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的发病机制

如题所述

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多种因素在其发病的多个环节中发挥作用。IgA肾病的发病环节大致包括三个环节,即致病性IgA1分子的形成、肾小球系膜区多聚IgA1的沉积,触发肾小球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致IgA肾病的形成与发展。  致病性IgA1分子的形成是IgA肾病发病的始动环节。经过对肾移植后的观察发现,IgA肾病者肾移植后仍可复发,已有IgA肾病的供体肾植入非IgA肾病者体内后,则肾小球沉积的IgA会消失,提示IgA肾病可能与IgA免疫系统异常相关。人类的IgA分子包括IgA1和IgA2两种,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主要是IgA1分子。  IgA1与IgA2分子的主要区别是IgA1分子的较链区存在着多个O—糖基化位点,在糖基转移酶(半乳糖和/或唾液酸转移酶)的作用下,将半乳糖和唾液酸结合到较链区半乳糖和/或唾液酸缺失使GalNAc(半乳糖胺)暴露增加,致肝脏不能有效清除这种异常的IgA1分子,致IgA1分子自身聚集或被IgG或IgA识别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诱发系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而引起IgA肾病,将糖基化异常的IgA注射给大鼠可致IgA1分子在系膜区沉积;人骨髓移植后B细胞如果产生糖基化异常的IgA1,则会使受者患IgA1肾病,而将异常沉积IgA的肾移植给无糖基化异常者,则异常沉积的IgA会消失。由此可知糖基化缺失的IgA1分子不仅易形成自身的聚合而与肾小球系膜区的多聚IgA1受体结合而沉积,同时激活补体引起系膜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的聚集,组织结构的破坏,inos活性的上调,VEGF分泌的减少和整合素表达的上调等。  近年来研究证实,IgA肾病者血清中IgA1分子的唾液酸和半乳糖缺陷与IgA1分子糖基化相关酶(β—1,3半乳糖转移酶及其分子伴侣Cosmic和α—2,6唾液酸转移酶)基因的缺欠和遗传多态性相关。并与IgA1肾病的易感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近年来注意到IgA肾病有家族聚集现象,经某医学研究最终将IgA肾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Gq22-23之间,并命名为IgAN1,其他两个致命位点被定位于4号7号染色体长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5
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黏膜免疫功能的异常或缺陷是已经肯定的
第2个回答  2019-07-03
iga肾病它的发病原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性因素,肿瘤感染,或者是紫癜引起有关系。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的部位,导致了肾脏方面的改变,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同时可能引起高血压,甚至引起肾功能不全。你目前的情况表明你肾病综合症控制的还是不错的,这种情况应该可以考虑生育,对生育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第3个回答  2013-07-05
IgA肾病是指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占优势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与感染有关的反复发作性血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4-07

IGA肾病的病因复杂,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目前科学家认为其发病与自身抗体有关,即IGA1的自身抗体。IGA肾病是慢性病的一种,它是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