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包括哪些内容?对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

急求,

界贸易组织自1995年1月1日成立以来,始终贯彻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来实现全球贸易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WTO中现有近80%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WTO强调只能通过关税来保护其成员的生产,在不允许数量限制等政府行政干预的同时允许存在例外条款的贸易政策。本文着重论述WTO背景下各成员国对相关非关税措施的创新运用,同时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某些非关税措施的滥用对WTO框架下贸易保护机制的影响。

一、世贸组织背景下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新形式

由于在世贸组织背景下贸易保护具有形式统一、措施公开、差别待遇合法等特点,各成员国在运用非关税壁垒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及产业时必然会进行创新,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遭他国报复的可能性,并最大限度地达到保护的目的。

1.保障措施。WTO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第十九条实施保障措施条款——对某种产品进口的紧急措施。保障措施通常的形式为提高关税、实施数量限制或是采取关税和数量限制相结合的形式,如关税配额等。事实上,各国在实施过程中也并未全部出于临时性保护国内产业的需要。

2.灰色区域。灰色措施是指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和政府采购政策等游离于WTO多边约束规则之外并被大多数成员作为贸易保护手段而被广泛运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原产地规则是指各国政府为了确定商品原产国和地区而采用的法律、规章和普遍运用的行政命令的总称。政府采购措施,按照国际上算法,各国每年的政府采购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至15%,占财政支出的30%左右。政府采购直接关系到国内供应商的经济利益,它对本国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会产生重大影响。

3.贸易技术壁垒。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规范各成员国制定、采用和实施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行为,GATr在1979年4月签署了《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而后乌拉圭回合对其进行了修改,从而保证了WTO关于技术性壁垒的效力将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4.环境壁垒。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和重要,环境保护运动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程度在加深。WTO在成立之初就正式设立了贸易和环境委员会,将贸易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同可持续发展作为世贸组织优先考虑的任务。WTO处理和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的一般原则有《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及《农产品协议》等协议条款。

5.劳工标准。由政府、雇主和工人代表组成的国际劳工组织大会每年召开一次,讨论或通过有关劳工权益的问题,其成果以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公认的“国际劳工标准”。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权利、人格尊严、禁止劳动歧视、下一代成长、工人工作条件等有关人权方面的问题,以及与贸易效益相关的社会福利待遇标准。

6.地区主义。WTO继承并发展了1947年关贸总协定允许例外的原则,即不承担和履行已承诺的义务。这些例外就包括经贸集团之间相互的优惠可以不给予集团外的其他成员。这种对区域外成员采用种种显性或隐性的保护措施而进行的排斥,严重阻碍了多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的发展,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技术合作的进一步拓展。

二、世贸组织背景下非关税壁垒盛行的原因

1.新贸易保护主义促使非关税措施频繁使用。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使用关税和传统的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尽管明知是贸易保护,但因一些国家是在世贸组织允许的范围内行事,因此较难对付。

2.竞争的压力迫使各成员国不断寻求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帮助。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世贸组织成员,尤其是发达国家成员,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优势,在世贸组织协议允许的范围内有意利用某些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作为竞争手段,在现在和将来的技术标准、环境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中,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处于有利的地位。

3.世贸组织规则本身的实施使一些非关税措施打上了合法的烙印。在各国关税已普遍降低的形势下,WTO规则对成员实施非关税措施作了一些限制,使得各成员只能采取一些合理措施以保护国内市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就是世贸组织赋予其成员在产业发展受到进口产品损害时可以动用的合法保护措施。而且,世贸组织对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持肯定态度。 4.科技水平的差异导致某些非关税壁垒(如技术壁垒)措施的强化。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种技术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科学技术发展导致工业发达国家技术法规、标准、认证制度及检验制度的制定水平和内容居于领先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规定。因此,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

5.区域贸易协定使地区主义的消极影响扩大。区域贸易协定成为规避WTO多边贸易体制中最惠国待遇义务的有效工具,削弱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多边性。认可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均可以区域贸易协定为由,不将给予区域贸易协定内其他成员的优惠给予协定外的成员方。因此大大削弱了WTO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多边性,并成为许多国家寻求地区保护主义的理由。

三、世贸组织背景下非关税壁垒措施对其贸易保护机制的影响

WTO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充分利用WTO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机制发展自己的经济,而且要能有效利用WTO的贸易保护机制降低自由化带来的负面效应。然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滥用,严重影响了WTO贸易保护机制正常作用的发挥。

1.滥用保障措施,“灰色区域”导致的贸易争端扩大。关贸总协定第十九条规定的关于实施保障措施过程的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大,比如对“严重损害”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给进口方自行解释留下了太大的余地;进口方采取保障措施的国内程序透明度不够;关贸总协定针对保障措施所规定的通知和磋商程序不适宜;选择性的“灰色措施”完全逃避了关贸总协定的规则和纪律等等。这使成员国并不能很好地运用保障措施对国内相关产业合理、有效地保护,而由实施保障措施引发的贸易争端呈上涨态势。

2.环境壁垒的滥用削弱了发展中成员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一方面,发达成员利用“绿色壁垒”,迫使发展中成员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环保标准,否则就实施贸易限制。由于各国在制定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标准或措施不一致,导致各国在与国际接轨时出现国家间损益的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能够构筑绿色壁垒的发达工业化国家希望凭借自身在环保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而广大发展中成员国家在环保技术上处于劣势,面临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无力承担改善环境的高昂费用。这样使得发展中国家要么失掉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要么被迫采纳超出其资源偿付能力的环保标准,其国际贸易地位的降低,使其经济增长和发展受到影响。因此,用这些措施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外部性问题存在着不公平性。

3.《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了世贸组织贸易保护机制的公平性的发挥。形成贸易障碍的技术壁垒扭曲了技术规则的本来面目,使原本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技术标准变成了阻碍国际贸易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例如,欧盟各国共有10万个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其中不少都比较苛刻复杂:还有些国家打着“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幌子,对进口产品采取双重标准,遏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商品在进口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常常会导致复杂的、旷日持久的调查、取证、辩护、裁定等程序。在履行了这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后,即使认定有关商品符合规定而准许进口,但大大增加的成本使得该商品失去与本地产品的竞争能力。

4.发达成员国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为解决发达成员国内部所普遍存在的高失业率,进而保护国内市场。各国社会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阶段、水平等情况不同,而劳工标准是取决于一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民族传统、宗教信仰、自然条件和法律环境的,因此必然会存在劳工标准的差异,特别是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借“公平贸易”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这背离了WTO的宗旨,为发达国家成员实现强权政治和强权经济创造了条件。

从GATT到WTO背景下各成员所采取的行为可以看出,一方面各成员国充分利用成员间的多边优惠机制或正常贸易机制,推动对外经贸和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分享贸易利益;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地利用WTO背景下的贸易保护机制,甚至创造性地转换保护形式,加强对本国产业的保护。降低自由贸易的负面效应。作为WTO的新成员,我国将面临非成员地位时不曾有的贸易和经济发展环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将更加密切,贸易摩擦和冲突也会增多。如何借鉴他国经验,充分利用WTO背景下贸易保护机制及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同时应对其他国家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完成扩大出口任务,就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严峻任务。一方面,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投身贸易自由化潮流,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只有在WTO允许的范围内适当采取保护性措施,才能培育企业及产品的竞争优势,维护国家利益。
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措施种类繁多,涉及面较广,常常牵涉到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影响有所不同,当某些情况发生变化时,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影响也将发生变化。因此,非关税壁垒措施对国际贸易和有关的进出口国家的影响程度较难估计,现从几方面简述如下:
一、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般说来,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性的非关税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成反比关系。当非关税壁垒趋向加强,国际贸易的增长将趋向下降;反之,当非关税壁垒趋向缓和或逐渐拆除时,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将趋于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在关税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大幅度地放宽和取消了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措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1950年到1973年间,世界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2%。但从70年代中期以后,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加强,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层出不穷,形成了一个以直接进口数量限制为主干的非关税壁垒网,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1973-1989年,世界贸易量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5%,1980-1985年降为3%左右。
(二)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非关税壁垒影响的程度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的变化,阻碍和损害着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与此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不同的经济集团之间相互限制彼此的某些商品进口,加强非关税壁垒,加剧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二、对进口国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一样,起到限制进口、引起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和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产的作用。例如,美国通过“自限协定”,限制日本汽车进口,结果在美国市场上每辆日本汽车价格在1981-1983年间分别提高185美元、359美元和831美元,美国国内生产的汽车价格也上涨了。
在保护关税的情况下,国内外价格仍维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进口数量将随着国内外价格的涨落而有所不同。但是如果进口国采取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措施,情况就不同了。如实行进口数量限制,固定了进口数量,超过绝对进口配额的该种商品不准进口。当国外该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对进口国这种商品的进口数量的增长无影响。在限制进口引起进口国国内价格上涨时,也不增加进口,以减缓价格的上涨。因而两国之间的价格差距将会扩大。
一般说来,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口数量限制对价格的影响还可由于下列的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1.外国商品的供给受进口限制的数量愈大,进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上涨的幅度愈大;
2.进口国的国内需求量愈大,而外国商品进口受到限制的程度也愈大时,其国内市场价格上涨的幅度将愈大;
3.进口国国内需求弹性愈大,其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愈小;
4.进口国国内供应弹性愈大,其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也愈小。
进口数量限制等措施导致价格的上涨,成为进口国的同类产品生产的重要的“价格保护伞”,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保护和促进本国有关产品的生产和发展的作用。
但是,非关税壁垒的加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国内价格上涨,进口国的消费者必须以更高价格购买所需的商品,而有关厂商,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垄断组织却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同时,随着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其出口商品成本与价格也将相应提高,削弱了出口商品竞争能力。为了扩大出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出口补贴等措施鼓励出口,增加了国家预算支出和加重了广大人民的税收负担。
三、对出口国的影响
一般说来,进口国加强非关税壁垒,特别是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限制,固定了进口数量,将使出口国的商品出口数量和价格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出口商品增长率下降或出口数量的减少和出口价格下跌。
由于各输出国的经济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不同,其出口商品受到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同时,各种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的不同,其价格所受的影响也将不同。一般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这些商品的价格受到进口国的非关税壁垒所引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小;反之,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某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小,其所引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大。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蒙受非关税壁垒限制的损失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非关税壁垒对各出口国家实行差别和歧视待遇,因而各输出国所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例如,以绝对进口配额为例,由于进口配额的实施方式不同,各输出国所受到的影响也将不同。如果进口国对某种商品实行全球性进口配额,则进口国的邻近出口国家的出口就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可能增加该种商品出口,而距离进口国较远的国家的出口就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可能减少该种商品出口。如果进口国对某种商品实行国别进口配额,其采用的配额分配方法不同,各出口国的商品出口所受到的影响也将不同。如配额采用均等分配法,则实施配额以前该商品出口较多的国家将可能减少出口,而过去出口较少的国家将可能增加出口;如配额参照出口国过去的出口实绩按比例分配,则各出口国所分到的新额度也将不同;如配额按双边协议分配,各出口国出口将由于协议配额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往往采取歧视性的非关税措施严重地损害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利益。
在非关税壁垒加强的情况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商品出口;另一方面采取报复性和歧视性的措施限制对方商品进口,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参考资料:湖连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