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编蒙古八旗
1637年 盛京沈阳(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极 成立汉军二旗:正黄、镶黄
1639年 盛京沈阳(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汉军为四旗,正白、镶白
1643年 盛京沈阳(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充汉军为八旗
合 计 8×3=24旗×7500人/旗 18万人
2、八旗的三级组织形式及人员兵力:
(1)八旗的基层组织官职——牛录(佐领)额真
牛录——满语中是“箭”的意思。满族(女真人),狩猎时集体出行,头人负责所有的“箭”,因此在组织中将这组织的头人,称为牛录额真。始于1601年,定编300人。
(2)八旗组织中的中层官职——甲喇(扎兰、加兰)也称参领,额真。五牛录编入—甲喇,一甲喇(扎兰)=5牛录(5×300)=1500人。
(3)八旗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旗主为固山额真
5甲喇=1固山=5×1500人=7500人。
(4)每旗7500人×8旗=60000人。
3、八旗中的旗的区别:
(1)八旗中正、镶旗的读音:
八旗中有正、镶区别,也称“整”、“厢”旗,字面不难理解其意。正——整个、全部讲;镶——在原纯色基础上镶的边,也做“厢”.
(2)区别:正四旗龙首向右,龙腹内有五朵祥云;镶四旗龙首向左,龙腹内有三朵祥云.
(3)旗的样式:
1) 正四旗左右长7尺5寸,上下宽6尺,长方形;镶四旗,是正四旗尺寸剪去外上下角
2) 八色龙旗,均做龙图.镶旗形成,只是加边后,中间面积小,龙形小些。
3) 龙与旗色配合:黄旗配蓝龙,白旗配蓝龙,红旗配黄龙,蓝旗配红龙。
4) 旗杆:长一丈五尺,朱红色,龙头向旗杆,杆端为铁枪头。
4、八旗颜色的含义:
女真人当时分成五种颜色:红、黄、蓝、白、黑。当时的女真人将: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土地,白色代表水,蓝色代表天,黑色代表铁。铁又先于土,有土就不要五色,只有 四种颜色:红、黄、白,蓝。
称:女真人靠天吃饭,靠天种地、有水、有日,就能生存、发展。
所以用:黄—代表土:白—代表水;红—代表日;蓝代表天。因此用天、地、日、水,对应蓝、黄、白、红。
5、上三旗与八旗旗主们及左右两翼分设。
(1)进北京后的上三旗与下五旗
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多归皇帝自领,地位最高,人多势众,成为核心;它们是:正黄、镶黄、正白,守卫皇城,挑取侍卫。担任皇帝外出护卫,是亲军。
下五旗守卫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护卫。它们是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1)1601年设立四旗的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长子褚英统领;
正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
1615年扩为八旗的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镶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统领;
镶白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十二子阿济格统领。
正、镶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侄子阿敏统领。
镶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
(3)左右两翼设置:
左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 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6、进驻北京后,满族八旗在北京城的戍卫驻扎(京旗)、(禁旅八旗
第3个回答  2013-07-14
而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满、蒙、汉八旗主力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的部队,总共有18万人,此外还要再加上吴三桂的5万“关宁铁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7-14
通常的说法,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将四旗扩展为八旗时,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每五牛录立一甲喇额真,每五甲喇立一固山额真。一固山就是一旗,共有八旗(见于基本史料如《满洲实录》,《八旗通志》等)。这样计算的话,每旗共有25个牛录,也就是五五制。每牛录300人,则每旗7500人,八旗共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