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我有孕的那日,从大殿前的台阶上摔了下去,皇上连忙护住了身后的贤王妃」为开头写一篇短文?

如题所述

如下:

我有孕的那日,从大殿前的台阶上摔了下去,皇上连忙护住了身后的贤王妃。

我就知道,皇帝这个狗男人和贤王妃有一腿,好在我肚子里的孩子也不是他的,不然可真糟心。

还好,一旁的贤王及时拉住了我,果然是谁的孩子谁心疼。

贤王不动声色放开我,右手趁机捏了一下我的腰,皇帝装模作样问我有没有事,呵,渣男。

当天夜里,皇帝以天晚路滑为理由,留贤王夫妻在宫里留宿,我照常给贤王留了一扇窗。

自从,大家都互相戴了绿帽子之后,贤王翻窗的本事就越来越好。

我问他什么时候能搞死皇帝和贤王妃,我受够这样的日子了。

明面上我是皇后,三宫六院只有我一个人,可实际上,洞房花烛夜皇帝都没留下,他心里只有贤王妃。

若不是我装模作样给他下药,假装他酒后乱性碰了我,这孩子还赖不上他。

“潋儿别急,快了快了。”

“你再不快点,到时候大家都知道你头顶绿油油的帽子了。”

毕竟,皇帝钟情贤王妃这件事,贵圈里大家都知道,只是我和贤王,成了大家同情的对象。却不知,我俩也惺惺相惜,暗度陈仓。

绿人者人恒绿之。

只是,以前没有孩子我也就忍了,但万一哪天皇帝犯毛病又让贤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坐上皇位,我怎么办?

贤王妃的孩子没了,在怀孕六个月的时候,是个成型的男胎。她和皇帝在御花园散步时,不小心滑倒。

皇帝下令彻查,结果竟然是因为贤王妃随身香囊里的一味香料和皇帝寝宫里用的熏香药味相冲,对胎儿不利。

皇帝想把锅甩到我身上,但很可惜,成婚三年来,我这个皇后从来没资格去过他寝宫。而贤王妃的香囊是皇帝自己送的,听说是他们定情之物。

当真是上天保佑。

可贤王却告诉我,一切都是他动的手脚。听闻真相,我心里不安。

若追根溯源,这应该是很久之前贤王的谋划了,他对皇帝与贤王妃的不满比我想象中得多太多。

贤王妃一边养身子一边发疯,皇帝心里愧疚也容了她。但是,谁能想到这个天天嘴里情情爱爱的女人竟然真的下狠心为了一个孩子致皇帝于死地。

一时之间,朝堂大乱,贤王想趁机上位但老臣们却觉得,我肚子里的孩子若是皇子,那才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博弈的结果就是,贤王为摄政王,等我的孩子生下来再做分晓。

我深知,这个孩子必须要是个男孩,不然,我不相信贤王会为了我,让自己受千夫所指。

但上天保佑了我一次,岂会一而再再而三眷顾我,孩子是个女孩,我很失望。

到底是闭上眼,忍痛让嬷嬷换了孩子。

碍于之前的言辞,摄政王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我劝他说,反正这孩子也流着他的血,先帝的血脉再他死的那一刻就绝了。

此后,千秋万载流传的都是他摄政王的血脉,他便是正统。

我不知道算不算慕容家都有喜欢给人戴绿帽子的心理,他竟然同意了。我总算放心了些,剩下的就慢慢来。

待我身子好了些,便同摄政王一起临朝听政,面上我对这些朝政都交于摄政王,并反复言说我们是一样的。但背地里,我也偷偷学着如何处理。

皇帝也慢慢长大了,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幸运,竟然眉眼之间与摄政王还真有几分相似。

可真是上天保佑,若说这几年有没有什么大事,我思来想去可能只是我二哥养外室 吧,差点闹得人尽皆知。

二哥这人,不坏,就是花心。但偏偏二嫂蛮横,两个人三天一打五天一闹。

可谁能想到,二哥竟然偷偷养了两三年的外室,还有一个私生女。要不是那外室得了病,怕二哥日后不认孩子,也不会上门。

虽然二嫂到底认了那个孩子,却对她不好,二哥也惧怕二嫂,只能将孩子托付与我,对外说这个孩子自小身子弱养着庙里与我投缘

反正就一个女孩,我能怎么办,就养了。

孩子比皇帝小差不多一岁,叫阿阮。

不知道是不是女孩的缘故,倒是贴心。摄政王还曾说,皇帝与阿阮像是金童玉女。我仔细打量了一下,是有些像,看着都胖嘟嘟很有福气。

皇帝慢慢大了,有时候也会和摄政王争吵,我调和了几次,也抓住了他身边几个不安分守己的太监,通通处理了。

但皇帝似乎认为我做的不对,头疼。

如今的摄政王,早已娶妻生子,这些年下来,手段也越发狠厉了。

皇帝说到底还是孩子气,就是看不惯也不能明面上给他脸色瞧

蠢东西,但是阿阮聪慧,养在我身边久了,言行举止都多了一丝贵气。

十四岁时,皇帝闹着要亲政,摄政王不同意。两个人僵持了很久,最后到底是接受了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

轰轰烈烈的选秀开始了,准备了大半年,挑一个什么样的皇后呢,我还暗自问过摄政王,他打趣道,“不如把阿阮那丫头指给他。”

我笑着推了他一下,“阿阮的出身到底是不好。”

他扯我入怀,“哪里不好?她和皇帝青梅竹马,本王瞧着就很好。”

我明白,他中意阿阮,大抵是因为阿阮的父亲是我那个不着调的二哥,再加上妻族与母族若是同一族,那皇帝不有少了一次笼络人心的法子。

但我心里却是愿意的,把摄政王的想法和皇帝说了,他闷闷不乐,“荒唐!”

“阿阮也不错,日后你喜欢别人再纳了就是。”

“母后,这些年咱们受他桎梏难道还不够吗?”

我摸摸他的脑袋,“小不忍则乱大谋。”

“可朕不想忍了。”

“傻孩子。”

然而,我没想到问题竟然出在阿阮身上,她喜欢上了恒王世子,我问她是不是非嫁不可,她决定地点点头,“姑母,我喜欢他。”

“那你去问问他,要不要娶你,他若同意,这亲事哀家就准了。”

阿阮兴冲冲地去,可怜巴巴回来。我想都不用想,恒王世子怎么可能会娶这样一个姑娘,毕竟,阿阮的出身不光彩。

如果不是摄政王的私心,大概她得再投一次胎才成,也不知道摄政王日后会不会为了这件事后悔。

皇帝大婚,普天同庆。

不开心的人大概不是,起码这小夫妻俩都心怀鬼胎。

成婚后,就是亲政了。摄政王虽然交了权,但皇帝毕竟还年幼,有些事情也需要仰仗摄政王。

我借着宫里寂寞的缘由,请来幼安郡主过来小住。这幼安郡主也不是别人,正是摄政王的女儿。

幼安的性子霸道,我便让人让着她,只是没想到她竟然会和阿阮起了冲突。幼安寸步不让的态度让我头疼,好在最后还是皇帝出来,坚硬地护着阿阮。

我才能继续做个和稀泥的老好人,只是下一次见摄政王,我含沙射影说了这件事,并问他,幼安的性子是不是该掰一掰。

“那有什么?”摄政王毫不在乎道。

“皇帝未必知道这是他亲妹妹”

“皇帝也应该大气点。”

成婚三年,阿阮终于有了身孕,这期间,皇帝与摄政王的关系越发紧张了。随着皇帝长大,我也知道,我应该做一个决定。

自然是保住皇帝。

毕竟,有皇帝,我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后。如果摄政王上位,那我算什么。

皇帝对我的自觉也很满意,“还是母后心疼儿臣。”

母后不心疼你,还能心疼谁,母后呀,就希望你好好的。”

“母后不也心疼皇后吗?”

“她能和你比吗?你才是母后的亲儿子,是母后的指望。”

摄政王的倒台,是在皇后生产前。用的不是什么光彩的法子,是下毒。

那酒是我亲自端给摄政王的,这些年他对我一直都没什么防备,所以,正好方便了我。

毒发作的很快,他到死都不曾瞑目。

随着他的死,也开始新一轮的大清算,大皇子的诞生似乎冲淡了这一个月的血腥。

接着就是选秀,阿阮不满,我只是安慰她,这是常态。

“姑母。”

“听话。”

这次的选秀,完全按着皇帝的心意来,我和阿阮都不曾插手。入宫的秀女,身份都不错,这一点最让阿阮心烦,她和我抱怨了不止一次,“你怕什么,哀家活着一日,她们就越不过你。”

“那若哪天您不在了,阿阮可怎么办啊?”

“那你想怎么办?”

她踌躇半天,也没能想出办法。毕竟,我二哥那日虽然看着一表人才,实际上,文不成武不就,她几个兄弟也都像极了二哥。

皇帝如今大了,我也可以开启养老模式,宫里的孩子也渐渐多了起来,我只是提醒皇帝,注意嫡庶之分。

皇帝只是让我放心,但他对纯贵妃母女的态度过于好了些,哪日若纯贵妃生下皇子,阿阮母子的地位怕就不稳了。

我不在乎皇帝喜欢谁,但下一任帝王,必须是阿阮的孩子。

这是必须的。

所以,我给皇帝下了药,只要他不能生就好了。毕竟,我不相信,帝王真心。与其防备一个宠妃,不如从源头下手。

只是,阿阮似乎是陷进去了,明明当年她也不想嫁。我时常开导她,让她好好做个皇后,贤惠一点。

日后,再好好做太后。但她却道,“我与陛下乃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他凭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落我的面子?”

不等我说话,她又道,“姑母,为什么女人就必须贤惠,我不想。”

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当年,被指婚,我老老实实的嫁了。可惜,我夫君喜欢自己的弟媳,喜欢到人尽皆知的地方。我宁愿他是个好心的男人,也不想他那般爱护一个他得不到的女子。

为了贤王妃,也是这般对我,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事情。这世上,一饮一啄,皆有因果。

大皇子七岁的时候,前朝开始讨论立太子。大皇子居嫡居长,明明就是板上钉钉的人选,可皇帝他一拖再拖。

我想他大概是想让纯贵妃生下一个皇子,可惜,就是纯贵妃可以生,他又不能生。

但我没想到,又过了两年,他竟然心意芳妃的二皇子。

“皇帝,太子之位向来是嫡长子的。”

“母后,皇后她何德何能?当年朕娶她是迫不得已,朕念着母后的缘故,这些年一直忍着她,难不成如今母后也不帮儿臣了吗?”

我自然要帮皇后啊,尽管,我做了皇帝这么多年的母后,但别忘了,他不过是我派人找来的一个替代品,一个父不详的野种。

我待他好,也不过是他可以让我得到足够的利益。我愿意让权,但他得听话啊。

如果,不听话,那留着还有什么用?

大皇子也大了,我虽然老了,但临朝听政这事儿也熟悉。

所以,我开始想办法让皇帝驾崩。

其实,也不难。毕竟,深宫二十几年,我这双手早就不干净了。

弑君,又不是第一次,都是轻车熟路的事情了。

只是,这一次让谁去顶罪呢?我要好好选选,很快,我就有了人选,幼安郡主。

虽然自从摄政王死后,他那些手下也树倒猢狲散。但我还是劝着皇帝留些情面给天下人看。

而幼安郡主就成了这个摆设,毕竟,一个姑娘家能做什么呢?

她还是如当年那样,没脑子,几句话就动了心。顺着我的意,去亲近纯贵妃,也不知道纯贵妃是真善良还是假善良,但我还是很佩服她,这些年的面子工程做的都很好。

哪怕遇到幼安这样的人,也能感化,还可以做朋友因为这事,阿阮又来和我诉苦,“你把心思放在孩子上。”我道。

她看着不满,但不敢顶嘴。

孩子都大了,一个一个都不贴心,一点也不如小时候乖巧。可能是我说得重了些,阿阮老老实实缩了些日子。

这段日子里,我也布置好人手,只等幼安动手了。她是摄政王的女儿,也算有正当理由了。

至于她的下场,我就不管了,反正一定意义上,我这也是帮了她。

如我所愿,皇帝死在众目睽睽之下。幼安动手正好是除夕宴上,满座震惊。

而她也被侍卫杀死,没留下活口。阿阮和一众妃嫔还有孩子都哭得稀里哗啦。我含着泪让人准备后事,宫女扶着我摇摇欲坠的身子。

“姑母,你说陛下怎么就去了呢?”

“哀家会查清楚的。”

她扑进我的怀里哭得稀里哗啦,我也只能抱着她哭。

哭够了,该做的还是要做,比如说扶持大皇子登基。我看着大皇子坐在龙椅上,突然想起当年皇帝也是这样,小小的一个人儿,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因为权力,还有我心底那一点点的良知。可能是因为女儿做了太后,二哥一家子也张狂起来,大错小错没少犯。

我看着奏折,只觉得头疼。让人宣他入宫,他还是一副老样子,有所依仗。我说他几句,他还顶嘴。

最后,还是阿阮说了他,不知道两个人说了什么,反正是安分下来。

我想着,等皇帝大了,我这一次就可以真正歇下来。没想到,阿阮和我闹出矛盾。

她要掌权。

“昔日先皇年幼,姑母身为太后,不也临朝听政,如今换了我们母子,我怎么就不行。”她振振有词和我说道。

我看着她这幅样子,真不像前些日子因为先皇的死哭哭啼啼,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样。

“那你想怎么办?”

“自然是效仿姑母。”

“你什么都不懂。”

“我可以学。”她掷地有声道。果然,这个孩子像极了我。明白了情情爱爱不可靠,转眼就投入权力的怀抱。

和我当年一模一样。

“皇帝怎么说?”

小皇帝看看阿阮,再看看我,“我听母后和皇祖母的”说着又低下了头,像个鹌鹑。

我懒得和她争,随了她的意,只是派人抓紧了皇帝的教育。反正也就几年的功夫,出不了岔子。

不知为何,阿阮一心想拉扯我那不成器的二哥。但问题是,有舍才有得,她既舍不得让我二哥去偏远地方挣功绩,又想让他加官进爵。

“父亲为了我与姑母做了这么多,难道就不值得吗?”

“没有什么值不值得,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她听后久久不语。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渐渐大了,只觉得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皇帝大了,又应该选皇后了。

当年的一幕幕似乎才过去不久,只是,故人已去。

我不想插手,但阿阮却动了心思,最后到底是让她得逞了。只是,皇帝看着就和先皇一样,对皇后并不满意。

你看,一代一代,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

皇帝亲政,我彻底放权,硬拉着阿阮去五台山祈福。阿阮自然不想去,但架不住我与皇帝通了气。他如今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自然不希望有人沾染属于他的权势。

所以,我带着阿阮出宫。

我活不了多久了,我只是不希望,阿阮与皇帝最后闹得母子离心。

细想我这些年,看着风光无限,但哪一步 不是走得心惊胆战。那些曾经碍了我路的人,都被我一个一个扯下来。只是,我也是一个人,心里也会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