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未、酉。分别是几点钟?

如题所述

子时(23时至0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酉时(17时至19时)。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指前夜23时~本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今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食时就是古代中国人民“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的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4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在古代是只有十二个时辰
子:23:00-1:00 丑:1:00-3:00
寅:3:00-5:00 卯:5:00-7:00
辰:7:00-9:00 巳:9:00-11:00
午:11:00-13:00 未:13:00-15:00
申:15:00-17:00 酉:17:00-19:00
戌:19:00-21:00 亥:21:00-23:0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14
「子时」;现代记时:「23-1点」:「午时」;现代记时:「11-13点」:「未时」;现代记时:「13-15点」:「酉时」;现代记时:「17-19点」
第4个回答  2013-07-14
子:晚11—1点午:中午11—1点未:下午1—3点酉:下午5—7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