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里面的诗词大意是什么?

如题所述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作品。

全诗的大意: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陶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全文如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全诗赏析:

第一二句则是完全在写景,这样的一种描写方式,尽管并不新鲜,可是由于诗人写得极为细腻,也令这两句充满了诗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每当到了二月天时,这世间的万物便是开始生长,鸟儿也是在树木之间穿梭飞舞,这样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远处的堤坝上的杨柳则被烟雾笼罩了,看上去非常的漂亮,也非常的壮观。

第三四句也最是有趣,写得也极为生动,“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这两句中诗人,也正是描写了那种普通的乡村生活,但写得极为唯美,那儿童由于放学归来了,可是天气还早,太阳没有落山,再加上有风,于是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天,于是每个人都玩起了风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0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出处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2、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释义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扩展资料:

赏析

1、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

2、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3、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

4、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