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特性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

2、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但还保留着下门牙,而且下犬齿也门齿化了,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

3、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它们的胃在进化中形成了4个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还具有“反刍”的习性,使食物能够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扩展资料:

牛的常见种类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较广,数量极多,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2、牦牛(B.run-niens)。毛长过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所产奶、肉、皮、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欧洲野牛(B.bonasus)等。可与牛属中的普通牛种杂交,产生杂交优势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则兼作乳用。

5、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牛的用途不同,其体型特点也不一样,根据其体型可以了解其生产性能。
(1)役用牛的体型特点:皮厚骨粗,肌肉强大,结实,富于线条,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粗糙紧凑。从整体上看,呈前高后低的梯形。从局部上看,头颈长短适中,颈粗短;前肢正直,部长宽,适当有斜度,大腿宽而深,不宜过厚,后肢弯曲度大,筋健明显,关节强大,赚大而圆,质地坚硬。
(2)肉用及向用改良牛的体型特点:整个体型侧视呈长方。形或接近长方形,体躯大,四肢较短。头中等大小,头形较役用牛清秀,较乳用牛宽阔,颈粗短,警甲平宽,背腰平直宽阔,员长而方,胸部宽深,腹部呈圆桶状,骨骼坚实而较粗糙,全身肌肉丰满,尤其是后躯肌肉发达、深厚,后肢较直。近年来我国多利用肉用公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体型特点已越来越接近于肉用牛体型。
(3)乳用及乳肉兼用牛的体型特点。体型呈倒三角形,也就是后躯显著发达。头、颈。蓄甲棱角明显,体躯长、宽深,肋骨长而开张,背腰平直,房部长、平、宽,骨路显细,关节明显,肌肉发育适度,两后肢间距大;乳房大向前后延伸,附着紧凑,乳腺发达,柔软而有弹性,乳区发育匀称,乳头整齐,乳井大而深,乳静脉粗大。乳肉兼用改良牛一般还应具备体格健壮,肌肉发达结实等向用牛的特点
第2个回答  2017-09-17
习性:
牛的适应性很强,能够较好的适应所在地气候,其适宜温度为15 - 25
摄氏度;牛吃饱后会停止进食,但还会不住的反刍; 牛是素食动物,且食物范围很广,最喜欢吃青草,还喜欢吃一些绿色植物(或果实),如水花生、红薯藤(苗)、玉米(苗)、水稻、小麦苗等。

特点:
牛科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都已经退化,但还保留着下门牙,而且下犬齿也门齿化了,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为了贮存草料、躲避敌害,它们的胃在进化中形成了4个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还具有“反刍”的习性,使食物能够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角与鹿类有极其明显的区别。通常情况下,1岁以后的雄兽和雌兽的头骨上都长有一对粗大的角,角的形状在各种之间有所不同,但都是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外边包着一层角质套,角质套可以脱下,角内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
肉牛
角”,牛科动物也因之被称做“洞角”动物。角不分叉,外面还有一层坚硬的角套,角套为空心,套在骨质的角心上,并且随着角心的生长而扩大,所以也把它们叫做“洞角类”。与鹿类具有的实角不同,牛科动物的角上没有神经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除了北美洲的叉角羚羊的角是分叉的,而且每年换角套外,一般牛类的洞角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而且不更换角套。鼻颈光滑湿润,如出现干燥,即为患病的征兆。
第3个回答  2013-06-20
中国的牛是温顺,老实
第4个回答  2021-11-13
中国人向来把牛作为吃苦耐劳的象征。民谚有“牛耕田马吃草”的说法,鲁迅先生把自己比作牛,“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

牛有一个特点,就是能把吃进去的草料再吐回口内重新咀嚼一遍,动物学上称它为反刍动物。

反刍是一种奇特复杂的消化方式。牛有四个胃,吃草时不经细嚼就吞入瘤胃,再进网胃,在休息时又呕回口腔,重新细嚼,混上唾液,然后咽入瓣胃或皱胃,完成整个消化过程。

牛有黄牛、瘤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和水牛比较常见。我国还有两种特殊珍贵的牛:牦牛和羚牛。

野牦牛生活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山草原上。它个大腹宽,体态魁梧,脚短体短,通身长着黑褐色的长毛,像披挂着一件蓑衣。它的蹄子虽小,却长得稳健有力;它体形大,脾气也大,经过藏族同胞的驯养,已成为背负重物、攀登崇山峻岭的家畜了,所以有“高原之车”的美名。

羚牛长着一身棕黄色的体毛,既像牛,又像羊,生活在四川、甘肃和陕西的高山地带。它体形庞大,四肢粗壮,重达500公斤。它们喜欢过群居生活。因为生活在高山地区,繁殖率很低,数量十分稀少,被列为珍贵动物。