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两人所想的如此相同,虽然远隔千里,依然可发会心一笑。 

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节选如下: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译文如下:

手持酒杯与你在长亭话别,你安贫乐道的品格恰似陶靖节,俊逸杰出的才干又像那卧龙诸葛。不知何处飞来的林间鹊鸟,踢踏下松枝上的残雪。

好像要让我们俩的破帽上,增添上许多花白的头发。草木枯萎,山水凋残,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烨。全靠那稀疏的梅花点缀,才算有几分生机令人欣悦。横空飞过的两三只大雁,也显得那样孤寂萧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远道来访,和辛弃疾同游鹅湖,虽然为期只有十天,这在辛弃疾一生中,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会见。陈亮东归之后,辛弃疾写了这首《贺新郎》,两人往返唱和,各自写了三首。他们两人在词中所写的,离不开抗金这个中心思想。

作品赏析

全词主要抒写了他与陈亮之间志同道合的深挚友谊,同时在写景抒情中都含有深刻的象征意味。上片起句,从长亭送别写起,古时在大道上设亭供行人休息,通常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人们送行时总在长亭饯别。所以一说到长亭,总有一种依恋不舍之情。

他们都觉得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和起而用世的诸葛亮可以被看成是一体的两面,所以一样风流,但其中实有深意。这里作者把陈亮比做陶渊明和诸葛亮,意在说明,他那不愿做官、向往自由的品格很像陶渊明,而那风流潇洒的风度和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又实在极像当年高卧隆中、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5
两人所想的如此相同,虽然远隔千里,依然可发会心一笑。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1188年),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陈同父就是陈亮,序文说:陈亮从东阳这个地方到铅山来访,两人一起盘桓了十天,其间他们一起游览了附近的名胜,也即朱陆会讲的鹅湖。并且陈亮还约朱晦庵(朱熹)相会于紫溪,可是那个朱老头却爽约没来,于是陈亮飘然东归。分别的第二天,老辛舍不得陈亮,就跑去追赶,追赶到鹭鹚林这个地方,雪深泥滑,没法追赶了,于是老辛就怅怅然独自一人跑到方村这个地方去喝闷酒,夜半,住在吴姓人家的四望楼上,听到有人吹笛,呜呜咽咽悲悲切切的,更加勾起老辛对陈亮的思念,于是就写下这首《乳燕飞》(即《贺新郎》)。又过了五天,陈亮写信来要辛弃疾为他们的会见写一首词,老辛非常高兴,就把这首词交信使带给了陈亮。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第2个回答  2013-07-05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