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如题所述

招生专业目录

分数线

总分 390

参考书目

801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

《结构力学(1)基本教程》高教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版龙驭球

805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

《土木工程CAD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任爱珠、张建平

806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天津大学

考研经验

伴随着考试的结束,我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看着结构力学的卷子,我却感到无比的茫然与失落,一年的辛劳就这样在这张纸上结束了。仿佛一下子没有了往日的依靠,我在内心安慰自己,现在只是初试而已,剩下的还有复试,但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

从等待成绩到最终得到结果,直到今日,看到自己的复试成绩出来,我总算是觉得自己可以歇一歇了。这时我突然觉得,仿佛人生迈过去一道重要的坎坷,便借以此文,来祭奠一下自己的刚刚过去的考研生活。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勇敢前进。现在是三月份,相信会有很多同学仍然感到无助和迷茫,总是在心里问自己:我到底该不该考研究生?考什么专业的研究生?考什么学校的研究生?

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你确定了要考研究生,那么就勇敢的走下去吧,如果还在犹豫,那就应该去问问以前的师兄师姐,到底该工作还算是该继续读研,到底该做出如何的选择。这样你就有了前进的目标。也可以先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先读下去,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到十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决定是否可以继续考研或者工作。但选择专业还是应该提前决定。这是因为各学校虽然专业课考试风格不同,但是大体上知识点相差不大。比如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分了很多方向,但都是专硕。而且每年招生人数都在200+,而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每年报考人数在大约五六十人左右,但是录取人数只有4个,18年录取了3个人,尽管专业较为宽泛,但最后不是每个专业都招学生,能够参加复试的人数也寥寥无几,所以难度较大,而且清华往年的题目是不外露的,因此需要自己去联系相关学长学姐来寻求帮助。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考研的难度。另外,对于清华大学的复试内容,几乎没有真题流传下来,所以只能靠寻求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的帮助,这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刚开始先是数学、英语、结构力学,毕竟政治都说最后复习。大三上一直到寒假结束,数学并没看课本,觉得太简单,直接上张宇 18 讲,一天多少页记不清,但寒假过完之前就看完了,看完后发现前面的内容又忘了,不过没关系,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遗忘和复习,才能得到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先看基本概念,再做相关题目,几乎能做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另外的就是看答案,弄明白。英语就是看单词,单词不会一切免谈。所以拿着本红宝书天天背,其实就是混个眼熟,并不会写,知道个意思就好,也是一直坚持到寒假结束,另外把 1994 年到 2000 年的真题阅读做了下,发现文章读懂个大概,但后面的问题就呵呵了,ABCD 几乎说的一回事,都对,于是我就知道这样不行,还是要先背好单词,完全理解文章,还要学习方法。结构力学就是看龙老的课本,里面的基本概念弄清,题目一道不落做下,那段时间不做辅导书,只是把基础弄好就可以。每天都是有空就去图书馆,很晚才回宿舍,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没什么,挺充实,挺好。就算寒假我记得都没有像往年一样打扑克,只是放松几天就开始继续复习了。

大三下开了学,课程还是挺多,不过开学一周就出去租了房子,学校在郊区,放假也不贵,主要为了休息好。那段时间基本不上课,每天从房子到图书馆,再从图书馆到房子,点名让同学代,作业让别人代交,总之除了几节重要的划重点课外,几乎没上过课。数学还是张宇 18 讲,第二遍,换不同颜色的笔把不会的标注出来,习题一道道自己去做,英语背单词的基础上开始继续逐字逐句翻译 2000年开始的真题阅读,毕竟比重很大,后面的题目看着张剑的黄皮书弄明白每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一直做了大概 10 年的,一个学期就差不多结束了。总之,真题熟悉了一遍,弄懂了出题的大概方向,里面的一些细节也有了些把握。结构力学课本撂了,开始看于玲玲的书,全部看一遍以后又看一遍,基础题弄明白了。那段时间收获很多,很多同学只是开始看单词,考本校的连单词也没开始,所以觉得自己超了别人很多,很满意。

一晃大三暑假,记得足足两个月,重点提升,把握好这段黄金时期,就是把握了考研的生命。数学开始看线代,听了遍李永乐的视频,直接上强化班,很快就听完,然后 10 天做完线代辅导讲义,这本书真心推荐,其中的内容掌握最终绝对线代满分,然后开始概率论,王式安的视频看完发现没什么收获,于是开始看粉红色的辅导讲义里面概率论部分,大概也是十多天,看完后又看一遍 18 讲,然后又是一遍线代辅导讲义和概率论,暑假就结束了。数学的基础只是就牢牢打下,以后就轻松多了。英语单词从始至终不能停,每天两讲英语的真题阅读讲解,唐迟的,还不错,主要是学习解题方法,把 00 年以后的阅读都做完了,两遍,每题按照唐迟的解题方法弄明白,并在每天早上听新东方的翻译,唐静的,翻译全部听完后再看看就能翻译出大概了。英语作文和完型不需要暑假就开始,毕竟提分难。新题型把所有都做完了,而且还做了些模拟,熟悉了许多。每天早上六点二十起床,出门跑步半小时,也挺好,很有精神去学习。结构力学除了于玲玲的第二版做完还做了些电子的题目,另外做了遍清华真题,于是几乎把题型都弄明白了,剩下的内容就没多少了。

我是从大三下学期的暑假开始进入备考状态的,作为过来人,我认为本专业考研的重中之重除了专业课外,就是数学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尤其学硕要考数学一。因此大三这一学年的精力大部分都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上。以下是我对各科的经验总结:

7、8月——筑基阶段:

数学一:建议大家从回顾大学的数学教材入手,或者是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材料内容很全,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刷题需求。学习数学,刷题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题推荐李永乐660基础题,汤家凤1000题以及李林的精讲精练880题。作为打基础的环节,我当时是把这些题全部做了一遍,千万千万记得要总结错题,整理题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英语一:每天坚持一个小时背单词,我用的是新东方出版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它的卖点就是遵循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只要按照它的安排,每天按时学习新的单词以及复习学过的单词,搞定考研词汇不是问题。七月份着手做真题的阅读部分,一天2-3篇。

专业课(材料力学):依然从课本入手,一定要自己推导书上的公式,把课后习题做完。推荐刘鸿文的材料力学教材第六版,这本书的习题比较适合中南考研er使用,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本教材偏机械专业,他的教材中弯矩图是画在受压侧的,而我们土木规定的弯矩应该画在受拉侧。这个阶段主要还是打基础的阶段,材料力学刷题不用开始太早,七八月份开始就行,前面可以看一遍b站或者慕课来巩固基础。

另外推荐书目孙训方的材料力学教材也可以

9、10月——巩固阶段:

数学一:在回顾完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跟着李永乐的高数辅导讲义和线代辅导的课程资源,进行第二轮的学习。建议可以从十月份开始做真题,注意一定要订正错题,巩固知识点,可以直接把错题用记号笔标在书上,做好标记,以便后期翻阅。

英语一:持续背单词,同时真题也不要落下,并开始着手准备翻译以及作文写作的练习,我购买的是星火考研英语真题,里面会附带各种题目的专项训练,尤其是作文。对于写作,前期的积累很重要,建议在这个时候就自己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摘抄优秀的句子,以及高级词汇。

政治:每天看两个小时徐涛老师的政治课,并配合徐涛的小黄本,剩余时间要刷肖秀荣的选择题。

专业课(材料力学):每天至少学习两个小时,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可以开始做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有时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往年的期末考试题,以及上课的ppt。

这时候的心态比以前好了很多。毕竟我对自己的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掌握的较为扎实,而且准备方法正确,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可想而知。

12月——冲刺阶段:

数学一: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做模拟题了,推荐李其林的考研模拟题。在做题的同时,不要忘记回头复习之前做过的错题,温故知新。有剩余的时间,建议可以入手张宇的全套考研资料,里面涵盖了很多新奇独特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在解决一些难题的时候,会很有帮助,非常适合冲刺阶段使用。

英语一:拿出时间开始练习整套的试卷,模拟考试情况,多练习作文,回顾错题。

政治:12月初左右,可以听腿姐的冲刺班,做肖秀荣的八套卷,一定要多刷选择题,并做好错题的标注,每天看一遍。十二月份开始背肖秀荣的四套卷,一定不能放松准备,因为考试可能会出现原题。

专业课(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一定要多刷题,这样做题思路才会慢慢清晰。一定要把目标院校的课本和真题弄透彻,在十一月中旬之前做完真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要不要二刷,大家可以找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会有人提供辅导的服务。

复试经验

在我们12月底结束考研初试后,2月份便可以知道自己的初试成绩,三月中旬发布国家线和学校自主划线,三月下旬便开始进行复试。中南大学考研复试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专业课面试、英语表述和综合素质考核,各占100分。毕竟复试还有300分,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英语问答主要包含了一到两分钟的自我介绍,这一部分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自行准备,要是水平有限的话,也可以选择到网上找别人帮自己准备一篇,毕竟自我介绍除了优美的句子以外,更重要的是流畅,通顺,讲起来自然。接着考官会提问一些日常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报考这个学校,有什么兴趣爱好,你报考的专业等。除此之外,考官还会考查基本的专业单词,这部分需要大家花功夫去搜集查找。

专业课则主要是考查黄晓明主编的《路基路面工程》这本教材,考官会让你选择简单题,然后进行回答。考试时一定不要紧张,简单的题目做到对答如流,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不要瞎猜瞎讲,可以冷静思考后,谈出自己对这道题的看法,然后向考官表示自己思考的可能还不够全面,未来研究生期间会更加认真的研究这个问题。

综合素质能力就可能会涉及到大学接触过的所有专业课科目,但是不用担心,问的问题大多都很基础。

天道酬勤,相信自己,高手不多,但认真复习的人也不少,做好自己,认真备考,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相信大家,预祝学弟学妹们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